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易传发 《科学课》2008,(8):18-21
(全班学生分为7个小组,围坐在实验桌旁,实验桌上摆放着小苏打、白醋、蜡烛、毛玻璃片、集气瓶、锥形瓶、竹条等材料。)一、观察白醋和小苏打师:这节课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两份小苏打和两份白醋,小苏打放在白纸上,白醋装在锥形瓶中。现在请你们首先观察小苏打和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教材分析学生接触醋的机会多一点,认识小苏打的机会极少,对于这两种物质混合后会产生什么现象知道得更少,亲自观察过现象的就几乎没有。因此,对于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学生是没有经验的。教材将本课编排成三部分,分别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产生了什么气体"。第一部分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教材上的插图呈现了小苏打和白醋的形态——小苏打是白色的细  相似文献   

3.
1教材分析《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对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现象的观察,体会化学变化的奇妙和有趣,初步判断产生的新物质,认识二氧化碳的一些特点。本课让学生观察到小苏打和白醋在剧烈的反应中会产生两种新物质——二氧化碳和醋酸钠。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发现该物质的一些性质,从而做出初步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正>一、激趣导入,诱发探究动机作为教师应该在科学教学中巧妙地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学生喜爱的、新奇的活动来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这一内容时,我把实验需要的材料设计成卡通对话——小苏打说:"蒸馒头,做面包,碳酸饮料少不了我小苏打。"白醋说:"凉拌菜,软化血管也少不了我老白醋。"玻璃杯说:"你们俩别自夸了,把你们俩混合在一起还能逞强吗?"通过对话,学生产生了疑问:"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甘金福 《科学课》2008,(8):22-23
看了易传发老师执教的《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本课中的过程与方法是依据认知目标有效展开的。本课一开始教师就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直接向学生提出观察并记录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的任务。课堂教学显示,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易老师的这种单刀直入的策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您需要和孩子一起准备和孩子一起做实验 先在水中加入两勺白醋,再加入半勺小苏打粉。 观察所产生的现象大量气泡的产生使水立即变成白色,同时听到气体释放时发出的僻啪声,片刻后水又恢复到原来的清澈状态,“小太阳”上下跳动着升到水面。胡萝卜、一杯水、小苏打粉、白醋、小弓l  相似文献   

7.
以"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后的习题为例,引导学生观察玻璃杯中的物质,指出教师不应忽视科学课的实验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8.
燕子 《幼儿教育》2012,(35):40-41
材料与工具:干净的玻璃罐、白醋、食用色素、亮彩纸屑、洗涤液、小苏打1.把白醋倒进玻璃罐(半罐),加几滴色素,再撒点亮彩纸屑。2.加洗涤液,别怕多。充分搅动,让材料混合在一起。3.将玻璃罐放在托盘上,或者放进洗菜池,加一勺小苏打。魔法表演开始了!泡沫从哪里来眼看罐子咕嘟咕嘟地冒泡,很神奇吧?其实这只是一种简单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小苏打与白醋的变化”这节小学科学实验课中所遇到的几个常见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描述了在课堂实践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并作了反思。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中"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实验中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实验方案的建议,并说明了改进实验方案的步骤和结果,对比说明了改进后实验方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装有神奇液体的瓶子,居然可以把倒扣在它上面的气球吹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了一探究竟,我决定亲自动手试一试。我拿出一个锥形瓶子、一瓶白醋、一个小气球和一些小苏打,一切准备就绪,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实验了。首先,我把小苏打舀到气球里,  相似文献   

12.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实验。 我先给大家讲讲这个实验的过程:首先准备好白醋、小苏打粉、蜡烛和一个瓶子。然后,点燃蜡烛,把小苏打粉倒入瓶子里,再把白醋也倒进瓶子里去。这时候,立刻就会产生很多白色的气。这时,把瓶口对准蜡烛的火焰,跑出来的气就会让蜡烛熄灭。  相似文献   

13.
孩子带错材料之后上课铃响了,我如往常一样,兴致勃勃地来到教室,看见课桌上孩子们准备的各种实验材料,我真高兴!今天教学的内容是《混合身边的物质(二)》,顺利开课之后,进入到分组实验的环节了,孩子们首先仔细地对小苏打和白醋进行观察,大约三分钟以后,一只只小手纷纷举了起来:“小苏打是白色的。”“小苏打是细细的粉末。”“小苏打闻起来没什么气味。”“尝尝感觉有点苦。”“我的小苏打闻起来很香,尝起来有点甜,因为我带来的是香甜小苏打。”听着这些孩子的发言,我报以赞许的目光。正要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这时,有个小男孩迟疑地举起了手…  相似文献   

14.
瓶子吹气球     
<正>周五晚上,我在家里闲来无聊,妈妈给我提了一个小建议:做一个科学小实验——瓶子吹气球。瓶子能吹气球?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妈妈很快就把实验需要的物品给我准备齐了:一个小口空瓶、一个气球、一瓶白醋和一包小苏打。我半信半疑地开始做实验。首先,我把白醋对准空瓶的瓶口,“咕咚咕咚”倒了大半瓶。一旁的妈妈赶忙提醒道:“够了,够了!”接着,我用左手捏住气球口,右手抓起小苏打袋子直接往气球里灌,没想到洒了一手。试了好几次,才装入了一点点。  相似文献   

15.
飞舞的纸蝶     
用纸剪个蝴蝶,让她上下飞舞,请你动手试一试。一、实验材料玻璃瓶一只,软木球一个,漏斗一只,软木塞一个,彩色纸一张,小苏打粉末、白醋、水适量。二、实验过程  相似文献   

16.
玻璃器皿在水中加入柠檬皮、白醋,再清洗,可让玻璃器皿干净、发亮。长颈的花瓶和瓶子,先灌入肥皂水,再加入小片钢丝摇动,或用加入沙和盐的醋计的方式来清洗。在瓶子中加入热水和一匙小苏打浸泡数小时,可去除瓶中异味。  相似文献   

17.
<正>一、实验操作细节的改进1.验证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实验的操作细节改进。教科版小学科学十二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这课,为了验证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按照课本范例,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直接倒向燃烧的蜡烛,可是做了很多遍,蜡烛就是不熄灭。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呢?我请教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指出了问题所在。一是蜡烛没有放在杯中,倒入的二氧化碳气体无法集中;二是药剂量不够,导致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量不够,容易被上升的热气流冲走,实验容易失败。他指出了要改进的环节,实验时要用短的蜡烛,并放入玻璃杯底,这样倒入的二氧化碳气体才能集中下沉,淹没火焰而使之熄灭。如果蜡烛太长,火焰离杯底高,二氧化碳倒入杯中可能无法覆盖火焰,实验可能就会失败。可是,杯子口太小,徒手无法放入小小的蜡烛头。怎么办?把硬纸板做成"L"型,将燃烧的短蜡烛粘在勾上,探入玻璃杯底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做好这一切后,用大烧杯来混合药剂量较大的小苏打和白醋,就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把二氧化碳气体缓缓倒入玻璃杯中,蜡烛火焰缓缓地熄灭。按照改进的操作方法来做,实验成功率就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案例】“教科版”三年级(下)“混合白醋和小苏打实验”教学片断 师:刚才各组都设计了自己的研究方案,下面就请你们按照方案进行实验。在实验中要随时把你们的做法和发现记录在实验报告册上,到时候比一比哪个组的实验最精彩,最能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用小苏打和醋混合可以向孩子展示物质混合后发生质变、产生新物质的一种状况。为了让孩子充分认识到这两者发生的质变情况,并且还产生了另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我在教学中经过摸索,发现实验中有几个细节应该处理得更细致。1.再加一勺小苏打。当两者混合后不再冒气泡时,再加一勺小苏打在杯中,然后让孩子观察后回答还有气泡吗?进而思考:没有气泡了,说明杯中的透明液体已经不是原来的白醋了。2.加个盖儿收集气体。为了检验混合后冒出的气体二氧化碳的灭火性质,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需要收集冒出的气体。虽然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在杯中不易跑出来,但…  相似文献   

20.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理念:突出学习主体,关注细节研究,及时捕捉学生的思维视点,因势利导,循着学生的思维方向逐级开掘,让学生在深刻的实践体验中,实现认知的升华和思维的飞跃。片段节选:“混合白醋和小苏打”实验部分。师:刚才各组都设计了自己的研究方案,下面就请你们按照方案进行实验。在实验中要随时把你们的做法和发现记录在实验报告册上,到时候比一比哪个组的实验最精彩,最能发现问题。(各组独立完成实验。教师参与活动,并巡视指导。)生:我们先放小苏打后放醋,混合后冒气泡。生:我们也是这样做的,混合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