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动     
从事幼教事业已有九年了。在这九年中,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其中的滋味无从言表。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不是什么神,但我爱我的孩子们,孩子们也爱着我。  相似文献   

2.
当把这个问题提给一位从事写作的人时,他会这样说:“我喜欢读书是因为我喜欢写作!”读书仅仅是为了写作的人,不过是一个“邮差”,或者一个尾巴主义作家。如果在他之前没有别的作家,那就绝对不会有他这位作家;如果在他之前没有一位说过什么的人,那他也就不会有什么东西能说给读者听。不,我决不是为了写什么才阅读,我爱读书只是因为在这个世界我只有一个生命,而一个生命对我来说是不够的,一个生命不能把我心中的全部动因都激发起来。阅读——而不是别的,可以给我比一个人的生命更多的生命,因为它从生命的深处增加了生命,尽管它…  相似文献   

3.
为师之本     
我不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不会用漂亮的语言来讴歌我所钟情的教育事业;也不是一位睿智聪明的哲人,不能用深邃的哲理诉说我的人生价值.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说,教师是最需要良心的职业,这颗良心就是师德! 现在从教已经快五年了,"师德"这两个字在我的脑海里越来越清晰了.现在提倡的是素质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在我心中师德可以概括为一个字-爱,对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学生的爱.  相似文献   

4.
王文英 《班主任》2011,(4):12-15
我爱艺术,声乐、钢琴、舞蹈、指挥——一个个奖杯记录着舞台生涯的灿烂。我爱生活,设计、裁剪、编织、美发——一件件作品交织成丰富多彩的华章。我爱事业,求新、创意、灵动、鲜活——一节节课堂构筑起心灵交汇的空间。我爱学生,老姐、老大、知己、哥们——一个个称呼诠释出师生情义的真谛。曾经有学生面对媒体说:"王老师不是人,是  相似文献   

5.
如果有人要我选择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我觉得有三位驾凌于其他人之上。—位是荷马。这并不是说亚里士多德或瓦罗(举例而已)可能不及他那么博学多才,也不是说维吉尔在诗情上跟他无法相比——这点我让熟悉这两位诗人的行家去评论了。而我只了解其中一位(指维吉尔。蒙田自认不精通希腊语,难以评论荷马的真正价值。——译者注),按照我的水平来议论,即使缪斯我也不相信会超过这位罗马人:  相似文献   

6.
师爱的误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孩子的爱。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的优秀教师王企贤,面对向他取经的人,言简意赅地指出:要说有什么经验嘛,也很简单,只有一个字,就是爱。爱你所从事的事业,爱你所教的学生。这是两位教育家对师爱的尊崇。古今中外的教育者之所以大力强调师爱二字,归根到底是出于对师爱力量的尊重。师爱是一种理性的爱,体现着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师爱不是师生间天然的感情纽结,不是教师施加于学生身上无目的、无原则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屈原爱国论     
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一个伟大爱国诗人,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前期大家基本上都同意这一看法。但数年前有些同志提出:“不能象以往那样用爱国去讲屈原。”归纳起来,其理由有三:一曰:屈原爱的不是整个中国,他爱的楚国只是相当于现代中国的一个省,因此只能说他爱乡土,不能说他爱国。二曰:当时进步的知识分子并没有“国”的观念,例如商鞅本是卫国人,后来事魏,又  相似文献   

8.
余青 《生活教育》2009,(7):61-62
“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爱孩子。”这是享誉世界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肺腑之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集中体现在一个“爱”字上:他热爱教育事业,在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岗位上,他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园丁,辛勤地耕耘着,用心去发现心,以爱培育着爱,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孩子们。他的一言一行启迪、激励着我们这些年轻的教育工作者:“爱”是教育的核心,“爱”是我们不竭的源泉,“爱”是教育的最高艺术。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走巴金留给我们的财富:仁爱忠诚正义自律过了101个春秋,参与、见证、在巴金许多文论中,我们可以读到他火一样的记录了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文字:“我们的生活信条应该是:忠实地行为,热烈但他又始终有着青春般的激地爱人民,帮助那需要爱的……我的生活的目标,无情和赤子之心。一不是在帮助人,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每颗心都得有这样一位老人,他一着光明,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每个人的发展都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荣誉得着自由。”无数;但他却说“我不是文学巴金:20世纪的良知符号家。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因为有了5卷本,40…  相似文献   

10.
孩子     
我是那种因孩子可爱而爱他的人。不是因孩子是我的而爱他的人。我不会幻想孩子是我的,因为从来就没有这样一个孩子。我有过一个孩子,这只是很短暂的感觉。我必须站到很远的地方去看他,这就是他的距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说得多好。  相似文献   

11.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既爱他的事业,又爱他的学生,那么他就是一位十分好的老师."爱事业,爱学生,教师的职业道德就要突出一个"爱"字.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因为他不是贩卖知识的商人,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12.
热爱孩子是教师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而一个教师真正的爱并不是在于能热爱那些漂亮、活泼、可爱的幼儿,更在于爱那些能力一般、长相平平的幼儿。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孩子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师。”是的,作为一个教师,在全身心投入幼教工作的同时,也应对幼儿教育倾入满腔的爱.每个幼儿的品德、行为习惯、生活起居无不时时萦绕在我们心头.幼儿是我们教育的对象,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而老师的爱是打开幼儿心灵的钥匙.那么.在幼教工作中,怎样热爱幼儿呢?  相似文献   

13.
从小我就有一个梦想,做一名幼儿园教师。怀着一颗爱的心,我走进了实现自己梦想的舞台——云南省军区幼儿园。不经意间,八年的时光已悄然而去。在八年的幼教生涯中,我热爱幼教工作,把她视为一项神圣的事业。直到今天,我依然热爱着这份伴我走过八个春秋的职业。我用自己对孩子的爱与呵护,用自己的细心和耐心浇灌着每一颗幼苗,在平凡和朴实中,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诠释着一名幼儿教师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不能不说,我写诗歌时曾受到了海子的影响。在每一个人的青春期,如果他爱诗,就会自然爱上海子的诗歌。海子的诗歌弥漫在我整个青春时期,像粮食和空气,在胃里和呼吸中,特别是海子的死更加强了他的诗歌在我心中的分量。在某一个时期,我爱海子的诗歌要疯了,我对人就说海子,无论他是不是懂得诗歌。但多半换回的是人家迷惑的目光,因而我孤独,我在一个时期差不多成为一个被禁锢的人了。但不知什么时候,我平静下来了,我想是生活的缘故,我爱着这生活,我在做一个生活中妻子的丈夫、儿子的父亲、父母的儿子,我不能抛下我生活中所有的关系,而成为一个臆…  相似文献   

15.
<正>有人说,教师很累很苦,但是我觉得对教育事业热爱不是一个沉重的包袱,而充满了幸福和快乐。在教育这块圣洁的土地上,我辛勤耕耘,孜孜不倦,用对教育事业的爱穿缀起二十几个春秋。我觉得教育的点点滴滴都是艺术,都应该用爱来诠释。爱心能够开启儿童的心灵之锁,爱心能够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我很庆幸,我认识了这么一帮孩子,因为他们带给我许多的欢乐。记得一位名人说过:"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当老师的固然要有丰富的知识,但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富有"爱  相似文献   

16.
生命的滋味     
生命的滋味是什么呢?是酸、是甜、是苦,还是辣?佛洛姆说:如果我真正爱一个人,则我爱所有的人,我爱全世界,我爱生命。如果我能够对一个人说"我爱你",则我必能够说:"在你之中我爱一切人,通过你,我爱全世界,在你生命中我也爱自己。"我曾在网上,遇到过这样一位朋友,他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我很同情他,和他聊了很多关于生命的话题。说真的,起初他和我说他的病情时,我全然是怀着同情的心绪,但后来我渐渐觉得,他甚至比一些健康的人还要显得"健康"。  相似文献   

17.
爱是具体的     
都说教育是爱的事业,我想这是因为教育首先是人的事业,而人是不能没有爱的。最近看到一个反映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晚年黯淡生活的纪录片。面对镜头,他公开表示,他已无所畏惧,甚至不再惧怕死亡。是什么使戈氏最后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塌?是夫人赖莎的离去,是一同永远离去的赖莎的爱!人为什么活着?为爱———为他人———从而为自己!我想,这恐怕不仅是戈氏的人生哲学。因为任何人都是具体的,每个生命也是具体、鲜活的,因而生活的目的不再抽象。假如人生的目的始终都是抽象或者模糊的、虚飘的,只能佐证他并没真正的爱,或者说没有值得他为之付出…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但看起来却不是这样。他衣着朴素,生活简朴。我于1944年会见他的时候,他已享有盛名:是许多知名人士把他物色出来的。然而他与普通人在一起感到同样愉快。我那时是一个兵,不是一位军官,而且我年仅19岁,可是他却邀请我到他的一个学校去看望他,后来又带我听了一次音乐会,看了一场戏和一个舞蹈节目。从根本上说,他是一位对人友善的人物,或许他还觉察到他可以对我做一点教育工作。他满腔热情地献身于教育事业,特别注重发掘人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爱的哲学     
哲学家们争论什么是爱。有的说,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真情:一个人见到一个陌生人却对他产生好感,这就是爱。有的说,爱是一种有目标的行动:一个人不可能对一个陌生人产生爱的行动。有的说,爱就是一种形式:是人们彼此能感觉温暖的一种形式。有的说,爱不是一种形式而是有内容的:爱是一个没有人说得清楚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学做一个人     
中国虽然有四万万人,试问有几个是整个的人?诸君试想一想:“我自己是不是一个整个的人?”《抱朴子》上有几句话“: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又次之,不生为下。”但是,何种人算不是整个的人呢?依我看来,约有五种:(一)残废的——他的身体有了缺欠,他当然不能算是整个的人。(二)依靠他人的——他的生活不是独立的;他的生活只能算是他人生活的一部分。(三)为他人当做工具用的——这种人的性命,为他人所支配,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四)被他人买卖的——被贩卖人口贩卖的人,就是猪仔;或是受金钱的贿赂,卖身的议员就是代表。(五)一个兼管数事的——人的一分精神只能专做一件事业,一个人兼了十几个差事,精神难以兼顾,他的事业即难以成功,结果是只拿钱不做事。我希望诸君至少要作一个人,至多只作一个人,一个整个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