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多年来,思想道德教育给人的印象总是费力不讨好,强加给未成年人的道德“坐标”大而空,道德标准高深的理论远离了未成年人的实际生活,抽象的内容影响了未成年人的理解,单一的标准影响了未成年人多样化的发展,道德教育与未成年人人格和心理塑造处在分离状态,从而让未成年人感到无所适从。教育的“药”没有对学生思想的“症”。而未成年人很敏感、率真,他们接受新鲜东西多、快、杂,对说教的东西、形式主义的东西、没有时代感的东西、干瘪无味的东西最反感。因此利用多种手段使思想道德教育贴近“少年心”,构建让未成年人看得见摸得着的新型德育“坐标系”,让未成年人对涌现出的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有一个较为明晰的判断,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归纳了现代新儒学伦理思想的传承性、形而上性、融合性、个体内省性等基本特征,分析了当代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的基本现状,从“天人合德”思想与坚定未成年人道德信仰的教育、人文精神的凸显完善未成年人“人性”的教育、“求道”“求真”目标培养未成年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追求“君子”理想人格培养未成年人懂得奉献的道德品质等方面探究了对未成年人道德观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周洪宇教授认为,“阳光教育”是一种相互感染、呵护和促进的教育.包含了关爱教育.合作教育、挫折教育.理解教育、赏识教育等内容。提出学校教育阳光化的三个方面.五大行动和五大法则。其中,“孝亲教育”、”意商”及“合育”的提出颇具新意。孝亲是中华传统道德的精髓,孝是道德  相似文献   

4.
“典型”教育是我国行政道德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正效应不客忽视:促使官员“敢为”、“不敢为”,对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良性的辐射效应。然而,只强调“典型”教育引发了行政伦理评价标准的错位、“德行有用”价值理念的扭曲、官员道德选择的误区等。这一系列的矛盾要求我们必须寻求“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平衡:既要坚持不懈地抓“典型”教育,同时又要适应时代要求,树立“道德人”与“经济人”联体的公仆观。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高度阐述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上,并再三强调“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使未成年人“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6.
《广西教育》2013,(28):F0003-F0003
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2013年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视讯会议的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创新学校发展模式和育人模式,打造特色品牌,近口,南宁市文明办、南宁市教育局召开2013年南宁市中小学“我的中间梦”主题教育活动现场会。该市以这一活动为载体,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开展“洒扫应对”“认星争优”“日行一善”三项经常性活动,加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三热爱”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奋斗,增强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热情,感悟“我的梦”和“中国梦”的关系,自觉把个人的成长与祖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黄春燕 《广西教育》2005,(11A):20-21
小学生是未成年人中一个庞大的群体,是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对象。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与家长共同的责任。广西“家校通”中心是中国电信广西分公司与广西广泰电脑公司合作建立的一个教育网络平台,实现了家校双方的互动,把家校信息沟通与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功能融为一体,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更具直观性、高效性、艺术性,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开辟了新天地。  相似文献   

8.
“道德教育”强调教育的道德内容,“道德的教育”强调教育的道德本性,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受到动机论和效果论道德评价模式的影响,没有把道德教育看作一个完整的过程,忽视了道德教育的手段和方式,把“道德教育”简单地等同于“道德的教育”,结果使得“道德教育”往往变成了“不道德的教育”.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道德教育”必须自觉地走向“道德的教育”,克服道德教育中的不道德性.  相似文献   

9.
《广东教育》2006,(7):105-105
作为教师,我不关心“择差教育”是不是填补了教育空白,我更关心它对未成年人的精神救助和真诚爱戴。在优质学校、传统教育评价将他们一棍子打死、无可救药的时候,“择差教育”作为一种教育阳光,唤醒他们沉睡的人生进取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心理科学自身的发展,我们更多地发现,教育对个体的关注尤其是对个体心理的关注实在人少了,中国的教育之路所承担的“道义之责”太重了。道德本没有错,但道德不能从外面去“灌”,而应该从心底去“引”。我相信人性本善,但这种道德观念须从受教育者内心“自然”流出,而不能像传统儒学一样硬塞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感恩教育载体,即“以感恩教育为载体”之意,也就是指教育者通过对未成年人进行感恩教育这一途径,向未成年人传播丰富、正确、生动的思想道德教育信息,引导未成年人发现生活中人、事、物的美好和价值,唤起未成年人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一种认同和感激,形成和提高未成年人的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一种思想道德教育形式。本文就感恩教育载体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其运用谈一点个人的拙见。  相似文献   

12.
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雅璐 《高教研究》2005,21(2):80-82
马克思曾经说过:“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处于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关键时期的未成年人,因受社会道德转型的深刻影响,道德观必然呈现出多元化。在新的形势下,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仍然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现象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3.
魏增甫 《中学文科》2005,(10):64-64
自古以来,道德教育就备受重视。“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建设的好坏,体现着一个国家民众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衰成败。当前。我国为了加强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建设若干意见》,指出了全社会对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所负有的责任,这必将有力地推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初中生是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思想品德的塑造、形成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抓好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尤为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14.
夏康全 《中国德育》2007,2(3):60-61
面对新形势,为切实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开展未成年人“十德”教育,简言之,就是进行仁、义、礼、智、信、勤、俭、恭、谦、让等十个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对未成年人教育中.学校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学校德育教育能扎实有效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就保证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笔者从多年的学校政教工作中感受到,抓好未成年人教育,学校德育要“三心二意”。  相似文献   

16.
2004年5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现有约3.67亿未成年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因此,对未成年人的恩想道德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用心与心的交流搭建沟通的平台。下面这组文章分别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实施途径等方面加以论述,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一些看法,既有从理论高度的阐述,也有从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希望能给从事未成年人教育的广大工作者以启示。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给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同时也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临这样一个没有国界、充满诱惑力的网络"虚拟世界",如何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网络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未成年人出现网络道德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策略,这对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郭昭鹏 《贵州教育》2010,(15):46-46
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主要误区是师生之间所谓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泾渭分明,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被教育者,二者之间不能有任何的交换,否则就会有违伦理道德。“三人行必有我师”不仅指学识方面,也指道德方面。仅就从道德的角度看,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只不过学生由于阅历、经验的欠缺,由于年少气盛,才会犯下他们有时也始料未及的错误;而教师犯的错误相对少一点,但并不等于教师是道德的权威,是真理的化身,  相似文献   

19.
陈颖 《吉林教育》2006,(7):85-85
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注重实效,要不断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家庭、学校、社会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但有的家长却以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学校就“责无旁贷”、一管到底。而在学校方面,思想道德教育存在内容陈旧,形式呆板的问题,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尽其职,发挥各自的教育优势。如开办家长学校,实行家校联动,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实行有机的德育渗透等,让思想道德教育生动、形象、体现层次、因材施教,把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加强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教育乱收费”现象呈愈演愈烈之态势,使广大群众反映异常强烈。因此,能否正确地认识和有效治理“教育乱收费”,已经成为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我国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就此而言,对“教育乱收费”问题做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透视,也许能够给我们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些许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