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体育课作为中考考核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上都有严格标准与规定。但其被主课教学淹没的事实,使得它常常处于尴尬地位。其实,任何课程都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互动实现的,为了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这一切都基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建立。本文探讨了当前初中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运用心理活动的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使体育教学的真正作用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的过程,不仅是锻炼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过程,也是发展思维的过程。通过体育活动,既要增强学生的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要求学生作机械的模仿练习,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仅就在体育课中如何运用心理学的基本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如何运用心理活动规律以增强教育效果,这是每位教师不客忽视的问题。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教学环境有室内也有室外。教学过程中身体活动和智力活动同步进行,教师与学生的接触也更直接、更频繁。因此,更应重视体育教学中心理规律的运用。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我们知道:任何运动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有大脑皮层的兴奋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要求学生作机械的模仿练习,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正确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与注意力,启发他们积极思维,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运用一些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积极性,运用快乐教学法是有效的措施之一。以此为前提,对快乐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应用提出措施,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王斌 《南昌教育》2006,(11):37-37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只要求学生作机械的模仿练习,更重要的是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通过教学过程启发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中得到体育带来的快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师必须学会运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协调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使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力求做到体育课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从而有效地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体育课的教学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做机械的模仿练习,更要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生进行身体活动的过程,也是进行大脑思维的过程。因而通过体育活动既能增强学生体质也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运用科学的手段锻炼身体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任何动作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有大脑皮层的兴奋和缜密的思维过程的参与。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进行一些机械模仿练习之外,还要求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启发他们积极思维,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针对在体育课中如何运用一…  相似文献   

9.
正语言是教师讲授知识,传递信息的基本手段,体育教学中的语言应用在课堂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使用语言的目的是: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展现教学语言艺术性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在体育课上通过正确运用体育教学语言调动学生神经兴奋性与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根据教育学的原理和体育课的特点,我认为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要求学生作机械的模仿练习,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培养他们的正确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维,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下面。笔者针对体育课中如何运用一些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个问题。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高晓劲 《双语学习》2007,(8M):88-88
体育课与其它课有明显不同之处,由于在体育教学中,出现教学氛围过于严肃,教材难度过大、不容易掌握,教法单调、枯燥,场地器材的准备与安排不符合教学要求,学生想象中的体育课与现实中的体育课有较大的差距,致使有些学生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的方法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遵循人体生理机能的活动规律和体育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还必须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讲究心理学方法,掌握和调节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心理活动,是实施体育教学的依据之一。因此,教师学习和运用心理学有关知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很多,体育教师只有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才能促进和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才能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体育课的学习积极性,应从引导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三方面入手,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教学质量、顺利进行体育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涛 《甘肃教育》2011,(10):47-47
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互动过程。其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而且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要求学生进行机械的模仿练习,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激发他们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下面,笔者就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孙竟猛 《林区教学》2009,(6):99-100
高校体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世纪人才的全面发展,为此,体育教师必须学会运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协调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使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力求做到体育课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从而有效地提高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发展素质的目标,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育课上。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成为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体育作为和文化类课程截然不同的科目,其教学宗旨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而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是十分重要的。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贯彻了新课改中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继而实现在体育教学中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的有效方法,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来介绍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8.
王正良 《华章》2007,(1):95-96
大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是大学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实施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世纪人才的全面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学会运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体育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协调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注意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使其养成良好的终身运动习惯.  相似文献   

19.
体育课教学活动中,掌握和运用心理活动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与注意力,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要善于运用心理活动规律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20.
针对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对体育练习的目的不明确等情况,探讨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积极性的几点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