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价值观什么是价值?《辞海》的解释是:①指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②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一种基本属性。前者,可称之为普泛意义上的"价值",后者,可称之为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二者的共同点是:任何意义上的"价值"都  相似文献   

2.
书评与选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评以其评论的方式报道图书的出版,而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图书馆选书的重要依据。美国出版商协会和美国图书馆协会在一项联合研究中指出:"对图书馆选书的影响,任何因素都比不上书评"。这极好地说明了书评在图书馆选书中的重要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图书馆利用书评选书是十分普遍的。如美  相似文献   

3.
新闻舆论监督是党和政府赋予各类新闻媒体神圣的职责。然而,现在的舆论监督实际上相当程度上是党和政府某种权利的延伸和补充,很容易使记者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己手中也握有什么"权力",甚至有人提出采访权应是"权力"之权而不是"权利"之权,更有人主张实行强制性采访,要求对记者的调查采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抵制、隐瞒。在此种思想的作用下,  相似文献   

4.
四川摩崖石刻演变及其现代旅游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舸 《兰台世界》2012,(13):77-78
摩崖石刻中"摩"意指"摩擦、刮摩","摩崖石刻"顾名思义,是指在山崖上刮摩岩石,在石壁或石头上刻画文字、图形、图像、符号等。早在古时,先人对摩崖石刻在定义上就存在分歧,一部分前辈认为摩崖石刻是指刻画在天然石壁上的任何内容,包括文字、图像、  相似文献   

5.
高国庆 《现代传播》2015,(3):163-165
评委点评是选秀节目中的重要一环,占有重要一席,它的语言上。中国戏曲界有句老话"千金念白四两唱",在选秀起着支撑节目结构的重要作用。任何一场选秀节目,都是一节目中可以说成"千金点评四两秀"。"所谓‘流水的选手,种技能的展示,评委的专业修养和角色定位直接体现在点评铁打的评委’,随着节目的进行,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不是  相似文献   

6.
郭子煜 《视听》2016,(7):61-62
任何电视节目策划案,任何符号文本,不仅是对电视节目形式上具象的物理化可视性描述,在这些策划文本边缘或者说在这些文本能指表层之下无不隐现着"伴随文化""次文化"等对策划本身的一种续写性外延性的拓展现象。对次文本的研究与学习,可以使电视节目在内容上、在血肉层面以昂扬奔放的姿态面向日益多元化、自由化的受众群体,可以使电视节目在形式上、在腐朽僵化的骨干上萌发新颖炯亮之花。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新闻照片可用来调剂报纸的版面和美化版面."不错,打开现在的任何一张报纸,版面上都有新闻照片,使读者感到不是黑压压的一片,而是生动活泼、图文并茂.但是,调剂版面和美化版面不是主要的.新闻照片在报纸上的主要地位和作用,与文字新闻一样,同是党所"必需的语言" (斯大林语).它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是教育人民的形象化的工具,是向敌人冲锋陷阵的形象化的武器.  相似文献   

8.
正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自媒体是指一个普通市民或机构组织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访问网络,通过现代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一种途径和即时传播方式。"传统媒体指的则是:"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的总称。"单从定义上看,就可以发现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一是传播方式不同,一个是个体传播,一个是组织传播;二是发布周期不同,一个是随时随地  相似文献   

9.
现在在任何网站中只要在搜索栏中键入"畅销书"三个字,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就会查询到上千个有关信息.令人惊讶的是在任何畅销书排行榜中都可以看到一本叫做<哈利·波特>的儿童小说.为什么一本儿童小说有如此强劲的势头?带着这个疑问我进入了"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  相似文献   

10.
李振粉 《东南传播》2012,(6):129-130
"晕轮效应"作为一种心理学现象,主要是凭借个人的主观判断而得出的对人、对物的泛化性结果,根据人或物的有限信息做出的整体性评价,即"以偏概全"。品牌拓展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品牌的稳固与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永久性忠诚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当把"晕轮效应"运用到品牌拓展上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创建新产品、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丰富产品品类、刺激销售等等。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最大程度的利用"晕轮效应"对品牌拓展的积极作用,又要避免任何可能的有损于品牌形象及企业发展的不良影响,规避风险与危机。  相似文献   

11.
<正>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年代,大后方云南境内有三条"内迁外运"的著名国际大通道:一条是滇缅公路,一条是驼峰航线,再一条就是滇越铁路。这三条大通道均对抗战中的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其中滇越铁路作为一条钢铁运输轨道所发挥的作用,可以说是在抗战之初为云南任何一条大通道都不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12.
《陕西档案》2000,(4):5
"九五"以来,档案宣传工作成效很大,对推动全省档案事业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向自己宣传,取得了实实在在成果,起到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作用.通过几年来对档案工作的大力宣传,全省档案界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封闭守旧走向改革开放,广大档案工作者树立了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主战场,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也是宣传工作取得的成绩.因为任何事情都得由人来干,思想解放了,工作上才会大刀阔斧,思想不解放,就不会有这几年档案工作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13.
<正>就像人们日常所谈的"三网合一"一样,数据、视频、音频,再加上移动,这四方面也正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新媒体时代,人们需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方式都能够方便地获取所需资讯的能力。近期,思科中国总裁在2008年新媒体高峰论坛展望了未来人们"无处不在"的内容获取生活。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现代民主进程中新闻自由的作用不可忽视。在1735年"新闻自由第一案"曾格案中,法院摒弃了"愈近真实,诽谤越大"的古老规则,确立了诽谤的"真实抗辩"(truth defense against libel)原则。判例指出只要新闻报道属实,则对媒体的诽谤起诉不能成立。但曾格案仅是个案,并未从根本上确立对同类新闻诉讼的判例约束力。直到1791年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颁布使得新闻自由在宪法上得到确立。宪法规定"国会不得制定任何限制言  相似文献   

15.
画中有话     
"任何改革都是利益重新分配的问题。任何改革绝对不可能使人人都穿上皮鞋,即使人人都穿上皮鞋,皮鞋质量也不一样。"中国政法大学宪法学教授王人博谈改革。"只履行在竞选期间的承诺,是远远不够的。"法国总统奥朗德上任100天,虽履行承诺但仍招致国民不满。法国《新观察家》评论说。  相似文献   

16.
<正>"自媒体"传播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格局,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成为公民记者的时代,往往忽略了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性。本文从三个方面具体地阐述了"自媒体"传播形态下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性和存在依据,说明"自媒体"传播形态是对新闻专业主义的一次重构。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整个过程。很多人认为传统的新闻生产与传播过程的格局被打破,并进入到"自媒体"传播形态之下。"自媒体"传播形态,即任意一个人或组织机构能够在任何时间、地点,以任何方式访问互联网,通过新  相似文献   

17.
伊人 《编辑学刊》2008,(3):32-33
读到一篇短文,立意很不错,说的是爱因斯坦有一次在某大学演讲,有学生问他是否认为自己是一位"巨人",是科学史上的一座山峰.爱因斯坦坦率地回答学生的问题, 并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字:"站在山顶,你并不高大,反而更加渺小."然后又说,他不久前在阿尔卑斯山的峰顶上,跟一位女士还讲了一句话:"任何一座高峰都是可以征服的,世上从无巨人,只有站得更高的人!"  相似文献   

18.
正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兴旺都离不开传承,只有通过"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的延续和超越,使之呈现出后继有人与推陈出新的态势,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发扬光大并走向未来。因此,在新闻实践中,老记者特别是资深记者在指导年轻记者从事新闻采访写作活动中的"传帮带"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传帮带"是指前辈对晚辈,老手对新手在工作和学习中对文化知识、技术技能、经验历练等,给予亲自传授的通俗说法,其方式放之现代行业培训中依然  相似文献   

19.
朱国良 《新闻实践》2007,(12):58-58
作为一个新闻人,看到这样的消息,眼睛会为之一亮:重庆市一改"政府发布、媒体公布"的新闻发布惯例,推出"定点、定时、定人"的自主新闻发布制度,并且规定对媒体不得"无可奉告",在新闻发布会上,媒体记者可以提任何与主题无关的问题,而作为政府新闻发言人原则上不得以"无可奉告"来应付。在我的记忆里,这是重庆市委书记提出"在二版找我"后,重庆市在新闻改革中的又一亮点。这一改革体  相似文献   

20.
对于属于刘亮程这"一个人的村庄"来说,那里的灰鸟、虫子、老狗、胡杨树、逃跑的马、挣断缰绳的牛,和那唯一的一边闲逛一边在内心琢磨的扛着铁锹的人构成了一个独特而又无限的生命空间,在这里,忍耐、困苦和快乐是属于每一个沉静而卑微、孤独而深刻的灵魂的,作家以朴素简单的文字表达了他对这个人畜共居的村庄和土地的感激,对自然万物的尊敬和理解。正因为如此,作家才能如此灵犀而深情地感受到"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部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粒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