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部分单亲家庭的孩子因情感缺失,各方面会表现出孤独、沮丧、自卑等状况,甚至被其他同学议论。以班中个例为例,通过家校联系、召开班会、呼吁社会三个方面尝试帮这些学生找回自信与情感。  相似文献   

2.
近日,看到一篇题为《三成男学生缺阳刚之气性别教育缺失引关注》的文章。文中写到:有三成左右的男生不同程度地缺乏“阳刚之气”,他们打扮花里胡哨,说话细声细气,动作扭捏,性格文弱,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专家呼吁,中小学生的“性别教育缺失”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笔者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由此想到的是:幼儿期是心理、人格等发展的关键期,是孩子进行模仿学习的年龄阶段,如果男孩子在这一阶段接触的都是女教师,只接受“柔性”教育,而缺乏男教师的“刚性”教育,久而久之他们就有可能出现女性化的倾向,甚至独立能力差、意志薄弱、缺乏冒险精神。因此,幼儿成长需要男教师,需要“刚性”教育。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留守学生心理缺失的表现方面,阐述了关注留守学生心理缺失教育的意义及理论依据,进而提出了学校进行留守学生心理缺失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农村大量劳动人口流向城市,农村地区留守孩子数量增加的问题。农村留守孩子不仅面临因经济导致的生活压力和学业压力,家庭教育的缺失更会使其产生诸多心理问题和成长困惑,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近些年来,政府部门、广大学校以及诸多学者针对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的改善和解决也颇为关注,本文通过采用调查、调研以及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目前农村高中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和对高中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得出由于农村高中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缺失,容易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思想认识、身心安全等方面出现问题。对此,本文从政府部门,也就是村委会、农村高中学校、学生家长、学生自身各自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父教缺失的研究现状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父教缺失现象较为严重.导致父教缺失的因素很多,但父教观念缺失是其根本原因.父教缺失的孩子容易违法犯罪,父教缺失还危害到孩子的性别角色发展、同伴关系和心理健康等.加强父教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更新父教观念,二是提供保障支持.  相似文献   

6.
于清娇  岳伟 《文教资料》2012,(13):156-157
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缺失将对孩子成长产生难以弥补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农民外出打工人员增多,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并引发的诸多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章主要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安全感是入的基本需要,可是很多青少年在学校、家庭缺失了这种心理上的需要,导致情绪失控,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与生活,有的甚至酿成了惨剧,家长和教师要特别注重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要明白孩子只有处在心理自由与心理安全的状态下,才能生活快乐,学得开心,也有利于其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孩子安全感的缺失,值得我们深思与关注.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这豫北的乡村里,留守孩子群体由于长期的亲情缺失和教育缺失,他们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李丽 《教师》2014,(19):40-40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家乡涌向城市,他们无暇顾及子女的成长和教育。这些孩子被留在乡下,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的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许多"留守儿童"的心理不能健康发展。据调查,三成留守儿童有自我封闭、抑郁、厌学等倾向,一半以上的孩子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学生向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严峻的  相似文献   

10.
林孝明 《考试周刊》2014,(56):169-169
父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不可取代的作用,但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亲由于传统观念、生理特点及一些客观因素(如工作)的影响,使得他们在家庭教育中总是缺席,从而给孩子社会角色、性格、认知等方面造成影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缺失会导致哪些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孤儿"是当前儿童心理不健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家庭教育的缺失一定程度上造成儿童心理需求的缺失。本文从"留守"造成亲情的缺失、"离异"造成安全的缺失、"忙碌"造成交流的缺失、"空间"造成互动的缺失四个方面对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做了具体分析与探究,希望"心理孤儿"现象可以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家庭的警惕。  相似文献   

12.
穆彦祥 《考试周刊》2015,(2):175-176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多农村家庭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改善家庭环境,父母双双外出打工,抛家寄子,致使孩子常年处在亲情缺失的环境中,对这些留守在家的农村儿童造成了多方位的持久影响。农村留守儿童面临诸多挑战,如生活、学习、交际,心理等方面的挑战。通常人们较多地关注留守儿童在行为约束、学习辅导等方面的缺乏,认为这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但在我们看来,这些问题当然都存在,却不是最令我们忧心的。我们发现,这些正处在成长发育时期的儿童,  相似文献   

13.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灵的原野缺乏艺术的滋养,他们的明天也许会缺失很多色彩。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Web3.0时代的到来,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青睐,成为人们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但我们在强调远程教育网络学习便捷高效的同时,还应该从学习者的实际出发,关注网络学习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考虑网络学习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探讨网络学习生态系统的建设,倡导绿色学习.文章拟对远程教育网络学习予以生态定性关注,从学习者、网络学习资源建设、网络学习支持服务三个方面分析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生态缺失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家是孩子的避风港,如果这个避风港不再安全,那么孩子的行为就可能出现严重的问题。一名学生因为家长关注的缺失,出现了上学就呕吐、胃痛的情况。加上辅导班老师以打手心等体罚形式惩罚孩子的情况,使学生产生了畏惧情绪,不敢上学。心理教师与学生的母亲、奶奶会谈,并通过团体活动的方法,矫正学生的不合理认知,家校配合,消除了学生对上学的恐惧。  相似文献   

16.
单亲宗庭子女是指家庭中只有父亲(或母亲)的孩子,单亲家庭由于其家庭构成的特殊性,会给孩子成长造成种种负面影响,尤其在与孩子的心理成长方面,容易阻碍孩子的性格和情感发展.近年来随着单亲家庭的增多,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发展障碍以及其引发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而要如何通过教育来改善这个问题,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孩子自己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时期是成长的关键阶段。本文从父辈成长引路人缺失、同辈引路人缺失和霍尔顿自身理想破灭三个角度,分析了《麦田的守望者》中因为精神引路人角色的缺失导致主人公成长受挫的根源,并指出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孩子的成长问题和孩子成长中引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一个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合关注的问题。中学阶段,是每个孩子身体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不仅仅是身体方面的生长发育,同时还有心理方面的生长发育,因此这个阶段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尤为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转变观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19.
由于独生子女的独特性以及社会和学校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同辈群体交往的缺失.同辈群体是影响孩子品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独生子女同辈群体交往的缺失问题,寻求其良好德性培育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有不少家长不是要求孩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反而对自己的孩子百依百顺,娇生惯养,这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也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缺失的一个方面。孝心教育缺失的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