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教育文汇》2008,(10):15-15
前几天听一位朋友说,过几天,她要送读初中的儿子去郊外参加“吃苦夏令营”。可转眼间,怕儿子吃苦,她又为他打点“行装”,买了很多饮料和零食,还反复关照他要时刻保持手机联系。  相似文献   

2.
前几天一位邻居闲聊时谈起,过几天,她要送读初中的儿子去郊外参加"吃苦夏令营":"孩子在家太懒了,要吃吃苦".可转眼间,她又为儿子打点"行装",买了很多饮料和零食,还反复关照他要时刻手机联系.  相似文献   

3.
辛迪住在旧金山,是一个单亲妈妈,她的儿子名叫德里克。几年前,她的丈夫在一场车祸中去世,留下了孤弱的她和嗷嗷待哺的德里克。命运给她开了一个大玩笑,但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她骨子里不屈的精神敦促她自力更生。很快,她凭借着自己美容的绝活和不怕吃苦的奋斗精神拥有了一个美容沙龙。儿子德里克活泼可爱又懂事,这样的她虽然是单亲妈妈,却也是一个成功的单亲妈妈。  相似文献   

4.
张萍 《师道》2009,(7):107-108
晚饭后,儿子写作业,一边写一边玩,很不认真。我忍不住说了他几句。儿子顶撞起来:“为什么你们大人不用写作业?为什么你们大人吃过饭就可以安稳地看电视、玩电脑,而我们小孩子不可以?真羡慕你们大人!为什么吃苦的都是我们孩子?”如此这样一番谬论,儿子已经不止一次向我“质问”过了。  相似文献   

5.
开心味道     
如此吃苦儿子问妈妈:“妈妈,什么是苦的?”“那可多了,比如苦瓜,还有妈妈给你吃的感冒药……”没等妈妈说完,儿子  相似文献   

6.
随手翻阅一本《意林》旧杂志,我被一个小故事所吸引。有个叫阿静的女士,她的儿子非常内向。一天,她跟儿子玩扑克牌游戏“争上游”。阿静先输一局,新开一局时她摸到了大王,按规则她要向儿子“进贡”大王,但儿子并不像她所预期的那样开心。询问个中缘由,儿子说:“我不想要大王,只想要小六。”原来,再多一张小六就可以凑成一副“四大金刚”了。阿静豁然开朗:原来最好的东西,未必是孩子最想要的东西!这一天,阿静终于给了孩子最想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熙格 《家长》2009,(8):41-44
李肖肖(化名,以下人物姓名皆同)为了把儿子打造成她心中的小绅士,对儿子进行了严格的“国学教育”:让儿子每天都要背诵《弟子规》,并按照其中的行为规范严格要求儿子。为了让她的“国学教育”计划达到理想效果,她还专门做了把“戒尺”挂在客厅的墙壁上,让儿子时时受到警醒。  相似文献   

8.
张红  郭平 《中国德育》2005,(2):53-53
有位朋友向我提起他对儿子进行的“吃苦教育”:  相似文献   

9.
时下社会上兴起了一股要孩子“吃苦”的热潮。于是,“吃苦夏令营”“吃苦冬令营”也时髦起来。然而为什么要吃苦,这苦该怎么吃,人们是否仔细想过呢?  相似文献   

10.
我教老师     
Motheraskedherlittleboy,“Darling,whatdidtheteacherteachyoutoday?”“Nothing,Mum,”answeredthesonproundly,“instead,sheaskedmehowmuchoneplustwowas,andItoldherthree.”母亲问她年幼的儿子:“宝贝,今天老师教了你些什么?”“什么都没教,妈妈。”儿子骄傲地说,“她反倒问我一加二等于几,我告诉她等于三。”我教老师  相似文献   

11.
“李老师,我的儿子总是写不好点画,我怎么办呢?”前几天,—个同事这样问我。她的七岁儿子在校外—个书法培训点练习书法。同事告诉我,她儿子振振有词地说:“老师就是这么写的!”孩子的话和孩子的书写令她颇为烦恼,她知道老师的水平是高的,但是老师示范得比较快,比较潇洒,她觉得儿子只是学到了老师的快和潇洒,却没有学到真正的笔法。  相似文献   

12.
前几天,听朋友说起她曾碰到的一件尴尬事。那天下午,她去美术学校接学画画的儿子,因为有事耽搁,她迟到了几分钟。当时的教室里,只剩下她的儿子和一个小女孩在焦急等待。“她妈妈还没来,我们陪她一起等吧!”儿子很懂事,知道关心别人。朋友欣然应允,还从包里拿出两块巧克力,一块给了儿子,另一块递给那女孩。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写华大妈自私的一面,是通过写她隐秘的心理活动加以揭示的。当夏四奶奶让她看夏瑜坟头那一圈红白的花的时候,她“便觉得心里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不愿意根究”,这里她感到“不足和空虚”,是因为夏瑜坟头有一圈红白的花,而她儿子小栓坟头只有“几点青白小花,零星开着”,她“不愿意根究”,是怕人家的儿子显灵而她的儿子却没有显灵。这一“怕”,便有了自私的成分。  相似文献   

14.
那些家长     
她是一个很“黏人”的家长。每次“逮”到老师就唠叨个不停,恨不能把他儿子小时候尿几次床的事都告诉你,临了,总是那么几句,“谢谢老师关心啊!多照顾点啊!”因为都领教过她的执,所以我们老师看见她总巴不得绕路而行。倒不是不愿意照顾她儿子,实在是怕她的嘴巴“叨”去我们太多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不久就要到母亲节了,妈妈说为了让我体会当妈是多么的辛苦,要我和她“互换身份”,也就是我来当妈妈,她来当儿子。据说这一灵感来自几年前湖南卫视的“变形记”。妈妈的命令,抗议无效,我不得不服从,只能暗中埋怨变形计栏目的设计者。  相似文献   

16.
扣子     
儿子很忙,已很长时间没回家了。这次回家也没待上半天,吃过午饭,外面就有了喇叭声,单位的车来了。时令已是深冬,儿子出门时不禁打了个冷战,忽地记起要给母亲一点钱买件棉衣,就又转过身来。母亲没有接钱,她说回来一趟就抵上几百几千。说着说着母亲忽然说:“扣子!”“扣子?”儿子瞧瞧母亲的身上,没看见什么,再低头看自己,才知道西装胸前的纽扣掉了一颗。母亲老花眼了怎么一下子就看清儿子的胸前掉了纽扣?儿子想不明白。“你坐下。”母亲搬过一条凳来,塞到儿子身后。儿子没坐。要脱下西装,母亲制止了他:“脱了会凉身子,就穿在身上,娘给你钉。”…  相似文献   

17.
小张的儿子今年5岁,平时上幼儿园。这几天,儿子有点身体不适,恰逢小张也有几天公假可以休息,于是小孩子就撒着娇要求“赖”在家里玩。被儿子缠得没有办法,小张就答应了他的要求,没让儿子去幼儿园。可在午睡的时,小张却发现儿子并没有好好睡觉,而是摆弄他的“小鸡鸡”,这一发现令小张大为震惊和紧张:“儿子手淫了,这么小的年纪,这该怎么办才好?”等晚上爱人小王回家,小张便迫不急待地把白天的发现告诉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妻子。小王倒是十分沉着镇静,她叫来儿子悄悄地问他,为什么要午睡时摆弄自己的“小鸡鸡”,儿子很坦率,他回答说自己不爱午睡,…  相似文献   

18.
刘粉莉 《中国德育》2012,(23):72-73
朋友跟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她那读小学的儿子吃东西总是挑三拣四,嫌弃这个不好吃那个太难吃。每次吃饭,大人都是哄、骗、吓、打、骂,用尽“十八般武艺”,孩子才勉强吃上一小碗米饭。久而久之,孩子厌烦,大人懊恼。有一天,夫妻俩联合起来对孩子开展“吃苦教育”,告诉他说:“我们小时候家里很穷,只能吃玉米窝头,不仅难吃,还吃不饱。...  相似文献   

19.
声音     
《山东教育》2014,(10):62-62
“吃苦融入生活才是吃苦教育。”——日前,《中国青年报》发布的调查显示,81.3%的受访者赞同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65.7%的受访者认为“吃苦教育”能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和责任感,对孩子未来发展有很大帮助。但也有受访者认为,时下所谓的“吃苦教育”有违教育法律与教育规律。专家指出,家庭、学校和社会要携起手来,在抵制极端化所谓“吃苦教育”的同时,让“吃苦”自然而然地融入孩子生活的全过程,从小培养孩子不怕吃苦的精神,长大了才能用智慧与双手自主创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开心岛     
依次类推 出门前,爸爸对儿子说:“你要带好妹妹。”“她不听我的话呢?”“那就证明你无能。”儿子:“如果我不听你的话呢?”“那就证明……”爸爸无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