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高等教育具有层次分类合理、宽进严出、注重特色和师资及实施创新教育等特点。近年来,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学费上涨过快,公立学校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美国教育专家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其改革,对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美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高等教育从政策到管理,从招生到教学,处处体现着多样性、开放性、自主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可以激发我国高校的主动性、创造性,可以激发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觉醒意识,可以为高校及其教师更好地适应社会创造条件,使学校与社会融为一体,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担负起责无旁贷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3.
美国家庭高等教育费用的结构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保利 《江苏高教》2004,(2):120-122
美国家庭承担的高等教育费用包括固定费用和非固定费用两个方面。随着总量的不断增加,美国家庭承担的高等教育费用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对美国家庭承担的高等教育成本的结构和特点进行研究,对于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的收费体制,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高等教育适应了美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最大限度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重要借鉴。章就美国高等教育多样化的特点及影响作一探讨,以求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美国高校投资体制的历史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是规模庞大,设施多样,竞争取胜和富于创业精神。正是这种竞争促成了今日美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达。考察美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发展历史,探索我国大学与外界环境互动的根源,能为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从而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高教投资体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对我国的启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社会,美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成就,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完善程度和发展后劲是其他任何国家不可比拟的,而美国以三百年走过了欧洲国家千百年走过的道路,研究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对指导我国高等教育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美国高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历程及其特点的分析,提出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7.
处于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中的我国高等教育,对如何主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等问题的探索,都离不开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任何改革与提高的措施都应符合这些基本特点,而不应违背之。因此,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概述杨黎明,吴启金(机械工业部教育司)一、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特点美国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这使得美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尤其引人注目。从辩证的观点来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改革也不...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形成背案、法律保障、地位、作用以及我国政府在教育评估中的作用.同时还介绍了美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特点和美国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作用,最后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自治和竞争的特点,极大地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美国高等教育之所以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和这些特点有很大关系。自治和竞争对刺激美国高等教育不断得到改进提供了动力,使美国大学更具有进取精神、更多样化、更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论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与中国知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教育研究的本土论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教育研究的知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教育研究中的“中国研究”,即强调中国人、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及中国教育自主性的教育研究,“中国人及其文化传统”成为中国教育经验与教育知识的可能性的基本前提,也是其存在的根基所在。中国经验与中国知识的存在形态,主要包括文本性存在、生命性存在和过程性存在。提出“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与中国知识”的命题,其宗旨和意义,一是追寻以“中国人”为基点的教育研究;二是为人类教育学界作出中国人的贡献。当代中国教育知识界对人类教育学界的贡献,体现在基础理论、基本实践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双向构成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华文教育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它拥有小学、中学直至大学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华人族群母语教育的发展态势良好,非华人族群的"汉语热"日趋增温。但"一种文化、一种语言、一种源流"的教育政策,导致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也陷入困境。华人族群的华文教育向本土化转型、非华人族群出于商业价值形成的"汉语热"这两种形态并存,是马来西亚近期华文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的语文教育在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中偏离了其本位。离开文学教育 ,语文教育将寸步难行 ;守住作文教学的根 ,才能体现语文教学之本 ;吟悟、背诵本应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这些都是语文教育中应该找回并强调的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教育应该包含知识教育、科学教育、职业教育和价值教育四项基本内容,这四项基本内容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提高大学语文教育的水平就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节点上,从不忽视职业教育的角度反观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教育,在中国教育传统和外来教育影响的交变作用下,它经历着教育认识的嬗递与变革、教育方术的发展与富集、教育本体的颠覆与重构的巨大变化过程.这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整体演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个过程远远没有结束.认识这个过程,对于正确把握我国教育的发展规律、创造出新世纪全面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全体社会成员自身发展需要,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语教育观是人们如何看待语教育及其内外相关因素与有机联系的一种特定世界观。它是决定语教学方向和效率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在语教改中出现了多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先进的语教育观。树立起这些先进的语教育观,不仅有助于确立积极,科学的教育思想,教学态度,而且也有助于指导语教学过程中任何环节的有效教学活动,使之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所以先进的语教育观既有重要的认识和指导意义,又有方法效用,因此为了满足为新世纪提供人才的需要和促进语教学规律的发展,广大的语义教育工作自觉地树立起这些先进的语教育观。  相似文献   

17.
Higher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inherently embedded in both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hinese modern political cultur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ontological concep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both conceptual and political perspectives. First, by illustrating the Government agenda and politic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particular roles played by individu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he article then moves on to describe the ontological conceptual framework used in identifying higher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purpose of showing how higher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iffers from Western dominated higher education concepts and models. Both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ontext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are involved in constr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The final section considers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ing higher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的教育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节点上,从不忽视职业教育的角度反观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教育,在中国教育传统和外来教育影响的交变作用下,它经历着教育认识的嬗递与变革、教育方术的发展与富集、教育本体的颠覆与重构的巨大变化过程.这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整体演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个过程远远没有结束.认识这个过程,对于正确把握我国教育的发展规律、创造出新世纪全面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全体社会成员自身发展需要,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慧琴 《天津教育》2021,(5):166-167
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主要对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美育渗透进行了具体探讨。首先,笔者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有效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随后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与归纳,旨在提升小学语文美育的质量,切实地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及其体验。  相似文献   

20.
李清照词以婉约柔媚为主体风格,七百年后遵义郑淑昭诗歌的主体风格古朴稳健。但李清照词《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和郑淑昭诗《梦》却都豪放地梦游于理想世界挥洒笔墨,浪漫无涯,是为别调。究其二人的生活经历,用对比的方法解读此二首异曲同工之妙的诗词,从中可看到她们掩藏在内心深处的别样情怀,其相同的非凡想象和梦境世界,也表现出她们过人的文学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