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战役性报道在新闻宣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以高视点、全方位、多侧面反映社会现实的优势,以关注热点、触及焦点、诠释难点、剖析问题、引导舆论的丰富内涵,备受读者欢迎。 搞好战役性报道,首先要选准报道的题目,题目选得准不准,直接关系到战役性报道的成败。如何选准战役性报道的切入点,我们的体会是,必须坚持“四个围绕”、“一个导向”。“四个围绕”即选战役性报道切入点必须紧紧围绕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部署,必须紧紧围绕当地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紧紧围绕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必须紧紧围绕人…  相似文献   

2.
《新闻天地》2006,(4):9-9
4月,“环行洞庭湖”即将如期启程。如何承接与光大自“走进大湘西”以来战役报道的优势,如何创新与突破大型区域采访的策划与组织,如何实现系列报道主题与当前宣传重点的呼应,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各方要开始认真思考的议题。2004年下半年以来,省委宣传部已连续组织完成了湘西、湘南、湘中三大区域性战役报道。其成功经验在于:主题——鲜明强烈的时代色彩;重点——丰富贴切的经济题材;规模——声势浩大的报道阵容;方式——广泛密切的传播联动。尤其是对区域经济的宣扬与阐释。共性概括,恰如其分;个性开掘,确切到位。受众欢迎,领导肯定,影响深远;成为我省新闻宣传具有原始创新价值的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3.
广播报道以快、新、活见长.但在突出这些方面特点的同时.往往又难以顾及报道的深、重、大等元素。在报道中.尤其是在重大、典型、战役性报道中,如何把新闻做深、做重、做大,就要讲究报道策划。  相似文献   

4.
作为地方党报,要想使经济报道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就要努力在战役性报道上做文章,不断推出新亮点,突出深化经济新闻改革,力求报道创新。一、战役性经济报道,要紧跟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部署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组群结构大城市是济宁未来发展的定位,“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是市委、市政府近年工作思路。围绕工作重点,如何搞好经济宣传,  相似文献   

5.
政治工作的宣传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如何搞好指导?我在本刊去年第六期谈了粗浅的看法,这里就我报这两年作的一些尝试和探索再谈一点看法。紧跟工作节奏搞策划,指导才有针对性。形式上突破一般,才具吸引力;内容上突破一般,才有针对性。要增强政治工作报道的针对性,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来什么稿登什么稿,只会在低水平上循环,偶尔出现一两篇好稿也是只见珍珠不见项链。只有紧跟工作节奏不间断地策划组织新的内容,报纸宣传才会具有持久活力。在策划报道中要注意遵循这样几个原则:一是及时反映,快速定位。在年初新兵政治教…  相似文献   

6.
战役性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以高视点、全方位、多侧面反映社会现实的优势,以关注热点、触及焦点、诠释难点、剖析问题、引导舆论的丰富内涵,备受观众欢迎。但是如何搞好战役性报道的策划,使战役性报道更有力度,有深度,有更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经济领域异彩纷呈,经济生活丰富多采,经济改革风起云涌,……这些都为我们的经济报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何搞活经济报道,使其更具深刻性,生动性,可读性?结合自己的实践,我们认为经济报道要把握好三个视角。  相似文献   

8.
战役性报道就是对受众进行大量的、多角度、多形式的、连续的信息传输,以期达到传播者的目的。无论正面报道,还是舆论监督报道,战役性报道的题材和主题要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人文关怀,倡导科学、民主精神,传播健康新观念,有助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战役性报道全面考验着记的政治敏锐度,集中反映出他们正确引导舆论的水平。总结分析纪念建党80周年报道中产生的一批佳作,我认为搞好战役性报道应该在“三个必须”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成就报道要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刻而富有哲理。但同样也要以小见大,贴近受众。那么,如何让“高高在上”的成就报道与老百姓的距离拉近呢?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11.
李宁宁 《青年记者》2009,(14):76-77
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的不断发展,专题性报道在报纸版面中占有的地位更加重要。要搞好专题性报道,必须策划先行。所谓专题性报道策划,就是围绕某一主题或某一事件所作的系统报道,其主要任务是把既定的选题细化,可操作性较强。策划时要考虑报道范围、报道事件、报道形式和报道方法;还要考虑如何启动,如何展开,如何深化,如何总结,以及报道人员如何安排,社会力量如何借助。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次成功的大型战役性报道。湖北日报在第三届中部地区博览会的报道中,成功探索并熟练使用了许多“新式武器”,其中,板块组合即是一例。板块组合借鉴电视、杂志、网络等媒体的报道方式,结合大型战役性报道的特点。熟练运用新闻的十八般兵器.达到了制造宣传强势、深化报道主题、增厚报道内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当记者,特别是从事经济报道的记者,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对某个不错的主题产生了兴趣,或是要完成单位组织的重大战役性报道,虽然有了一些思考,也收集了部分素材,但总感觉主题较重,把握不好切入角度,驾驭起来较难,怕写不好,篇幅过大不说,素材也可能白白浪费。如何把复杂问题写得让人感觉主题突出,条理清晰,有兴趣继续看下去,换言之,即能不能把复杂的问题“简约化”,使简约而不简单,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闻难题。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首都报纸纷纷推出特刊、专版,与“两会”、奥运会等其他战役性报道不同的是,纪念建党80周年没有一个同一的新闻事件进程作为报道对象,如何立足现实纪念中国共产党80华诞,内容浩瀚,视角广阔,各报尽可在报道的策划和组织上各显奇招,而首都报纸为我们奉献的丰富报道也正体现出主题策划新颖、报道视角独特、展示报纸个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景兵  陈晓海 《中国广播》2010,(10):11-13
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拉开大幕,如何参与这一重大活动的直播报道,如何引领受众全方位品味世界多元文化,如何将他乡的国际盛会融入本土的万千气象,是地方媒体始终要面对的问题。本文以北京电台上海世博会大型音视频现场直播为例,探讨了重大报道在前期策划、节目设计、报道方式等多方面满足本地受众需求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16.
对领导人活动的报道如何做到"三贴近"是个重要的新课题。本文结合笔者自己的电视新闻实践经验,提出在领导人活动的报道中做到"三贴近",就是要把新闻宣传的内在规律和"三贴近"的本质要求结合起来,找准党心、民心的共通点,把握党和人民群众愿望的会聚点,捕捉党的亲民、爱民的闪光点,抓住报道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创新点,从而实现对领导...  相似文献   

17.
2009年7月22日.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在我国长江流域上演。楚天金报集中报道的时间跨度近10天,跨部门调动采编力量近50人。共投入版面近30个。在把握报道节奏、确立报道落脚点、明晰报道重点、凸现报道个性等方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受到广大读者好评。  相似文献   

18.
张燕 《新闻世界》2012,(3):23-24
在信息高度透明,信息发布渠道多元化的语境下,独家新闻十分难得。面对公开审理的案件报道,要使其独有更为不易。本文从深化案件报道的三个方面,结合新闻实践,探讨如何在同题同质化的普遍现象下,使同一案件报道做得独特,有深度。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让纪念性重大主题报道“动”起来?衢州晚报的做法是大胆创新载体,精心设计活动,合理掌控报道节奏。让静态的史料动起来,变非事件性的内容为事件性新闻,从而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要想做好就业报道,就必须克服三个不足:即报道基调消极;报道主体偏窄;报道服务空泛。为此,我们要"对症下药",从三个方面改进创新:即做"有希望的新闻";做有多元视角的新闻;做有帮助的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