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孟志军 《新闻知识》2005,(11):26-28
新闻的整体真实,又叫宏观真实或总体真实,与之相对应的是具体真实,微观真实和个体真实。整体总是由若干的个体组合而成,一篇篇具体的新闻报道在一定的时间内就会组合而成新闻报道的整体风貌,而这组合而成的新闻报道的整体风貌是否反映了现实世界的基本风貌?是否反映了现实世界的“主流和支流”、“本质方面和非本质方面”?  相似文献   

2.
新闻必须真实,这对每个记者来说,已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了。然而,在漫长的记者生涯中,要做到自己采写的每篇新闻都完全真实,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采访来的材料是否真实,是决定新闻报道会不会失实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所谓片面性新闻报道,是指新闻报道部分事实,没有反映出事实的本质真实和整体真实。它反映记者和媒体在选择、描述、反映新闻事实上存在着片面性,从而导致新闻失实。  相似文献   

4.
真实 ,是新闻的生命 ,是新闻报道最起码的要求 ,也是新闻报道产生各种积极社会作用的基础。一般我们认为新闻报道与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相符合 ,就是真实的。我们要求单篇新闻报道完全符合新闻事实 ,每个新闻要素 ,每个细节都不允许虚构 ,同时 ,所涉及的概括事实也必须真实 ,能准确、客观、全面地概括事实的面貌 ,不允许以点代面 ,片面、绝对化。例如 ,一个新的改革方案同时在三个地方试点 ,有一个地方成功了 ,而另外两个地方改革失败 ,但是新闻机构在一定时期内只抽出这个成功的试点大加宣扬 ,不去报道探讨失败的那两个点的情况 ,虽然这篇报…  相似文献   

5.
新闻必须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着的事实,掺杂在新闻写作中的任何虚构或合理想象的东西,都不是真实的新闻。准确地报道某一事实,只是新闻真实的第一步,只能是局部的真实。新闻真实还应包括更深层次上的涵义,那就是通过大量新闻报道反映客观现实时所达到的整体上的真实,能够全面正确地反映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事物的全貌。当前很有必要深入探讨新闻真实的科学性,这里有一个新闻的整体真实与局部  相似文献   

6.
新闻报道必须完全真实,这是早巳被公认的新闻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但是对于新闻真实性的科学含义,在我国新闻界仍然有争议。5月中旬在合肥举行的新闻真实性学术探讨会,进一步探讨了这个问题。这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真实性的含义,有如下几点:事实真实;狭义真实、广义真实;局部真实、整体真实;现象真实、本质真实。这些提法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似之处是:大家都认为,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和客观事实相符合,符合了就是真实,不符合就不真实。客观世界千变万化,反映这些情况的新闻报道也  相似文献   

7.
新闻报道必须完全真实,这是早已被公认的新闻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但是对于新闻真实性的科学含义,在我国新闻界仍然有争议。5月中旬在合肥举行的新闻真实性学术探讨会,进一步探讨了这个问题。这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真实性的含义,有如下几点:事实真实;狭义真实、广义真实;局部真实、整体真实;现象真实、本质真实。这些提法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似之处是:大家都认为,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和客观事实相符合,符合了就是真实,不符合就不真实。客观世界千变万化,反映这些情况的新闻报道也自然不同。衡量这些新闻报道真实的标准都是看它们是不是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这里又包含了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8.
正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被视为新闻的根本原则,即使是"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在根本观点上分歧很多,唯独在新闻报道必须真实这一主张上却惊人的一致"。1然而,到底何为真实?这里很难有一个类似临界点的数据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并且以此去评估新闻真实性的程度,因为就真实这个概念来说,有主观真实和客观真实、整体真实和局部真实、本质真实和现象真实等不同视角去界定和评判。从系统论角度出发,新闻真实(新闻事实)其实也是某种系统。系统论,作为现代最伟大的科学之一,认为无  相似文献   

9.
经济新闻报道在整个新闻传播中居于主流和中心的地位。改进经济新闻报道的思维模式,是新闻工作者亟待注意的问题。理性思维能对经济新闻事件进行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局部到整体的系统分析,正确把握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关系,为经济新闻的深度报道提供有效的思维工具。  相似文献   

10.
徐玉芳 《新闻前哨》2010,(12):25-27
新闻失实表现应该是多层面的,但以往我们谈及新闻失实时,总着眼于单则新闻具体失实的表现,对新闻是否符合整体真实要求却极少提及。媒介通过连续的新闻报道给我们构建一个虚拟环境,从而作用于我们的认识,但片面真实的新闻报道的积累构建起的虚拟环境会加大我们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进而阻碍我们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认识。因此,对媒体依赖性日益增强的今天,认清新闻片面真实的本质、总结新闻片面真实的当前表现并剖析其产生原因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吕涛 《新闻采编》2008,(2):32-33
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不仅要在新闻报道中做到具体事实准确,保证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无误,而且必须从事实的整体和联系上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质,把局部的、具体的真实和整体的、本质的真实结合起来,否则,就可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背离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12.
传媒小语     
《新闻世界》2008,(12):126-126
读者期望记者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过程中,能采取一种专业化操作方式,能从公众的利益和视角构架新闻,而不是从记者个人的偏好出发。由于个人对每个新闻事件的感知是有差异的,再加上个人的偏见和价值观上的差异,纯客观的新闻报道是不存在的,但是新闻报道应当尽量追求客观、真实、准确和公正。  相似文献   

13.
传媒小语     
读者期望记者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过程中,能采取一种专业化操作方式,能从公众的利益和视角构架新闻,而不是从记者个人的偏好出发。由于个人对每个新闻事件的感知是有差异的,再加上个人的偏见和价值观上的差异,纯客观的新闻报道是不存在的,但是新闻报道应当尽量追求客观、真实、准确和公正。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这是早已被公认的新闻工作的一条重要的基本规律。但是对于新闻真实性的具体涵义,在新闻界仍然有不小的争议。对新闻真实性进行科学的探讨,认识新闻真实性的固有涵义,这对于自觉地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是很必要的。新闻真实性的定义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中的事实和客观实际相符合。新闻报道的事实和现实符合就真实,不符合就不真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失  相似文献   

15.
郭燕 《新闻采编》2006,(6):37-38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新闻报道真实,观点正确,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总则。新闻报道虚假,就谈不上新闻的可信性、公信力,也就失去了新闻应有的作用,失去了媒体生存、发展的基础,显然也不会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新闻报道失真,新  相似文献   

16.
传媒小语     
《新闻世界》2009,(1):91-91
读者期望记者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过程中,能采取一种专业化操作方式,能从公众的利益和视角构架新闻,而不是从记者个人的偏好出发。由于个人对每个新闻事件的感知是有差异的,再加上个人的偏见和价值观上的差异,纯客观的新闻报道是不存在的,但是新闻报道应当尽量追求客观、真实、准确和公正。——李希光  相似文献   

17.
一、“黑子运动”与信息损耗 对于新闻的定义,最为我们熟悉的是陆定一所给出的,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从信息学角度给出的新闻定义则与此不同,例如宁树藩指出的,所谓“新闻”,乃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信息”。由这些定义我们可以推知,所谓“新闻真实”,可以认为是受众通过新闻报道所了解到的关于事实的信息与事件本身的信息是一致的,相符合的。使新闻报道全面、真实地再现新闻事件本身所释放出来的信息,是每个新闻工作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这是早已被公认的新闻工作的一条重要的基本规律。但是对于新闻真实性的具体涵义,在新闻界仍然有不小的争议。新闻真实性的定义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中的事实和客观实际相符合。新闻报道的事实和现实符合就真实,不符合就不真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失实。新闻的真实性是由新闻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新闻的根本属性。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报道以反映实际、影响实际为己任,它实现自己使命的最主要的手段是报道客观发生的最新的事实。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新闻的基础,新闻只是对客观事实的如实反映。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最大特点和独特的优势。新闻报道必须实实在在,不能有任何弄虚作假。新闻活动从产生之日起,就受到新闻必须  相似文献   

19.
杨均 《新闻前哨》2020,(1):32-33
事实的客观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但在当前的传媒领域,并不是所有的新闻报道都能做到真实客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由于报道失衡导致新闻失实。本文通过案例分析阐述,为了做到新闻报道的公正与平衡,势必要求我们解读新闻报道平衡原则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20.
张培 《新闻实践》2009,(6):15-18
新闻报道仅仅在立场、倾向和意见层面存在片面性,没有割裂、扭曲、破坏新闻事实,可称其为"新闻片面".而"片面新闻"的根本特性是新闻事实的片面,没有反映出事实的本质真实和整体真实,那么这也间接反映出媒体在选择、描述、反映新闻事实上存在着片面性,进而导致新闻失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