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心木 《垂钓》2002,2(9):28-30
鱼类生活在水中,水中的含盐量、含氧量、水的温度及pH值等是鱼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不同的鱼类对这些条件的要求不同,但都要求一个适当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会使鱼类正常的新陈代谢受阻.影响鱼类的摄食、生长和繁殖,严重时造成死亡。因此,掌握鱼类与水环境相互关系的有关知识,正确认识垂钓水域水环境的现状及其变化规律,对于垂钓者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钓鱼与水情     
刘文君 《钓鱼》2008,(9):44-45
鱼类生活在水中,因此垂钓首先要与各种不同的、保护并隐蔽着鱼类的水体——沟河、水库、湖泊、大江甚至海洋打交道。因此,作为一个垂钓爱好者应懂得水体的选择,掌握水色、水质、鱼情等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刘汉初 《钓鱼》2009,(9):37-38
白鲢、花鲢属中上层大型鱼类,以滤食浮游生物为生。由于其生活习性、摄食器官的构造功能与进食方法同多数鱼类不同,给人们垂钓带来的问题不少。从本人垂钓实践和观察了解的情况来看,有六个问题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4.
鱼类的生殖     
人类是十分重视鱼类的繁殖力.和成活率的,因为这些对鱼类资源的变动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生活在水域中的鱼类品种繁多,习性各异,因而观察、了解鱼类的生殖行为是有一定困难的。生物学家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并对鱼类一代一代地积累资料,终于对一些鱼类的生殖行为有了一些了解。  相似文献   

5.
一、掌握所钓鱼类的一般生活习性钓友们一般都不是鱼类专家,不可能完全了解所有鱼类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这就要求钓友们通过有关鱼类的书籍、报刊和电视等媒体来学习,或通过钓友们之间互相传授,然后再通过自己垂钓实践中总结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不同的鱼种其生活习性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种鱼其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在觅食迁徙等活动方面也是不尽相同的。即使在同一地区、同一季节、同一时间不同水域,或同一水域不同区域,鱼的活动规律及觅食时间也有微妙变化。这就要求钓友们根据鱼的一般生活习性找出它们特有的活动规律,才能在垂…  相似文献   

6.
颜恒 《钓鱼》2009,(19):46-47
自然水域的水情是复杂多变的,一年四季里,都有不同的水情变化,水情的频繁变幻,必然影响到水中鱼类的生活环境,直接导致鱼情的多变,因而出现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鱼情。  相似文献   

7.
鱼类对饵料的反应,取决于它们的感觉器官。不同的鱼类,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水域对饵料的反应也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8.
鱼类的食性     
科学研究人员根据对鱼类胃含物的测定,将鱼类的食性分为以下四大类:①鱼食性鱼类,②肉食性鱼类,③杂食性鱼类,④浮游生物食性鱼类。 1.鱼食性鱼类:海洋中生活的主要鱼类有:鲨鱼、金枪鱼、鲣鱼、银带鱼、杜父鱼、鳗鱼、(鱼师)鱼、鳚鱼、毛烟管鱼、鲑鱼等。内陆淡水中生活的鱼类有:鳡鱼、蒙古鲌、翘嘴红鲌等。 2.肉食性鱼类:海洋中生活的主要鱼类有:东方鲀、鲈鱼、鲐鱼、大黄鱼、小黄鱼、多鳞(鱼喜)、刺(鱼叚)虎等。内陆淡水中生活的鱼类有:青鱼、鳜鱼、星鱼、鲶鱼、虹鳟鱼、红鳍鲌、黄鲦(鱼桑)鱼等。  相似文献   

9.
巧钓南风鱼     
郁文生 《钓鱼》2006,(17):37-37
南风鱼难钓,这早已是广大钓手的共识。然而,因季节的原因有时并非如此。譬如:在冬日、早春时节,若遇南风。气温会有小幅回升,鱼咬钩率有时相对就高。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里还涉及到季节、气温的问题。而气温往往又与季节和以何种风向有密切关联。在笔者习惯称南风为“暖风”。无数事实证明。风对钓鱼有很大影响,但它主要是对鱼类生活习性的影响。因任何风向在不同程度上均会改变节气中“小环境”气候状况。而鱼类恰恰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有时因温差和风向问题,鱼类活动规律变幻无常。直接影响钓鱼效果。  相似文献   

10.
郁文生 《钓鱼》2009,(4):29-29
随着冬季的来临,自然水域中鱼类大多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不过,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影响下,鱼类的生活习性也悄然发生变化,比如在风和日暖、气温小幅回升时,有些鱼类还是乐意“外出”游玩的,罗汉鱼就是其中之一。它如同顽皮的孩子——不十白冷,只要见有好天气便忙不迭出游、嬉戏、觅食。那么究竟如何钓取此等鱼类呢?  相似文献   

11.
抛竿钓青鱼     
李洪生 《钓鱼》2004,(19):28-28
青鱼俗称青头、黑头、乌青、螺蛳青.其形体与草鱼相近,为近底层生活的鱼类,多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通常不游至水面。生活在长江段的青鱼4~10月在江河、湖泊中育肥,冬季在湖泊和河床深水处越冬,属半洄游性鱼类。  相似文献   

12.
鱼类对饵料的反应,取决于它们的感觉器官;钓获量的多少,直接与鱼类的吞饵进食有关,而鱼类的吞饵进食,又直接与它们的感觉器官——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有密切关系。不同的鱼类,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水域对饵料的反应也不尽一致:肉食性鱼类对小鱼、小虾等荤饵感兴趣,草食性鱼类对藻类、水草等植物饵料感兴趣。但这并  相似文献   

13.
刘汊初  朱广宇 《垂钓》2007,7(11):27-28
在江河湖库等自然水域中,不同水层的温度、溶氧量和食物种类不同,不同鱼种的适温范围、耗氧量和摄取食物的种类也不同,这几个“不同”的相互作用决定了鱼类在水中常居的泳层也不同。在通常情况下,鱼类在水中的泳层是相对稳定的,但条件变化时,鱼类会适当调整泳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环境。如果钓鱼人能够了解并把握鱼的泳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金戈 《钓鱼》2005,(4):12-12
我们的名字叫小鱼儿,江河湖海等是我们生活的“大家园”。我们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就经常听爸妈讲起我们鱼类大家族的兴衰史。据说,我们的老祖宗在二三十年之前的那些时期,生活的环境是非常的恬静、优美,生活的质量也是相当的甜蜜、滋润,“大家园”就是我们鱼类家族的“快乐园”。  相似文献   

15.
李懿  王建伟 《钓鱼》2007,(5X):28-29
黄颡俗称黄腊丁,为小型鱼类,无鳞、背鳍有硬刺,体呈橄榄色,体侧和腹面为淡黄色,是长江水系常见的鱼类。属肉食性鱼类,生活在水体底层,喜在江河的缓流或静水处活动,栖息在腐殖质或淤泥较多的水域,傍晚和夜间觅食。  相似文献   

16.
李伦 《钓鱼》2007,(4S):28-28
万物复苏,桃红柳绿。春季正是鱼类觅食的旺季和繁衍的时期,也是钓鱼的黄金季节。在这乍暖还寒冷的季节.由于受到气候温度的影响,鱼类的生活习性.觅食规律等诸多因素和一些尚不为人知的原因,给钓鱼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制约。春季究竟应该如何钓鱼,如何能够掌握好正确的方法?欢迎钓友踊跃来稿畅所欲言,发表不同的观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垂钓》2001,(1):9-10
四川雷波讯长江四川合江至宜宾江段和金沙江宜宾至雷波江段是国家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其中雷波金沙江段,高江急峡,两岸连山,生活着100多种喜游性鱼类。其中有国家一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白鲟、达氏鲟;有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胭脂鱼、大鲵;还有长江上游特有鱼类25种,  相似文献   

18.
鱼类和地球上所有其它生物一样,都必须从它们的生活环境中取得能量和其他所必须的物质,以维持它们的生存,如产卵、洄游、自卫、以及最基本的体内器官的消耗。在鱼类世界中,摄食似乎是统治一切的“法规”。鱼的食性,由于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就是说,鱼类器官的形态、构造与功能的不同,决定着鱼类可能摄食的种类和效率。在水体中,鱼类摄食的食物种类很多,这在客观上决定了鱼类食性的多样性。伴随着长期摄取某一类食物,它的摄食器官构造、生理特点也形成了一系列的适应。按着成鱼的主要食物  相似文献   

19.
杨天举 《钓鱼》2006,(7):32-33
“三分钓技七分钓饵”.饵料在钓鱼中尤其是春钓中.显得十分重要。鱼饵的质量、味型、大小、软硬程度等均属于用饵之道.需要我们认真组配和选用。众所周知.鱼类在长期的生活中养成了各自不同而又相对固定的食性嗜好。不同种类的鱼.对鱼饵的好恶迥然不同。这就要求我们科学认识。配制鱼饵。投其所好。钓饵是诱鱼上钩的媒介物.其味道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有香、甜、腥、成、酸、臭等。鱼类的嗅觉器官对其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20.
鱼类的四肢     
生活在陆地上的各种哺乳动物,如牛、马、猫、狗,它们都有四肢,而生活在水中的鱼类,它们行动的主要器官则是鳍,这鱼鳍便是鱼类的四肢。鱼鳍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成对的,叫偶鳍,如胸鳍和腹鳍;一类是不成对的,称奇鳍,如背鳍、臀鳍、尾鳍。千姿百态的各种鱼类,它们身上的各种鳍是各司其职。胸鳍和腹鳍主要起保持鱼体平衡,配合鱼体转向和调整鱼体升降作用;胸鳍还可以像划船时的桨一样,一下一下地划动着,使鱼体在水中前进。如在水中遇到意外,要快速游动时,为了减少阻力,一般鱼儿都将腹鳍紧紧地贴在身上。鱼类的背鳍和臀鳍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