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正所谓"换位思考",就是在管理过程中主客体双方在发生矛盾或可能发生矛盾时,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也就是说在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将双方所处的位置环境交换一下,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以对方的思维方式或思考角度考虑问题。在工作生活中,这种思维方式的益处是很大的。当你想生气的时候,换位思考一下,情绪就会平静下来,就会变得宽容;当你觉得对方不可理喻的时候,换位思考一下,就会理解对方此时此地的真正感受,就会变得善解人意;当你对问题感到迷惑的时候,换位思考一下,就能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及性质趋向有更全面、更客观、更彻底的把握,从而保证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懂得换位思考的人是心胸宽广、聪明睿智的人,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在对待学生、家长之间如何  相似文献   

2.
心理换位就是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互换位置。在人际交往中对所遇到的问题 ,设身处地地从对方所处的位置、角色去思考、理解和处理 ,深刻体察他人潜在的言行原因 ,而不以自己的心态去简单地看待问题和对待他人。在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中 ,班主任使用心理换位会带来十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心理换位使班主任对学生多一份理解和宽容  如何教育犯错误的学生 ,这是班主任经常面临的令人头疼的问题。心理换位能让班主任换一种角度去思考问题 ,即自己在心理上扮演学生 ,从学生的立场上去认识问题 ,体验犯错误学生的心理感受。这种换位思考能平静…  相似文献   

3.
换位思考是指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提出恰当的、合理的见解,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方式不仅使用于日常生活,同样还适用于语文教学。作为教师,我认为换位思考是给学生创造了创新的平台;换位思考是学生彰显个性的一个途径;换位思考使语文课堂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千差万别、性格各异的学生,要处理好班级问题、学生问题,班主任首先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处理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这是在帮助他而不是在训斥他。  相似文献   

5.
吕美荣 《黑河教育》2011,(11):11-11
在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常常需要处在学生的位置思考问题,体验学生的感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换位思考"。这种思考方式能在师生间架起互相理解的桥梁,帮助班主任找到教育工作中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及时解决问题。一、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一些班主任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常常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目前的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做,  相似文献   

6.
中职班主任在管理教育中,要通过换位思考对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解来展开教学。合理运用换位思考,会让班主任在管理教育中的各个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会拉近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距离。本文对换位思考在中职班主任管理教育中的作用和应用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同理心"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对方的情绪和想法,理解对方的心情和处境,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此方法有利于化解学生间的纠纷,优化师生关系。鉴于此,本文中笔者围绕运用同理心解决学生矛盾的一个成功案例,就班主任如何运用同理心原则管理班级事务,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探究一二。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注重换位思考,从学生、家长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这种换位思考方式能促进师生相互理解,找到教育教学中的障碍,从而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换位,即站到对方的立场上去想问题。班主任的换位意识指的是,作为班主任,要经常将自己和学生进行角色转换,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用他们的眼睛、头脑去感知、思维和体验;用他们的目光审视自己的言行,看待班级、学校等周围的一切,去思考所面临的问题,用他们敏感的心灵去感受生活。  相似文献   

10.
换位思考是处理人际关系时的重要思维方式,它是交际主体在人际互动中能够由己及人,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事情、思考问题,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难处,从而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帮助大班幼儿理解并学会换位思考,可以帮助他们更友好地和同伴相处,更受同伴欢迎,对幼儿未来的学习、生活都十分有益。在我园的自主探索与共情专家指导下,我们从情绪体验积累、思维意识启发、换位思考应用三个层面入手,逐步帮助幼儿提升换位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换位思考对教学实践的启示换位思考是指从对方权益出发,为对方目标提供平台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突破固有的思维习惯,解决常规性思维下难以解决的问题;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重新认识自我;了解别人的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一个班几十名学生,能否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换位思考"的方法,对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行之有效,对激发学生的上进心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换位思考”教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换位思考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换位思考是指从对方权益出发,为对方目标提供平台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突破固有的思维习惯,解决常规性思维下难以解决的问题;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重新认识自我;了解别人的心理需求,实现真诚沟通。  相似文献   

14.
李朋伟 《西藏教育》2014,(11):63-64
<正>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它客观上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换位思考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佳润滑剂。假如我们能够换个角度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就会多些理解和宽容,从而改善并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教育教学中,换位思考是增强师生沟通效  相似文献   

15.
重用问题学生是一种另类的教育方式,但在当前学校教育实践中却被大量采用。该方式的理论依据有:提升学生的需要层次,建构学生自身的纪律经验,主要问题优先处理原则,以及换位思考理论等。重用问题学生需要注意仪式的正规性,班主任的跟踪反馈,并要注意对其他学生的解释工作;在运用中有一些必要的前提,班主任要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初中班主任需要在学生管理中不断提高亲和力,拉近师生的距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本文尝试从三个方面入手,包括从学生和家长角度换位思考、改进班主任日常工作方式、提升教师涵养等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17.
薛丽芳 《教学随笔》2015,(2):184+178
两个同班男生在课间玩耍是发生矛盾,导致其中一位男生的脸部被抓严重,受伤家长要求对方家长当众赔礼道歉,班主任了解事态严重情况后,及时安抚受伤学生和家长,通过有效的家访沟通,换位思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结果使双方家长化干戈为玉帛。  相似文献   

18.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正在经历从对长辈(包括教师)的依赖到人格独立的转变过程,既渴望与教师建立民主平等、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又难以摆脱对教师的遵从甚至害怕的心理。甚至,一部分中职学生因为成绩、行为习惯、不善交往等原因,长期以来对老师存在敌对情绪。换位思考,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即想人所想。本课由一则新闻事件引发学生思考,并用问题“换位思考,假设你是该事件中的老师,应该怎么做”串联课堂。在辅导过程中,引领学生多次进行换位思考。  相似文献   

19.
谈心是一种技巧,一门学问,是思想政治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思想工作者要学会心理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要分清对象脾性及存在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谈心方式;谈心中应促膝交流,置对方于对等的地位;耐心倾听对方谈话,以利于透视对方心声;在情理互动中,灌输革命道理.  相似文献   

20.
<正>所谓"换位思考",是指人们在思考问题时,有意识地把自己的位置换到对方的位置,或把对方的位置换到自己的位置来思考。换位思考是德育成功的钥匙,是人际交往成功的法宝。在数学教学中也同样需要换位思考。我们常常感叹学生不够聪明,不能掌握新授的知识,但我们能否换位想一想:是不是我们讲解得不够清楚?当教师责怪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我们的教学不够生动有趣?……换位思考是实现师生互动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