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十佳景点”、“十佳旅行社”、“十佳专卖店”、“十佳过硬餐饮企业”、“十佳信誉商场”等,时下,类似的评比活动在一些地方媒体屡见不鲜。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这些“评选”的结果公布后,往往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不仅如此,有的还引起许多同行业、同领域人士的强烈不满。媒体过多过滥举办五花八门的评选活动,折射出有关部门对媒体监管的疏漏,那么这究竟是谁给的权利? 前些时候,华东某省两家媒体在省城举办“十佳  相似文献   

2.
叶向群 《新闻实践》2006,(11):28-29
不经意间,我们步人了一个无所不“评”的时代。放眼望去,各行各业都在各种各样的媒体上热热闹闹地进行着名目众多的评选:十大经典楼盘、年度家庭轿车、最受喜爱的保健品、消费者心仪的手机……衣食住行、鸡零狗碎,无不进入评选制造者的视野。“评选时代”的应运而生离  相似文献   

3.
7月8日,”中国喷绘制作公司TOP100评选上海与江苏地区十佳喷绘公司“颁奖典礼在上海浦东世纪皇冠假日酒店隆重举行。 T0P100活动的第二站——上海与江苏地区的十佳喷绘公司评选,从2009年4月TOP100活动第一站北京地区评选结束后开始启动.得到了上海和江苏地区广告与喷绘行业广大媒体和评选地区各喷绘公司的积极支持。  相似文献   

4.
所谓“商业性评选”,顾名思义,它是针对“公益性评选”而言的,是以赢利为终极目的的“评选”。近几年来,这种现象在媒体界很受追捧,日甚一日,大有泛滥成灾之势。翻开报纸,打开杂志,不时有“邀请”读者填写的选票映入眼帘,什么房地产企业50强、百姓最信赖的10大汽车品牌、市民最青昧的十佳饭店,等等,不一而足。有时是一家媒体操作,有时是几家媒体联合起来搞,有时是针对本地,有时是跨区域的。  相似文献   

5.
《新闻窗》2007,(1):87-87
本刊讯记者日前从“贵州省第三届房地产‘十佳人居’楼盘”新闻发布会暨颁奖典礼上获悉,经过历时半年的层层考核,八个楼盘从众多竞争楼盘中脱颖而出荣获“2007贵州名盘”等奖项。  相似文献   

6.
苏扬 《中国广播》2012,(5):22-22
2007年我参加了中央电台首届“十佳播音员主持人”评选;遗憾的是没能入选。2009年我又参加了第二届”十佳“评选,以排名第四的成绩获得”十佳“称号;2011年我再次参加第三届“十佳”评选,这次我摘得桂冠。数字变化很简单,但对我而言,却是对多年业务积累和工作业绩的肯定。  相似文献   

7.
图苑信息     
《图书馆》1991,(3)
常德市图书馆被评为常德“十佳”之一常德市今年组织了全市公众民主评选“十个最满意单位”的活动。从常德市区1000多个单位中评选出10个“十佳满意单位”,常德市馆被评为“十佳”之一。(蒋祖华)  相似文献   

8.
本刊记者 《新闻窗》2008,(2):103-103
记者日前从冠洲宾馆举行的"贵州省第四届房地产‘十佳人居’楼盘"新闻发布会暨颁奖典礼上获悉,经过历时半年的层层考核,数个楼盘从众多竞争楼盘中脱颖而出荣获“2008贵州名盘”等奖项。  相似文献   

9.
《中国广播》2010,(4):6-8
轰轰烈烈的“十佳播音员主持人评选”落下帷幕,当获奖的“十佳”播音员主持人手捧鲜花走到舞台灯光下时,一些隐藏的话题渐渐地浮出了水面。为什么是这十位选手获奖?他们的优势在哪里?破解这个话题有两种思路,一个是理性的分析,另一个就是数据的呈现。在“十佳播音员主持人评选”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十佳景点”、“十佳旅行社”、“十佳专卖店”、“十佳过硬餐饮企业”、“十佳信誉商场”等,时下,类似的评比活动在一些地方媒体屡见不鲜。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八十年代,连续举办了三年的全国“十佳”摄影记者评选,在沉寂了十年后的1999年初又进行了。所不同的是,这次格外强调了青年的成分,冠名为1998年“十佳”青年摄影记者评选。 1986年—1988年,参加全国“十佳”摄影记者评选的摄影记者由80而111而143名递增,参赛者逐渐高涨的热情和涉及新闻单位的逐次增多,表明这一活动在当时就以其影响被摄影界和新闻界所肯定。这种评选方式在当时是一种创新,它不仅推动了中国新闻  相似文献   

12.
评选“十佳记者”、“十佳期刊”的帷幕正在上海拉开。“十佳”一词在中国出现已有好几年,“十佳”演员、”十佳”运动员、“十佳”导演、“十佳”企业家……而“十佳”与新闻记者联系在一起,则还是破天荒第一次。也许正因为此,这次活动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议论,也具有破天荒的征象。有人认为,中国的记者“在平民百姓的眼里,原本就够高大的了;记者头上再加上‘十佳’的桂冠,定然是记者中的佼佼者无疑了。”因此,他提醒:“如  相似文献   

13.
最近,第14届山东省业余记者十佳暨优秀业余记者评选揭晓。经过专家和媒体资深记者认真评审,20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同志分获党委宣传系统和政府企事业系统“十佳”。本刊特设专题,约请部分获奖者说说心里话。他们代表着全省乃至全国各行各业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同仁,他们是离大地最近的人,他们是与民众最亲的人,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在新闻之路上不断跋涉,无怨无悔。在新闻面前,记者,其实并无“正式”与“业余”之分。他们应该赢得社会和媒体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由团中央宣传部、中国青年报刊协会主办,西安普惠集团协办的全国青年报刊“十佳”记者评选活动从3月起拉开序幕。这次“十佳”记者评选,先由各青年报刊社进行初选,然后将候选人材料报北京由评选委员会评定。评选  相似文献   

15.
广西新闻出版局为表彰先进,发扬正气,并对应全国性相关评选活动,决定每两年开展一次评选“三优三良”(优秀出版社、良好出版社,优秀书店、良好书店,优秀书刊印刷企业、良好书刊印刷企业)和四个“十佳”(十佳出版工作者、十佳中青年编辑、十佳营业员、十佳技术能手)活动,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推动工作水平和队伍素质的提高。首次评选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一、广播品牌的现实背景品牌竞争,是广播产业发展的核心。广播品牌受众接触率最高的是频率、栏目、节目,其质量高低、影响大小,决定着收听率,决定着广告创收和媒体经营,决定着产业方向。频率的价值在于核心栏目是否突出,因为单一节目无法产生品牌效应,只有精心打造栏目,使其在成为媒体(频率)中的强势品牌,由此拉动整个媒体(频率)的受众关注度,才是振兴广播的明智之举。评选中国广播“十佳栏目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和实施的。2004年6月14~16日,“十佳公共栏目奖”最先在  相似文献   

17.
4天之内,两项体育大奖络绎开出:3月19日评出的是“2001年全国体育十佳”,3月22日评出的是“2001年度中国电视体育奖”。二者评选单位皆是媒体,评委不免多有重合,中选者也自然要出现一身兼双奖乃至四  相似文献   

18.
新闻人物评选,是新时期党的新闻事业参与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地类似“十杰青年”、“十佳公仆”、“十佳优秀企业家”之类的评选举不胜举,且规模越来越大。总的说来,这些活动对于褒奖先进,弘扬正气,树立正面典型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然而,在一些地方,新闻人物评选变了味。一些评选,动辄请有关部门的头头出面主持,请财大气粗的企业家赞助,少不了要往个别人的脸上贴金。个别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广播》2007,(1):22-27
2006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北京举办了首届十佳播音员主持人颁奖晚会,至此为期两个月的首届十佳播音员主持人评选活动落下帷幕。中国之声的于芳、向菲,经济之声的晓菲,音乐之声的章莹莹,都市之声的小莫,中华之声的齐莺,神州之声的万成,华夏之声的小草,民族之声的阿依夏木·吾守尔,文艺之声的付淳被评选为“十佳”。本届评选是中央电台66年来的第一次,9个频率共推举30名候选人。评选采用专家评选与公众投票相结合的方法,广大受众踊跃投票。在为期一个月的投票活动中,包括网络、短信、电话、信件等四种投票方式,公众投票总票数达到1000多万张。参与投票的受众遍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此外,还有美国、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的受众参与投票,充分说明广播的巨大影响力。本届评选中央电台成立了由台领导组成的“十佳播音员主持人评选活动组委会”及“专家评审组”,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按照评选标准所规定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品行作风、社会效果等各方面综合评价的评选标准,结合公众投票数据,经过两轮评选,最终评出“十佳”。 在中央台这座声音百花园中,“十佳”是9个频率200多名播音员主持人的优秀代表。本期“主持人亮相”,我们特意将这“十佳”推出,期待您听到这座百花园中花开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广播》2010,(4):15-18
记者:您觉得这一次“十佳”评选活动的评选方式如何? 高贵武:中央电台第二届“十佳播音员主持人评选”搞得特别好,既尊重专家和领导的意见,同时也让听众来打分,包括同事和内部职工,每项分数各占一定比例,这样比较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