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关研究表明,媒体经常将女性边缘化,女性在媒体上被展现为形象刻板的符号,充当着"被看"的客体。我国的大众传媒仍以男性话语权为中心,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女权运动的开展,媒体中女性形象也越来越多样化,女性形象从以往的以家庭为主转为独立的职业形象。但是,即便是这样,媒体塑造的女性形象与女性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仍有很大差别。本文探讨了媒体是怎样对女性形象进行刻板化塑造的,并探究了其中的原因以及促进媒介多元呈现女性形象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明确女性媒介的定位,梳理中国女性电视频道、节目发展现状,从节目类型与定位--分层意识与多元方案、媒介建设与学界成果,从断裂到合作、受众主体,从"男本位"到"女本位"、"双性本位"--这三个方面,提出以电视为代表的女性媒介的突围战略.  相似文献   

3.
正在现代广告中,广告商最常使用的是女性形象,广告中的女性经常以美丽、健康、迷人、积极的形象出现在荧屏上,从而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引起受众的关注,并且增强了与广告产品相关特质、功能的联系。女性形象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存在两种发展趋势:一方面,女性形象成为商业广告中的一种"注意力经济",即用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另一方面,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不但体现了社会大众和主流对女性的价值标准定位,而且广告塑造的女性形象也必然会影响受众原有的女性观,强化自己所传播倡导的女性观,从而影响女性观的重塑。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积极意义广告为女性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在消费主义文化流行的今天,人们对时尚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强,作为传播大众文化的重要阵地——电视媒体自然也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任。本文就选择了目前国内时尚节目的先行者——女性时尚电视节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节目内容和细节的分析,重点探讨了其主持人的形象塑造问题,并从自身角色定位、语言运用、知识构成等方面,为女性时尚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塑造提出些许提升、完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消费主义文化流行的今天,人们对时尚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强,作为传播大众文化的重要阵地——电视媒体自然也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任。本文就选择了目前国内时尚节目的先行者——女性时尚电视节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节目内容和细节的分析,重点探讨了其主持人的形象塑造问题,并从自身角色定位、语言运用、知识构成等方面,为女性时尚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塑造提出些许提升、完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作为有巨大影响力的信息传播手段,电视广告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社会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女性形象作为最常见的性别符号,被广泛运用于电视广告中,在关注广告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模式化与类型化时,不能忽视其背后的符号意义.因此,有必要在梳理电视媒介特点和电视广告发展的基础之上,结合符号学的分类运用,从类像符号、索引符号和象征符号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剖析女性形象与电视广告成功联姻的原因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7.
消费社会的美丽神话——车展中的女性符号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也是一个符号世界.放眼望去,各种商品、广告、促销、行为无不包含着符号的意义.消费社会中,消费的核心在于商品的符号价值.在此主导意识背景下,女性尤其是美丽的女性--作为视觉的焦点,俨然成为一种符号商品,成为大众的消费对象.本文通过探究车展中的女性形象,从消费社会外部语境、大众心理及女性自身特点等方面剖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最近收视率较高的电视相亲节目,越来越注重女性的主体地位,但是男权中心的文化现象并没有让位,女性的刻板形象仍然存在。本文将以江苏卫视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作为案例,通过对该节目文本的内容分析,探讨其如何通过媒介符号传达女性性别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9.
对于生活在当代社会的人来说,节目主持人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尤其是新闻性节目主持人,几乎每天都如约在各自的节目中与受众见面。他们的名字和形象家喻户晓,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也常常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他们既是节目内容的表现,也是电台、电视台的“台标”。主持人素质高低不仅关系自身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节目的视听率。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持人这一社会群体有其独特的群体特点.作为节目的传播主体,她们直接向受众传播信息.这是她们运用女性的眼光、角度与立场"看"世界,发挥传播功能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被看"的过程.她们的"被看"是被媒介议程设置的为了满足有窥视欲的人去众说纷纭的.在"看"与"被看"之间,女性主持人应如何把握自身的角色定位,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思索空间.  相似文献   

11.
王施施 《东南传播》2021,(3):133-137
2020年夏天,真人秀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引爆全民狂欢,其对"30+"女性的关注填补了中年女性在媒介形象建构中的空白,所呈现的多元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社会对女性身份的刻板成见.然而,在深入剖析节目对"姐姐"这一媒介形象的呈现与建构以及节目背后各方权力关系的博弈后发现,在资本逻辑主导的父权社会中,该节目遵循着一般明星真人秀制作的话语秩序,对女性形象的建构仍建立在男性审美的话语体系内.实际上,节目乘着女性主义的东风,复刻时兴的女团选秀模式,其光鲜的女性主义外套下是资本建造的文化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一些广告为了迎合部分受众的需求而走向庸俗化,太多的广告以"美女"作为促销手段,片面强调了女性的观赏价值,广告对女性形象的表述、女性角色的定位、女性社会地位的认定都存在着明显的误区。本文试图对  相似文献   

13.
通过框架理论的分析,电视调解类节目通过叙述的情节模式、节目中的女性形象以及赋予调解员“神话”地位塑造了其自身“服务于民”、真实有效的节目形象,同时也将其吸引观众视线、提高收视率的种种方式——满足观众猎奇欲、侵犯私人空间以及涵化观众——隐藏于无形之中,对受众认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时代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深刻而广泛地介入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之中,如罗杰·西尔弗斯通所说“电视是家用媒介”①,它也理所应当地应成为展示、传播、引导女性主义文化,服务于广大女性受众,推广两性平等理念并促其实现的重要平台和空间。女性主义认为,女性电视存在的主要理由在于,主流电视对女性描写的不充分,并且存在刻板印象。因为主流电视是男性占绝对优势的、利益驱动的电视,所以女性需要自己的电视来表达自己。对于中国电视而言,女性电视、节目还是一种不成熟的节目形态,一方面其倡导两性平等、关注女性生活、激发女性意…  相似文献   

15.
苏瑶  贾广惠 《东南传播》2016,(7):103-105
本文以"绿茶婊"及其衍生的女性污名的传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媒体及受众在女性污名传播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力图为媒体摆脱"厌女症",塑造良好的女性形象与媒介环境提供参照,从而更加称职地履行其社会职责。  相似文献   

16.
以"脱口秀"节目为代表的新闻媒介节目的泛娱乐化倾向在当今社会表现明显,对于该问题的归因之探究也是各路观点洋洋大观。对于新闻节目泛娱乐化倾向的分析应当首先从消费者/受众心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媒介接触行为的发生机制。在这一点上"使用与满足"理论从消费者/受众动机的角度,"游戏"理论从消费者/受众主体性树立的角度进行了比较有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乔静 《采.写.编》2016,(1):149-151
媒体节目主持人无疑是当今社会中比较受欢迎且人际形象最好的一个群体. 他 (她) 们有的端庄睿智, 有的亲切温和, 有的幽默机敏, 有的质朴感性, 还有的热情张扬等等. 各种类型不同的艺术风格的主持人活跃在各类节目中, 他 (她) 们或是个性鲜明备受追捧的大众明星, 或是平易近人如邻家大哥大姐般的百姓偶像. 但是, 在以 "靶子论" 到 "受众中心论" 传媒理念日渐转化的今天, 受众的自主选择意识不断增强, 审美眼光越来越挑剔, 对主持人形象的评判也越来越专业化. 众多主持人也将 "得到受众认可" 视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为此, 本文将试着从受众的角度出发, 在前人研究理论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对受众心理的探究与分析来探讨节目主持人的主持艺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哲学最早就规定了两性的分工,中国家庭婚姻中的男女分工也界定为"男主外,女主内"。军旅题材电视剧中,男性与英雄是永恒的主题,女性始终处于其边缘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女性军人在电视剧中得到了更多的表现。女性军人形象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从最初的作为男性附庸的女性形象到"男性化"的女性形象以至于后来出现的带有"女性主体意识"的女性形象,这种变化不仅越来越接近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也使得女性形象重新被建构起来。本文梳理了军旅题材电视剧中女性军人形象的变迁,同时也探讨了发生这些变化的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我们能够从"实习男主播网络爆红"这一事件中看出现代受众对于主流新闻节目的形态、主持人形象等方面的审美变化,亦能看出主流电视新闻节目转型的可行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20.
在广告无处不在的时代,广告中出现最为频繁的女性模特及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更是成为影响受众的重要视觉要素,引起社会大众和学者的关注.我们认为传统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多是贤妻良母型的家庭女性,或者是性感风情型的审美女性,又或是古板严肃型的职业女性.而网络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家庭女性身上有了女权主义的展现,女性歧视观念在逐步减弱.审美女性充满自信与勇敢,表现出当下年轻女性多元的价值观与独立的人格.职业女性也有了丰富的个性心理以及自主的性格特征,让我们感到她们拥有对生活、对婚姻、对未来的自主决定权.当然,为了让广告商更加规范地利用好女性形象,我们认为还应该在树立人本广告观念和提高女性形象在广告设计中的艺术价值两个方面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