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蔡敏胜 《师道》2014,(10):17-18
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给我们科学老师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学行为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但是,在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上,由于科学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对课程本身理解不一,对新的课程教学理念领悟不够,从而影响了自己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2.
印秀辉 《考试周刊》2010,(20):80-8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已走进学校、走向课堂,它用特有的教学理念指导每一位教师,影响每一个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们怎样让新课标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呢?我在学习新课标和尝试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有新的改变,新的重点,下面我从备课和教学课堂两个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如何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广大教师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使教师有新的成长与发展,是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所在。教师要调整自身的知识能力结构,让新课程理念转化成自己的教学行为;要在大胆实践、不断反思中提高教学行为;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改变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行为。新课程理念只有转化成教师的教学行为才能体现出它在课改教学实践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改革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课程课堂教学究竟如何进行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体会如下:一、在应用中学数学  相似文献   

5.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同样需要不断的反思,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才能使我们及时地发现问题,冷静地分析与解决问题,认识到理念与实践的差距,从而才能使新的教育理念内化为个人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6.
陈珊珊 《辅导员》2009,(17):41-41
新课改犹如一股春风,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新的景象。新的教学理念在这里扎根,新的教学行为在这里诞生。笔者多年行走在课改的道路上,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新”的教学行为与新的教学理念产生了不小的偏差。下面笔者结合案例谈谈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新的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进,新的课程理念的落实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教学中去探索、去创新。同时应多一份理性,多一份思考,找准教育理念与教育现实的结合点,用教育规律引领教育教学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为此,就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点感悟略抒己见。一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的进行引起了教育系统内部一系列理念和行为变化,教师原有的教学观受到冲击。他们需要作出教学行为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教育环境。我们有必要对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过程进行理性审视,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过程观,以免在实践中走入误区,导致不必要的教学失误。  相似文献   

9.
高校要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是关键环节之一。结合北京联合大学实践教学的管理经验,提出了教育环境再分析、行为对策及修正、理念凝练与强化、机制建立与运行为内容的"实践教学四步曲"理论。这些新的理念为其他高校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南京市两大优秀英语培训机构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行调研,以英语专业师范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来研究英语专业师范生培养的新模式,促进英语教育师范生深入思考教育理论,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行为进行反思,创新教学手段,以获得教育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自从新的课程理念改革进入到教学过程之中,初中英语的教学也自然而然地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所以在教学上应该与以往的方法有所不同,总体上在教学中要体现:慢、细、严、勤。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在教学中要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新的理念要通过新的教学方法去实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一、教学理念和原则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和原则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受教学理念和原则的支配。任何一种课堂教学模式都有相应的教学理念和原则为其支撑。我们相信并坚持的英语  相似文献   

12.
教学行为是关乎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只有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对接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教师对教学理念的内化——实践——反思——纠偏——再实践的动态循环系统中逐渐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教学理念是人们为了某种教学的利益、在一定的教学理论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理想教学的基本观念。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是性质不同的两个系统。教学理念表达教学的理想,教学实践寓于教学的现实。教学理念,通过一定的渠道,走向教学实践,这就是教学理念的操作转换。教学理念的操作转换分为以下步骤:发现教学理念中的教学思维,从教学思维中演绎出核心教学行为,分析教学行为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教学方法及教学行为是体现学校教学、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我们要一改往日的“齐步走”、“注入式”等教学摸式,善于发现新的教学行为,更新理念,转变角色,提高素质,使之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的课程改革如一缕春风为教育教学注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以其崭新的教学理念,把我们引入教育教学的一个新时代。教师教学观、学生观的转变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在许多课堂上,由于对新课标的理解还不够到位,引发了一些教学实践行为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新课程理念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我们农村教师来说,更多的是:理念的更新,教学行为的转变。我们所期待的"新"农村教师是自身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改朝换代",而不是"新瓶装旧酒"。教学中如何渗透新理念,转变教学行为,笔者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7.
毕晓琳  卢巍 《山东教育》2007,(7):99-101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行为,再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对于一个教师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浴火重生、凤凰涅粲的过程。专家提出,新的课程理念是一种创新,教师把这种新的课程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样也是一种创新,而且是一种更伟大的创新。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贯彻到课堂教学中,让我们的课堂鲜活而富有内涵呢?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然而新课程实施成败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的体现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与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息息相关。经过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弱点:  相似文献   

19.
以教育社会学的视角透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布迪厄的实践逻辑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影响因素寻找到了新的答案。具体表现为:权力资本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惯习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学校场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上述因素使得新课改理念走进课堂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课程改革实施已几年,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同时,广大教师也在经受新的教学理念的洗礼,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考验。一些教师在新的思想的冲击下,感到不知所措,究其原因,这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行为的特征与内涵没有把握。对教学行为反思与实践环节缺乏认识。对此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上做了深刻的阐述,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