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安徒生童话是属于少年儿童的,同时也是属于成人的,安徒生借助童话这种表达方式,用丰富的幻想表现他的心灵,表达内心的情感,安徒生童话为我们理解安徒生的生活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注释.  相似文献   

2.
朱逢 《教师》2015,(10):63-64
安徒生童话是一部优秀的童话,曾经是孩子们成长最好的精神食粮。但现代社会,可选择的读物非常多,因此选择传统童话的孩子和家长越来越少,由此有人质疑,安徒生童话已经过时了,安徒生童话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太大作用。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材料分析、行动研究等方法对安徒生童话在儿童及其家长中的接受程度以及安徒生童话对儿童的作用价值进行了调查研究,试图证实安徒生童话依然受孩子们的欢迎,仍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青年学者李红叶的著作《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对安徒生的童话做了外国文学、儿童文学、比较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全方位研究;此书是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的重要著作.本书学理层面的意义在于作者由"儿童的发现"的做的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在中国到了"五四"民主运动开创的时代,才有了"儿童的发现"和"儿童文学的发现",也才出现了对安徒生童话的"立体解读 ".李红叶的著作是"一部完整的安徒生的接受史,阅读史",她是做此工作的中国第一人.  相似文献   

4.
许多实际材料表明,安徒生可能是丹麦国王克里斯钦八世私生子。因政治原因,安徒生由穷鞋匠汉斯·安徒生和女佣人安娜·玛莉娅抚养长大,丹麦王室暗中关照着他。安徒生将特殊的身世对象化,把自我糅人童话人物之中,使其童话具有了浓烈的自传色彩。对安徒生童话不同时期的不同基调进行的分析及对安徒生特殊身世在其童话中的对应关系的合乎逻辑的推理论证表明,安徒生童话的自传色彩是其童话人道主义特色等许多特色的源头。  相似文献   

5.
安徒生童话的出现标志着童话从古典意义的民间童话转向现代意义的文学童话。在转型过程中,安徒生的童话创作既汲取大量的民间童话素材,又融入浓厚的现代意识。本文试从母题和人物类型两方面来阐述安徒生童话的现代意识以及现代意识对安徒生童话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杨文华 《文教资料》2011,(10):18-19
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童话大师.他在童话中把现实生活、个性化的诗引进了童话创作。安徒生童话背景下的中国童话,在吸收了安徒生童话的艺术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儿童的心理、年龄特点,以及中国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加入了本民族的一些特有元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童话。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以作家为标志,这就是安徒生的丹麦——丹麦的安徒生. 与童话紧紧连在一起的国家是无限美好和充满魅力的.它叫人联想到纯洁、无邪、真率与童心.从人的"根"上影响人的还是童话,安徒生是影响着全人类的作家.所以丹麦人以他们的安徒生为荣,在这个国家几乎处处可以看到安徒生童话中的人物和他的自画像,还有一种用纸剪成的类似太阳神的头像——这是安徒生剪纸作品的标志,名叫太阳头. 安徒生对剪纸之爱到痴迷地步.然而,剪纸并非只是他的一种艺术爱好,而是他童话的一部分.他常常在给孩子们讲童话时,一边讲一边剪纸.  相似文献   

8.
梁志坚 《莆田学院学报》2008,15(1):56-59,71
探析安徒生的基督教情结,对安徒生童话中基督教主题作品进行探讨。指出由于长期以来忽略了宗教文化对安徒生创作的影响,导致了中国读者对安徒生童话作品的误读。  相似文献   

9.
安徒生童话从20世纪初被译介到中国一直到新时期的不断重译和出版,有两个关键的阶段和两住重要译者的推动。周作人在民国初年,“五四”之前首次将安徒生童话译介到中国,他也是第一个用白话文翻译安徒生童话的人,极大地促进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译介,这一过程在“五四”之后达到顶峰,对中国儿童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建国之后,叶君健的翻译使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翻译进入一个新时期,使安徒生童话的翻译超越了儿童读物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丑小鸭     
三、给安徒生童话配插图安徒生童话被一代又一代儿童读了又读,那一版再版的童话插图也被人配了又配。下面,看看同学们为安徒生爷爷的童话配了哪些插图?  相似文献   

11.
安徒生童话的悲剧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徒生的悲剧性童话作品,倾注着创作主体温暖、诗情和爱的感情激流,这使安徒生的作品在悲剧的叙事中显出特殊的韵味和美学风范。文章从作者对悲剧的温情叙述和对死亡的诗化描述两方面对安徒生童话的悲剧之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个多世纪以来,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一直被广为流传和喜爱,这些经典的童话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智慧与拙朴,幻想与现实,美好与邪恶,勇敢与怯懦的矛盾丛生又绮丽多彩的童话世界,透过作品本身去发现作者,还原一个本真的安徒生,了解作者真实的人生经历和创作思想,对于我们挖掘安徒生童话最本质的精华,重新发现其作品的价值,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霍夫曼的艺术童话兼具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显示出了独特的童话艺术。从其主要童话角色"艺术家"的现实性与浪漫性和复杂的童话叙述原则可以发现霍夫曼独特的童话艺术观: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基础上赋予童话生活的真实。霍夫曼选择就在我们近旁的这类艺术家作为主要形象,对他们进行精确、复调的叙述,使童话作品具有了更鲜活的生命力和现实性,凸显了文学转型期的一种过渡性和广博性。  相似文献   

14.
安徒生童话的诗意性特征已为研究者广泛关注,但其童话中另一个比较隐在的、不易被察觉的特征———戏剧性特征却一直未受到研究者重视。戏剧是安徒生切入文学之脉的最早样式之一,因而在其日后的童话创作中戏剧因素的渗透是顺理成章的事。安徒生童话在模式类型上几乎与西方传统戏剧的主要样式完全对应,在结构布局、技巧手法等方面对戏剧也多有借鉴,同时,安徒生童话还体现出强烈的悲剧精神和喜剧精神。  相似文献   

15.
王尔德的童话在继承传统童话风格化模式下开启了个性化童话的新途径,他的童话有着更广泛的读者语域,因为他的童话由表及里孕育着不同层次的沃土,期待不同的人群去挖掘.这样的文学魅力是与王尔德所使用的文体手段分不开的.在他的童话里,王尔德似乎始终在暗示着这样一个宇宙大观:圆周式发展.他使用大量的圆周意象,其中有可观的,也有可感的...  相似文献   

16.
统观安徒生165篇童话可以发现,安徒生童话呈现出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交流受阻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当两者正面相对时,其中一方(主要是人类一方)并不知道另一方的存在。在安徒生的童话中,“沉默”作为一种幻想方式被运用。“沉默”是安徒生成功在“有生命与无生命的灵魂里出入自由”的法宝之一,它成为安徒生童话打破幻想与现实僵局的重要方式。“沉默”的存在在彰显出两个世界的同时,勾勒出安徒生暖昧的幻想观。  相似文献   

17.
论王尔德童话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尔德打破传统童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撰写正反人物性格鲜明的、扬善惩恶为主题的创作模式,他多以善无善报的悲剧结局为主题,折射人世间的冷酷和丑恶.人物多重性和可变性性格的塑造;花和心等传统意象的反义运用,童话篇名的反义设置;非童话生僻词、复杂句式和刻意修辞的使用,都是王尔德童话的特点.他以童话为"面具",对现实社会的冷酷与丑恶进行揭露和抨击是其童话的主要特点,也是其童话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哲学世界的思辨性、成人世界的现实性、童话世界的形象性是郑渊洁童话的三个主要特点。在创作中,他深刻关注现实社会生活,以"童言无忌,童心无邪"的儿童视角观察世界,用现代的创作方法表现陌生化后的现实世界。他的童话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寓教于乐,达到了平等交流、启发童智的境界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