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用流延法制备了甘油含量一定不同温度水热处理的热塑性豆类淀粉膜材料,采用粘度、X衍射分析(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扫描电镜(SEM)和力学测试研究了不同温度水热处理对豆类淀粉热塑性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粘度测试显示水热处理后豆类淀粉溶液的粘度增大;X衍射分析(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扫描电镜(SEM)显示,豆类淀粉经过水热处理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力学性能测试表明,110℃水热处理过的淀粉膜(甘油含量为30%)的拉伸强度为11.78MPa,断裂伸长率为27.24%,与相同甘油含量非水热处理的豆类淀粉膜相比.其拉伸强度提高了5.75MPa,断裂伸长率提高了3.32%。  相似文献   

2.
以纳米陶瓷颗粒Si3N、AlN和常规Mg、Si粉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和真空热压相结合的方法制备Si3N/Mg2Si和AlN/Mg2Si纳米复合材料,并对样品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纳米陶瓷颗粒体积分数由0%增加到20%,金属间化合物Mg2Si的硬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Si3N/Mg2Si纳米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由0.59MPa·m-1/2增加到1.38MPa·m-1/2,而AlN/Mg2Si的断裂韧性却基本不随AIN的含量增加而改变。  相似文献   

3.
以俄罗斯生产的纳米金刚石为改性剂,采用熔体共混法制备了纳米金刚石/CaCO3/聚丙烯树脂(PP)复合材料,探讨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分散工艺及不同纳米金刚石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量添加纳米金刚石可提高PP复合材料各种力学性能;纳米金刚石用量(质量分数)为4%时,PP复合材料抗压强度达34.431 MPa,比纯PP复合材料提高20%,冲击强度提高66%,抗拉强度提高39%.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稻谷籽粒吸湿产生裂纹的差异与其化学组成之间的关系,得出淀粉(x5)、蛋白质(x4)含量对裂纹率(y)的影响最大,所得二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296.84-2.21x5-8.32x4,其显著水平为0.014,且淀粉含量对裂纹率的影响大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总的趋势是,淀粉、蛋白质和直链淀粉的含量与裂纹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以α-SiC和BaAl2Si2O8(BAS)为原料,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SiC基复合材料.研究了添加剂对液相烧结SiC基复合材料的致密化、显微组织、抗弯强度及断裂行为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添加剂BAS有效促进了SiC基复合材料的致密化.40wt%BAS/SiC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高达454MPa和5.1MPa·m^1/2.复合材料的主要增韧机制为SiC晶粒的拔出、裂纹偏转和裂纹桥连.  相似文献   

6.
采用挤出造粒和注射成型的方法制备聚丙烯/纳米CaCO3复合材料试样条,测试了样条的力学性能,分析和研究了纳米CaCO3粒子的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纳米CaCO3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当纳米CaCO3质量分数达6%左右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好,超过6%后力学性能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7.
利用静电纺丝法成功制备了尤特奇S100/β-环糊精(ES100/β-CD)纳米纤维.通过对纺丝条件的优化,从ES100佃.CD混合溶液中纺丝得到了表面光滑、分布均匀的圆柱状纳米纤维.研究结果发现,当ES100浓度较高时,β-CD在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从2%逐渐增加至20%(w/w,以ES100为基准)均可得到无液珠的纳米纤维.在较低的ES100溶液浓度下,β-CD的加入有利于得到表面光滑的纳米纤维,纤维的平均直径随着卢-CD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红外光谱(FTIR)结果证实了所得纳米纤维中卢一CD的存在,ES100/β-CD的粉末X-射线衍射(XRD)光谱图中没有明显的衍射峰,说明β-CD分子在纳米纤维中分布均匀,没有形成结晶体和包合物.所制备的β-CD功能化的纳米纤维在药物输送系统和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速均质剪切法制备氰酸酯树脂(CE)/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复合材料,通过测试粘度变化,考察了nano-SiO2对复合材料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nano-SiO2能够极大提高复合材料的胶粘性;相对于纯CE,3.00%nano-SiO2含量,工作温度90℃时复合材料粘度的相对提高率为67.99%;工作时间8h时复合材料粘度的相对提高率为51.51%.  相似文献   

9.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一组CoFe_2O_4含量不同的CoFe_2O_4/PA6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TEM结果显示CoFe_2O_4在复合材料中分散达到纳米级,但是团聚现象比较严重;XRD结果表明随着CoFe_2O_4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中出现了CoFe_2O_4特征峰,另外CoFe_2O_4的加入对基体材料PA6晶型影响不大;VSM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随着CoFe_2O_4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样品5的比饱和磁化强度达到3.5eum/g左右;DSC结果表明CoFe_2O_4加入会阻碍PA6γ晶型的形成;CoFe_2O_4的含量越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越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波辐照技术对玉米淀粉进行了间歇式交联改性,对CaCO3进行了表面亲油性处理,再将交联改性的玉米淀粉、聚乙烯醇(PVA)、甘油及其它助剂经混炼、压片得到交联淀粉/聚乙烯醇(C-CS/PVA)可降解树脂,对其进行了CaCO3增强改性,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拉伸等测试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硬脂酸和月桂酸钠可成功对CaCO3进行表面有机改性,其表面亲油化度可达55.6%;淀粉交联改性后仍能保持分散及表面形貌,粒径为520μm;当淀粉用量为30份时C-CS/PVA可降解树脂的拉伸强度约为20MPa,断裂伸长率为233%,略低于行业标准;使用改性纳米CaCO3对C-CS/PVA可降解树脂增强,其拉伸强度可提高到22.5MPa,断裂伸长率由233%提升至350%,增强增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探索制备淀粉/茅草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条件,以便开发新型的可降解复合材料。以淀粉为黏结剂、茅草颗粒为主要原料,水作为塑化剂,用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了淀粉/茅草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硬度、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等力学性能;讨论了黏结剂用量、塑化剂-水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淀粉含量为40%(干基)、水用量为25%(湿基)、热压温度120℃、热压时间10min时,制备的淀粉/茅草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最高,硬度稍低。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用原位聚合合成PET及PET/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并对合成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PET/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等较纯PET有较大提高。当SiO2含量为2%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分别比纯PET提高26.4%、25.2%,当SiO2用量为1%时,其冲击强度是纯PET的1-31倍。PET/SiO2纳米复合材料比纯PET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3.
碳纤维(CFs)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的特点,它耐高温、耐腐蚀,具有很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这些优异的特性使得碳纤维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同时,以碳纤维为载体制备纳米复合材料也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因此,碳纤维的结构和性质成为制备优异复合材料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水热反应条件下,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纳米Al2O3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表面改性的纳米Al2O3进行了表征;探讨了pH值、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用量对表面修饰效果的影响;对改性纳米Al2O3电流变液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SDBS对纳米Al2O3进行表面改性处理,要在中性环境下进行;SDBS含量占纳米Al2O3质量的2.0%左右时,可以获得表面修饰效果理想的纳米Al2O3粒子;SDBS的加入影响了纳米Al2O3颗粒的表面性质,使其与甲基硅油的润湿性大大提高,改性纳米Al2O3含量为30%的电流变液在2kV/mm的电场作用下静态剪切应力可达1.04kPa.  相似文献   

15.
以3个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为材料,在不同氮水平下,研究施硫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淀粉含量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硫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与氮施用水平有关,在高氮水半下(N128)施硫可以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尤其是更有利于高蛋白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提高,在高氮水平下施硫也有利于降低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例,改善淀粉组分。  相似文献   

16.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MA-AA)/羽毛多肽复合纳米纤维膜,研究了铅离子的初始浓度、反应的时间、羽毛多肽的含量对复合纳米纤维膜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铅离子浓度的增加,复合纳米纤维膜吸附量增大且纳米纤维膜吸附铅离子为吸热反应;在60min时基本达到吸附平衡且饱和吸附量为33.46mg/g;未加入羽毛多肽时,纳米纤维膜吸附量为34.5g,羽毛多肽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纳米纤维膜吸附量最小;羽毛多肽质量分数在10%~20%时,复合纳米纤维膜吸附量逐渐增加,羽毛多肽质量分数超过20%时,无法收集到纳米纤维膜。  相似文献   

17.
甘蔗渣-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MA)为偶联剂,利用双螺杆挤出机一次反应制备了甘蔗渣-聚乙烯复合材料,并用偏光显微镜、毛细管流变仪和其他手段研究甘蔗渣-聚乙烯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流变性能及其尺寸稳定性和防潮能力.结果表明:添加15%的甘蔗渣,并用蔗渣含量的30%偶联剂处理填料可制得加工性能较好的复合材料,复合材料较原木具有较好的防胀效率和抗吸水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以菠萝蜜种仁淀粉为原料,采用β-淀粉酶(酶活为91500U/g)单酶法制备麦芽糖浆,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最佳工艺条件确定为:淀粉乳质量浓度20g/100mL、按质量分数加酶8%、pH5.5、(糖化)水解温度54℃、糖化时间8h。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产物淀粉转化率为41.6%,麦芽糖得率为47.5%。粗产品再经浓缩,得到的麦芽糖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质量分数)为75%,色泽淡黄、体态均一透明、粘稠,具有麦芽糖香味,适合作为食品和食品辅料。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以三氯化磷和甲醇为原料制备亚磷酸二甲酯((CH3O)2POH)的工业化清洁生产工艺及实现零排放的关键技术.制备(CH3O)2POH安全稳定的清洁生产工艺条件:真空度不小于0.088MPa,反应温度不大于48℃,体积V(CH3OH):V(PCl3)=1:0.7,CH30H和PCl3的流速分别为62L/min,43.5L/min,滴加时间为30min,反应时间80min.(CH3O)2POH经蒸馏,蒸馏终点温度145℃,蒸馏终点真空度不小于0.097MPa,获得含量99%、酸度0.13%的产品(CH3O)2POH.副产品氯化氢、氯甲烷和亚磷酸均得到回收利用,无排放.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低温镀铁工艺镀层的耐磨损耐腐蚀性能,提高镀层表面硬度,以GKDM系列高频脉冲电镀电源为实验复合电沉积工艺电源并配合超声.机械搅拌制备纳米Fe-ZrO2镀层。研究了高频脉冲电源参数:峰值电流导通(TON)、关闭(TOFF)时间;一组正脉冲(TF)负脉冲(TR)的工作时间对镀层表面纳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GKDM系列高频脉冲电源TON=20×0.1ms,TOFF=80×0.1ms时,纳米沉积分布均匀致密,质量分数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