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洪涛 《科教文汇》2012,(35):187-188
高校安全工作是高校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随着高校的迅猛发展,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主要从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意义入手,分析高校平安校园建设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加强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新常态”对高校构建平安校园提出了诸多新要求,可以运用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等,在“新常态”下采取新举措:加强新常态新思维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教育事业全面改革,减少广大师生的困难和风险;强化平安校园信息网络,及时排除安全事故的隐患;增进校内校外部门沟通,形成平安校园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3.
"新常态"对高校构建平安校园提出了诸多新要求,可以运用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等,在"新常态"下采取新举措:加强新常态新思维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教育事业全面改革,减少广大师生的困难和风险;强化平安校园信息网络,及时排除安全事故的隐患;增进校内校外部门沟通,形成平安校园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平安中国的提出,教育领域也掀起了建设平安校园的浪潮,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科学的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标准和健全的考核评价机制。本文探讨了高校平安校园的内涵和特征,并总结概括了当前高校平安校园考核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一个科学的高校平安校园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力图明确考核评价指标的体系和内涵标准,完善考核评价程序,有效运用考核评价结果,实现考核评价精细化档案管理。  相似文献   

5.
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构建高校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林 《科技风》2012,(16):2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灵魂和根本,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要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快学校发展,夯实和谐校园建设基础;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加强和谐文化建设,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大学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加强校园交通安全管理是保障师生人身安全、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提升教育质量的需要。本文从分析高校校园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入手,从健全运行管理体系、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交通安全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校园,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和谐校园构建中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基层党组织处在学校工作的第一线,是学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是推进学校改革发展、建设和谐校园的重大举措。加强高校党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改进学生党支部建设,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创新。  相似文献   

8.
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依据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目标,不断推进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提高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水平,有利于更好、更快实现"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其中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是高校法治文化建设进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性因素,是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9.
桂郦娜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3):228-228,219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力量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它的发展有利于弥补传统学生组织功能的弱化,促进校园稳定有序;有利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动学生社会化步伐,融洽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大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将会极大活跃校园文化,因此高校党团组织应注意整合校园学生社团力量.加强管理和积极引导,让学生社团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汪雅卿  徐艳 《科教文汇》2014,(24):15-16
本文旨在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园各类刑事及其他违法案件,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为“平安校园”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平安校园”建设为视角,将“平安校园”建设与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进行全新结合,即根据“平安校园”建设的需要,寻求更为全面、系统、有针对性的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教育途径。目前因学生自身法律素质问题引发的校园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学生良好的守法意识和健全的法制观念是保障校园秩序正常和校园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校园安全稳定离不开大学生的遵纪守法,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从而为建设理性化、秩序化以及和谐化“平安校园”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园各类刑事及其他违法案件,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为"平安校园"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平安校园"建设为视角,将"平安校园"建设与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进行全新结合,即根据"平安校园"建设的需要,寻求更为全面、系统、有针对性的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教育途径。目前因学生自身法律素质问题引发的校园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学生良好的守法意识和健全的法制观念是保障校园秩序正常和校园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校园安全稳定离不开大学生的遵纪守法,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从而为建设理性化、秩序化以及和谐化"平安校园"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2.
张向向 《科教文汇》2012,(11):19-20
和谐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协调共荣的一种文化形态,在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推进高校健康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要着力于丰富校园物质文化,弘扬校园精神文化,健全校园制度文化,彰显校园行为文化。  相似文献   

13.
段雪梅  陈云 《内江科技》2011,32(10):20+73-20,73
高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沿阵地,研究教职工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模式有利于于加强学校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为全民健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建设“平安山东“的过程,就是加强法制教育、提升法制理念,推进依法治理的过程。建设“平安油田“是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是建设“平安油田“的有效举措;完善普法运行机制,是建设“平安油田“的重要途经;坚持普治并举,是建设“平安油田“的可靠保障。只有加强普法教育,整体推进企业依法治理,才能在建设“平安油田“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维护企业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实验室在高校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以及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构建和谐平安校园,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在分析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新形势的基础上,结合华中师范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要求及湖北省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对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打造校园广播品牌 传播校园最强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青 《科教文汇》2008,(24):41-42
随着时代发展,高校广播受到了校园其他传播媒体的强烈冲击。高校广播应在坚持舆论导向的同时,积极进行工作探索,加强校园广播品牌建设。校园广播品牌建设的四点做法:有效把握受众,明确电台方向;塑造自身形象,形成电台特色;借助推广策略,推进品牌塑造;吸引优秀人才,锻造坚强后盾。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26)
所谓"新常态"是相对我国传统经济的收益高、污染高、成本高、能耗高为特征的"旧常态"而言的,这种新常态具有效率高、创新强、投入低、管理水平高、可持续化发展的特征。我国高校在此背景下的发展只有以平安和谐为主旋律,才能为"新常态"背景下的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保障。因此,现代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应勇于面对新的挑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的发展模式:认识"新常态",把握高校构建平安校园的新要求;拓展新思路,驾驭高校构建平安校园的新局面;采取新措施,打造高校构建平安校园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魏滢  沙锋 《大众科技》2012,(10):10-11,2
主要阐述了物联网的特点和关键技术,并从教学信息化、学生管理、实验室建设、平安校园、图书馆、后勤管理六个方面探讨无线物联网技术在高校信息化校园建设中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9.
和谐图书馆建设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离不开图书馆的和谐建设。建设平安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书香图书馆、人文图书馆、"生态"图书馆,必将为高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必将对和谐校园建设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奎 《百科知识》2023,(18):26-28
<正>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是保证高校教学平稳实施的关键,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形象品牌的建设。校园安全工作要建立安全防护体系,针对各类安全事件树立危机意识,制定防控措施。平安校园的创建对保障师生安全、维护学校稳定意义重大。一、校园安全问题的类型及成因随着时代发展,校园和社会联系日益紧密,各类不安全因素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分析校园安全问题,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在安全稳定的大局下,广大教师才能安心科研、潜心育人,学生才能专心学习、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