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极限集邮的游戏规则,多有修改变化。但是邮票、图画明信片、邮戳三者之间和谐一致的基本要求是不变的。"和谐"为配合适当,"一致"则没有分歧。"和谐一致"乃是极限片的立身之本。然而,我们时常看到有些艺术类别极限片中,邮票与图画明信片两者之间存在着"同人异作"、"同图异物"、"同题异类"等貌似一致的不和谐现象。我把它称为票、片搭配中的"似是而非现象"。本文对此,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邮票图案是以党旗及表征不同历史时期特点的画面元素构成的复合图画,根据FIP极限集邮展品评审专用规则与指导要点.如果邮票由多个题材组合,每个题材必须分别制作极限片,我选配明信片制作了一套与邮票主图一致的极限片,供大家欣赏。  相似文献   

3.
极限明信片的制作强调票、片、戳之三者最大限度的一致,票、片、戳三者中,邮票处于主导地位,以票选片是制作极限明信片的原则。2170页刊出的R21-15长江三峡自制片,选用YP7-2作载体,片图为西陵峡中的牛肝马肺峡,虽然邮戳与明信片相互对应,但片上景物与邮票完全不同,不能称为极限片。  相似文献   

4.
1998年4月29日,原邮电部发行了《古代书院》特种邮票一套4枚,其中第4枚邮票图名为“白鹿书院”,其画面主图表现的是该书院第三院落正门的景象,并可见“白鹿书院”匾额。笔者收集研究极限片多年,在此套邮票发行时,我从自藏的1980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庐山》套片中找出“白鹿书院”白片制作成了极限片。其画面与邮票一致,无疑这是一枚票、片、戳三位一体的佳片(见图1)。后来我又收集到两枚极限片,一枚是用1988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的《江西历史名人》套片中的“朱熹”白片制  相似文献   

5.
喜爱以专题形式编组极限邮集的作者需要经常与经营外国极限片的邮商打交道。面对他们手中形形色色的外国极限片,如何选择呢?其实,万事不离其宗,与中国极限片大同小异,其规律是相同的。外国极限片也是由集邮者、集邮团体制作和邮政部门开发等几种形式。法国是极限集邮大国,极限集邮开展得很早。打开法国邮票目录,你可以发现,没有制成极限片的邮票并不很多。法国极限集邮协会于1945年成  相似文献   

6.
神话与传说题材邮票极限片的制作对三要素尤其是票、片两者的和谐一致历来较难把握,本文试作探讨,并介绍《民间传说——柳毅传书》和《神话——八仙过海》的载体。 FIP规则并无针对神话与传说题材极限片的专条,  相似文献   

7.
保加利亚极限集邮始于20世纪初。当时的集邮在无意中制作了一些极限片。这些早期极限片现已十分珍罕、难觅。当然,如按照现在极限集邮规则衡量有些并不规范,但这些原始的古典邮品却显示出保加利亚极限集邮发展的端倪。如现代保加利亚首位统治斐迪南一世极限片,所贴邮票发行于1901年10月14日,销戳为首都索非亚1904年11月15日字戳,为保加利亚最早的极限片之一(图1),明信片上虽贴了两枚邮票,但片和票匹配得非常和谐。  相似文献   

8.
华熹 《上海集邮》2005,(3):22-22
2004-24-8“滇南雨林”邮票原图照片是摄于云南德宏州盈江县铜壁关乡老刀弄寨旁的大榕树(铜壁关邮政所,679313)。如此,票图名称改为“滇西雨林”更合适。制作极限片的票前片有:①德宏州邮政局1998年的《德宏旅游》片中的“盈江榕树王”,②外出版社1987年的《盈江榕树王》片。除“铜壁关”地名日戳外,德宏州邮票公司启用的“亚洲榕树王”风景日戳也可制作极限片。  相似文献   

9.
李忠 《集邮博览》2011,(1):48-49
本文所指极限片,跟常规意义上的极限片有所区别,主要是指三要素"票、片、戳"中的"票"不合常规,但其选片盖戳还是和制作正规极限片一样。这类极限片贴的"票"不是正规的邮票,而是从邮资封片简上剪下的邮资图,以及个性化邮票的副票(但必须带有原票才行)。邮政法规定:“从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邮资邮简、  相似文献   

10.
1月19日香港发行《岁次癸未》羊年生肖邮票,我从藏品中翻捡出3张美术片,其背面图案都是生态羊,神态与这套邮票中1.40港元"盘羊"票、2.40港元"绵羊"票的画面很协调,就贴票、销首日纪念邮戳,自制成如图1和图2的极限片。 大多数生肖邮票的自制片要做到票、片图案相当  相似文献   

11.
喜爱极限集邮的邮友都知道,首日盖销的极限片与一般的日期盖销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集邮者都喜欢收藏邮票发行首日制作的极限片。一般来说,邮票发行首日用来盖销极限片的戳记,包括普通日戳、纪念邮戳、临时日戳、风景日戳等。图1是用"胭脂红彩龙凤穿牡丹纹罐"天津邮政局的明信片盖销该罐收藏地首日日戳的极限片。此片图案与邮  相似文献   

12.
夏子霄 《集邮博览》2010,(10):28-28
20世纪80年代,我开始成为一个长城极限片的集邮爱好者,特别对那些"一关跨两省,一票两原地"的长城邮票,决不放过制作盖销不同原地邮戳长城极限片的机会。现介绍几处跨省(区)的明长城关口,及收集制作的几种盖不同原地邮戳的普29长城极限片与您共赏。  相似文献   

13.
香港集邮者对极限片有较广泛的接触始于1982年。当年的10月20日,邮政署发行“第三届远东及南太平洋伤残人士运动会”纪念邮票,运动会举办机构为筹募经费,经邮政署长同意,用邮票图案印制了一套明信片,并于邮票发行当天在各邮政局发售。集邮者购买空白明信片后,再贴票盖戳,才制成极限片(香港称“原图卡”)。这些明信片的图案完全复制自邮票,包括铭记及面值在内。而极限集邮规则禁止使用复制邮票图案的明信片,但大多数集邮者(包括笔者)对极限集邮规则毫无认识,因此乐于收藏这些极限片。  相似文献   

14.
李忠 《集邮博览》2011,(2):80-81
笔者是个极限集邮爱好者,特别喜欢收集用企业金卡制作的极限片(也就是俗称的“金卡极限片”)。在收集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澳门邮政在澳门回归祖国后发行的许多邮票,也可以用内地的企业金卡来制作极限片。特别是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及重大事件题材的邮票,常常能找到与之相匹配的企业金卡。下面笔者分类介绍几枚用企业金卡自制的澳门邮票极限片。  相似文献   

15.
长弓 《上海集邮》2013,(11):28-31
打从黑便士开始,女性就与邮票注定有缘。邮票中的女性身影,也成了“国家名片”中一片靓丽的风采。本文介绍早期极限片中的女性题材,期待能抛砖引玉,有更多同好去收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古越 《上海集邮》2002,(11):27-27
笔者以为,极限片研究有自己的规律,不需要也不可能与其它集邮类别一样。极限片无论用于极限类展集,还是用于专题类展集,都必须遵循和谐一致的原则,邮票带边纸影响极限片的和谐美观。  相似文献   

17.
“票中票”是以过去发行的邮票为主图的邮票。由于“票中票”表现的对象是邮票实物,理论上可以制作极限片,笔者现就2种“票中票”极限片的销戳地谈一些个人认识(图示片材是否合格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大龙邮票发行一百一十周年》小型张主图是大龙邮票。大龙邮票在天津海关首发,笔者选津海关旧址紫竹林所在地邮局(天津八支,邮编300040)日戳销制  相似文献   

18.
在极限片制作中,所用明信片的印制时间大多都在邮票发行之前。于是,许多人就根据邮票的主题去寻找历年所印制的与之相关的明信片。这样,许多早期珍贵的明信片就带着历史旧痕成为以新邮制作极限片的载体。这一类极限片在"极限"的难度之外,又附加了老明信片的珍罕度,从而更显别树一帜。  相似文献   

19.
古越 《中国集邮》2001,(2):24-25
极限片是以邮票为主体产生的一种集邮品,明信片和邮戳依附于邮票,票、片、戳三的关系如下:  相似文献   

20.
白蛇传     
2001-26《白蛇传》邮票题材是民间传说,这类题材相应的美术明信片主要表现形式不外乎戏曲剧照和名家画作等,存在片图与票图达成一定和谐程度的偶然性不是很大,因此其自制极限片具有一定难度,也不乏更具趣味。 本文的2种自制片“游湖借伞”(图1)和“断桥相会”(图2)的载体出自浙江和吉林两省邮票公司联合发行的《白蛇传》,片图为戏曲剧照,片名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