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推门听课,学习了一年轻同事上的<父母的心>(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一课.课上,在合作探究环节,一学生对文中"我的东家是函馆的财主"中"函馆"一词产生了疑问.小组讨论未果,学生把问题提交给了教师.教师也先愣了一下,对学生"可能是报馆、邮局"的初步结论不置可否,"可能是这个意思吧,我们课后再进一步了解".教师说.显然,教师对"函馆"这个词的意思也不甚了解,并且备课时忽略了.  相似文献   

2.
近一个时期来,在中小学教育界兴起了"科研兴校"的滚滚热潮.不少学校意识到"不搞教育科研,学校就没有出路",千方百计把科研纳入到各种近期远期的发展规划之中,积极申报课题,参与竞标,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投身于科研,把考核、调资、晋级、评定职称、评优选模等方面都与教师教育科研挂钩.一时间,全国形成了校校搞科研,人人写论文的壮观景象.在创新成为发展主题,科研创新成为知识界重要任务的今天,科研热潮的兴起无疑应该得到积极的肯定,它为推动我国早日成为创新型国家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中学教师撰写论文的意义很多一线教师都发出过这样的疑问:作为教师,把课上好,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呢?有些年轻教师感叹:"我也想写论文,可论文太难写,这可如何是好?"经验老成的教师在随手翻阅期刊时可能会嗤之以鼻:"案例文章编故事,解题文章堆数字。这样的论文谁都能写,只是我不屑去写而已。"那么,教育科研论文究竟是什么?教师是否需要写论文?如果需要,又该如何选题呢?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写作中,"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怎么写"是写作方法问题,"写什么"是写作素材问题.不能在常规的教育活动中发现问题,就没有写作素材.教育写作的素材是非常丰富的,对一线教师而言,如何在常规的教育活动及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细节中找到写作素材,挖掘"细节"背后的教育原理,把一个个"细节"写成一篇篇文章,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提升教育能力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研究型教师不断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很多中小学也纷纷仿效大学,把教师参与科研以及发表论文的数量作为职称评定和年终考核的一个重要尺度,甚至也不乏学校硬性规定教师必须每年发表多少篇文章才算合格.因此,在"研究型教师"的旗帜下,广大中小学教师把科研和论文放在工作的第一位,而完全忽略了教师的本职工作,即课堂教学.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作文难教,教师怕教;作文难写,学生怕写.这是一直困扰着大部分师生的一道难题.如何才能破解这一难题呢?我认为,如能把作文教学的"四指导"工作做扎实,作文将不再是件难事.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曾把教师结合教学,经常动笔写"一般文章"(不仅是指与学生同题的作文,更是指结合教学的种种实用文字)形象地称之为"教师下水",不仅撰写专文而且多次在书信中大力提倡,号召教师要"善写".斗转星移,如今语文教师"下水作文"的现状如何呢?一位教研室老师的156份调查统计表显示:平时喜欢动笔经常写一些文章的有29人,占18.5%;有106位老师只是迫于学校有关奖惩制度的压力,每学期写上1~2篇以"应付差事";另有21位老师近三年内除了写些教学小结外,没有写过其他文章.发表文章的只有13位,仅占8.3%.以所见所闻,深感这种现状不容人乐观.以某省级重点学校为例,该校现有语文教师12人,能够经常动笔写写的有3人,占25%;偶尔写一写的有2人,占16.7%;很少写的有7人,占58.3%.与学生作同题作文的记录是零.当然,这只是个别学校的情况,"点"不一定能代表"面",但窥一斑可以见全豹,共性常于个性之中体现出来.如果以主动"下水"者寡,而很少"下水"者众来概括目前语文教师"下水作文"的现状,恐不为过.  相似文献   

8.
成长是人生命中永恒的主题.一所学校办得如何,关键要看教师的成长水平、整体素质.近年来,我们始终把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不断强化管理,改造环境,努力写好教师成长的"五线谱".  相似文献   

9.
唐璘 《教育》2022,(19):41-43
一、引言 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说"与"写"作为听、说、读、写、看五种技能中的表达性技能,对于语言学习意义非凡.当前听说课、读说课、读写课等都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常见课型.但是大部分教师还是把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阅读课和语法课,说写结合的教学还并未受到教师的广泛重视,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与研究.2020学...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学生最难做、最怕做的一样作业,却是高考试卷中的必考题.随着江苏新高考方案的实施,作文分数增加,作文分数在总分中所占比例更大,作文更显重要.绝大多数学生想写好作文,但难以为之.怎样指导学生写作,使学生写作有法可寻、有文可依,这也是许多教师在探讨的问题.教师如果在遵循学生习作规律的基础上,能经常亲自写一写学生的同题作文,试试"水"的深浅,或经常动笔写一写其他文章,这样既能使作文指导、讲评有的放矢,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之更好地完成习作,也能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师写"下水文".  相似文献   

11.
在2019年世界课例研究大会上,亚洲教育强国新加坡提交论文数量总排名第三,仅居日本和瑞典之后.但在论文报告机构的丰富性方面,新加坡排名跃居第一,尤其是基础教育教师参与研究的比例在与会各国及地区中遥遥领先,可谓"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典范.借助NVIVO 12.0分析软件,从论文报告机构与学科分布、课例研究主题、课例研究方法等分析来自新加坡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研究实例,发现其研究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和思维力的培养、注重教师合作和发展共同体的建设、聚焦教与学中的实际困难,开展课例研究的方法则涉及变易理论指导下的学习研究法、遵从解释学研究范式的人种志法和参与式观察法.  相似文献   

12.
教研论文写作是中小学教师很头疼的事,为数不少的中小学教师生出论文难,论文难,一提写论文心就烦的心理障碍。其实,大可不必把写论文看得那么神秘。中小  相似文献   

13.
学完《泉水》(人教版)一课,我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把自己学会的字写在黑板上,展示给同学们看.郭敏第一个冲上讲台,她一连写了"泉"、"杜"、"股"几个字,在写"结"字时,只写了"纟",却怎么也写不出另一半来,急得汗都渗出来了.下面的同学把小手举得老高:"我写!""我写!"是请一个学生来帮她写呢?还是我提示她一下呢?我举棋不定,我怕这样做会伤了她的自尊心,打击她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4.
一般教案的最后一部分,都有"教后记"一栏.这一栏该写什么、怎样写,又有什么作用?大部分教师在这一栏中都不写或为了应付检查很粗略地写上几句,似乎这部分内容无关紧要.其实不然,"教后记"是教师总结与积累经验、发现问题的凭据,对于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写活内容 "语文园地一"的"写一写",要求学生"把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写下来".这是本册教材安排的第一次比较"正式"的写话练习,也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的写话训练.  相似文献   

16.
王栋生老师写过一篇<把"人的教育"写在我们的旗帜上>的文章,有读者讥之为"乌托邦",认为"人的教育"是"明天的空气",在现今中国不可能实行.王栋生老师回应说:"把人的教育说成是'明天的空气',这种极端消极的言论是对教育的亵渎,因为即使在应试教育猖獗之际,依旧有无数的教师坚守理想,努力实践着'人的教育',否则我们将面临更糟糕的环境!也正因为教育界还有这样的'三户',所以我们对教育改革应当充满希望." 这里有两点意思很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7.
一谈到教科研,对于许多一线教师来说,首先想到的就是写论文.虽然写论文仅仅是教科研工作中的一项,但在没有确定课题研究的情况下写论文,确实对于年轻教师来说是一件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听我粤西家乡的一位教师说,他们学校教师每向镇教办提交一篇评奖教研论文,必须缴交论文评审费20元,但论文获奖却没有任何奖金.我认为,这种做法相当不明智.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开篇第一句写道:"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初中语文第六册就此设置练习题:"这样"指代什么?这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认为"这样"指下文"清国留学生"的丑行.很多教师在讲课时,照本宣科,把这一答案一字不漏地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记下来.前不久遇到好几套试卷,都考了此题,均采用这一答案.  相似文献   

20.
孙科建 《成才之路》2022,(10):61-63
"品味书香,诵读经典"读后感写作活动是把优秀的作品列为书目,为学生的读与写奠定基础.教师可借助该活动平台,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读懂、读透文章,把"读"作为写作的基础,对学生进行初写作、再写作、个性化写作三轮"微指导",深化学生对优秀作品的理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优秀作品的魅力,在读写一体化的活动中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