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近年来,形形色色的真人秀节目在国内电视荧屏上不断涌现,“真人秀”已成为推动国内电视节目形态乃至制作理念转变的又一个转折点。中央电视台于2010年推出的《我要上春晚》便是将“真人秀”元素与传统综艺娱乐节目相结合的一次尝试。2012年中央电视台在《我要上春晚》基础上推出特别节目《直通春晚》,又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本文以《直通春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节目特点,探讨“真人秀”元素运用到综艺节目中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2.
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谢耘耕  陈虹 《新闻界》2006,(2):8-12,7
2000年6月,广东电视台《生存大挑战》节目开播,让中国观众首次领略到了“真人秀”这种在全球炙手可热的电视节目的魅力。随后,中央电视台及上海、湖南、四川、贵州、浙江等省级电视台纷纷开办真人秀节目,一试身手。一股“真人秀”浪潮席卷全国。  相似文献   

3.
张微  杨晓云 《新闻窗》2008,(6):38-39
打开电视荧屏,真人秀节目虽然不如过去鼎盛时期那么火爆,成为各家电视台屡试不爽的“杀手锏”,但其发展势头依然强劲,许多媒体依然使出真人秀这一节目样式来增强媒体的竞争力。2007年,真人秀节目成为各大电视台开年之初聚集人气、吸引观众的一大法宝。这种始于荷兰的新型电视节目形态,如今仍火爆风行于欧美各大电视台,收视率屡创奇迹,在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从2000年广东电视台的《生存大挑战》后又陆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真人秀节目,  相似文献   

4.
真人秀是近年来最热门的电视节目类型之一。职场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出现并逐渐升温,这一现象与电视节目追求创新赢得竞争优势以及社会就业问题具有密切的联系,从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赢在中国》到天津卫视推出的求职真人秀节目《非你莫属》再到中国教育频道和江苏卫视联合打造的《职来职往》以及湖北电视台综合频道正在打造的《职在必得》等一系列的职场真人秀电视节目。这些职场真人秀节目给我们带来什么?下面笔者对职场真人秀节目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喜剧电视综艺节目经过2014年昙花一现的"井喷式"爆发,至今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数量与其他种类综艺节目基本持平,节目类型也以真人秀型为主。中国喜剧真人秀节目中是否也会出现"现象级"节目?成功与不足有哪些?本文以《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为主要案例,对中国喜剧真人秀类电视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路径进行了一定的思索。  相似文献   

6.
“真人秀”(Reality Show),可以说是继“脱口秀”之后风靡全球的电视文化新宠。自2000年荷兰推出的《老大哥》大受追捧后,英国版的《老大哥》更是把“真人秀”节目全面推向高潮,在全球迅速走红。“真人秀”于是有了“纳斯达克现实泡沫”的美誉。2000年,中央电视台开播美国的《幸存者》,正式在国内推出“真人秀”节目。广东电视台率先推出《生存大挑战》,  相似文献   

7.
《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2013年第四季度推出的一档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节目一经播出便引起收视狂潮,首播当天力压其他同时段综艺节目获收视第一。随着节目的热播,收视率一路飙升,同时也获得观众极高评价和追捧。作为国内首档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毋庸置疑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文从受众心理的角度分析这档节目的成功要素并简要探析如何打造成功的亲子类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8.
电视真人秀是近几年国内最受观众欢迎的电视节目之一,从叙事结构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该节目运用了“英雄故事”的情节原型。本文从起点及处境、探索之路、战争和审判以及决定性的胜利等几个大的方面对《极速前进》《奔跑吧!兄弟》《两天一夜》这三个收视率最高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进行分析,进而探讨“英雄故事”对于该节目更为内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明星真人秀节目是我国最受欢迎的节目类型,节目凭借明星效应、题材的多样性、精美的制作等特点,很快就抢占了大比例的综艺娱乐电视节目的市场份额,发展前景广阔,被业界看好。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出发,研究分析真人秀节目的成功秘诀。  相似文献   

10.
王刚  郭俊涛 《视听界》2010,(6):68-70
电视真人秀节目从1999年荷兰的《老大哥》大放光彩,至今已有11年。国内的真人秀节目在2005年《快乐女声》也曾达到一个高潮,但此后就一直因锁定选秀类型而鲜有起色。从2005年到2009年,在欧美真人秀节目遍地开花、风生水起之时,国内的真人秀节目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处境,在口碑和收视上,都没有突出的作品能够引起全国关注。  相似文献   

11.
屠炯 《视听界》2004,(6):60-62
尽管自2000年“真人秀”开始风靡全球始,所招来的骂名就跟其火爆程度不相上下,但这亦遏止不住“真人秀”作为一种创新的综合性电视节目形式的成长步伐。步入2004年,五花八门的“真人秀”节目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涌现出了不少新形式和新卖点。一、“真人秀”——“真”在哪,“秀”什么?“真人秀”就像一个有多个小名的孩子,至今仍有许多叫法,诸如“真实电视”、“纪录肥皂剧”、“真实秀”等,其泛指普通人在特定场景、特定规则下完成特定任务,同时,其过程被录制并播出的一种电视节目。1999年,荷兰的一家电视台推出了一个广受争议的偷窥节目——《老大哥》。而2000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的《生存者》最终将“真人秀”节目推向了高潮。那么,在其风靡的背后,让我们来看看,“真人秀”到底“真”在哪,“秀”什么?  相似文献   

12.
张洁意 《报刊之友》2012,(12):92-93
真人秀节目相对于传统电视节目,需具备四大要素:纪实性、戏剧性、游戏性、参与性。职场真人秀节目的这四个要素与其他类型真人秀节目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异,形成节目独特优势和看点。本文结合职场真人秀节目《职来职往》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职场真人秀节目如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予以思考和梳理。  相似文献   

13.
张洁意 《今传媒》2012,(12):92-93
真人秀节目相对于传统电视节目,需具备四大要素:纪实性、戏剧性、游戏性、参与性。职场真人秀节目的这四个要素与其他类型真人秀节目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异,形成节目独特优势和看点。本文结合职场真人秀节目《职来职往》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职场真人秀节目如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予以思考和梳理。  相似文献   

14.
真人秀节目相对于传统电视节目,需具备四大要素:纪实性、戏剧性、游戏性、参与性。职场真人秀节目的这四个要素与其他类型真人秀节目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异,形成节目独特优势和看点。本文结合职场真人秀节目《职来职往》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职场真人秀节目如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予以思考和梳理。  相似文献   

15.
《最强大脑》是江苏卫视推出的国内首档大型科学类真人秀电视节目,一经播出就取得收视与口碑的双赢。《最强大脑》这档小众的科学真人秀节目之所以热播,其成功原因在于科学题材的创新呈现,人文精神的温情表达,明星嘉宾的思维碰撞和节目营销的多维传播。  相似文献   

16.
节目形式雷同化,节目内容同质化,是我国一些电视节目的现状,如何实现创新是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这档亲子真人秀节目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探讨它给我国电视节目创新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纵观近几年的电视荧屏,真人秀电视节目可谓独领风骚,占据了各大卫视的节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电视节目同质化严重。2014年推出的《十二道锋味》在节目定位、人物元素、叙事方式等方面有大胆的创新,值得同业者去探索。本文从节目定位、节目内容、后期制作等层面对《十二道锋味》进行全面的梳理,期望《十二道锋味》的创新模式能够为其他真人秀节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现如今是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的大时代。2014年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呈现出多元化"井喷"的格局,节目类型丰富、形态多样,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成为继电视剧、新闻等节目的重要类型。文章从节目样式、手段、形态和内容四个维度展开研究,分析总结出电视真人秀节目呈现出的美学特质,为今后国内真人秀节目的蓬勃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真人秀节目:狂欢下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12年以来,真人秀类节目从早期单一节目类型的简单复制生产转向多类型节目模式的引进,然而节目模式引进后的成效却并不尽如人意。依托节目模式流通是真人秀节目的特性,但真人秀节目对我国电视节目生产的意义并不止于此。本文在分析真人秀节目特性的基础上,对真人秀节目促进我国电视节目制作理念转变与产业链升级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并对真人秀类节目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林台 《今传媒》2015,(1):113-114
在产业化发展中,电视节目为提高利润,片面追求高收视率、高市场份额,造成电视节目低俗化现象屡禁不止。但《最强大脑》掀起了一股收视狂潮,它在时下火热的歌唱类真人秀节目之外开辟了一档以展示科学与脑力为主要内容的真人秀电视节目,给荧屏前的观众耳目一新之感。其可圈可点的背后,给电视真人秀节目制作带来了许多思考。文章试图从电视节目营销、制作、内容三方面阐述《最强大脑》的成功之处,给时下真人秀节目的创办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