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差生转化”往往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口头禅 ,而“转化优生”却使人大惑不解。本文提及的“优生”是专指那些学习成绩好而在思想品德、素质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某些缺点的在校学生。因为这些“优生”的学习成绩好 ,他们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拥戴、亲友的褒奖……然而 ,正因为这些“优生”的成绩好 ,而老师又忽视了对他们的转化工作 ,致使一些“优生”的弱点发展成了缺点。教训是沉痛的 ,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惕。笔者认为 ,“优生”———也有待于转化。具体讲 ,应做好以下“优生”的转化工作 :一、以情动人 ,转化冷漠自私的“优生…  相似文献   

2.
"转化差生"是许多教师的口头语,而"转化绩优生"却往往使人大惑不解.这里的"绩优生"是专指那些学习成绩好而在思想品德、素质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某些问题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我这里所指的“优生”是专指那些学习成绩好,而在思想品德、素质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这些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拥戴、亲友的褒奖……受着众星拱月般的优待,致使一些“优生”的弱点发展成了缺点。作为班主任怎样有针对性地帮助优生克服自身的...  相似文献   

4.
“优生”由于学习成绩好,往往受到“众星捧月”般的优待,自我感觉良好,久而久之,他们的弱点便会发展成如下缺点:不愿与别人合作、喜欢讽刺挖苦、不会宽容别人、缺乏同情心、劳动不认真……但由于他们学习好,“一俊遮百丑”,人们看到的是他们头上的光环,而忽略了其不足之处。这样的学生在一个时期内学习不错,但他们将来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吗?作为班主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不同类型的“优生”及时做好相应的转化工作。一、狂妄任性型的“优生”。优生往往有优越感。由于成绩优秀,是同学中的佼佼者,深得老师的厚爱,容易骄傲自满,甚至目中无人,…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绩优生通常是指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群体.绩优生与其他学生相比,表现为勤奋好学、成绩优良,因此,人们容易忽视对绩优生心理状态的关注.然而,正是由于绩优生学习成绩突出,他们往往会追求较高的、不切实际的目标,承受的心理压力可能会更大,引发相应的心理问题.重点高中高一新生在初中阶段大多属于绩优生,在对高一新生开展的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中,我发现在不少学生不能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如不能及时地处理好绩优生在初高中衔接过渡期出现的心理问题,会使得他们初高中阶段的转换适应期加长,导致他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高中的学习生活,给学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对绩优生初高中衔接过渡期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6.
移情的启示——对“学优生”的德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晴 《天津教育》2008,(1):26-27
“学优生”因为学习成绩优异,常得到教师的称赞、同学的羡慕,他们身上存在的缺点则被掩盖了。这样一来很多“学优生”表现得唯我独尊且不善于合作,一旦遇到挫折便一蹶不振。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不断探讨对“学优生”的德育渗透策略,找到了“移情”这一法宝。  相似文献   

7.
学校中,人们通常都是以成绩论高下。绩优生们耀眼的成绩引来了老师、家长的掌声,获得了同学们的赞叹。在如此美丽的光环之下,绩优生的德育却显得暗淡无光。一些老师认为他们是好学生,好孩子,不用教就什么都懂,相信他们能分辨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然而,忘带红领巾的有绩优生、迟到的有绩优生、看到垃圾绕道而行的有绩优生、高高在上不与绩差生来往的有绩优生,  相似文献   

8.
黄毅 《中国教育》2004,(4):57-57
所谓智优生,是指学习拔尖、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好,智优生往往“一好遮百丑”,成了老师心目中的骄子,家长眼中的龙凤、学生学习的榜样,于是“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笔者对多所学校的智优生进行调查问卷,结果发现,智优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而智优生的心理问题,往往是老师和家长教育的盲区。  相似文献   

9.
"优生"由于学习成绩好,往往受到"众星捧月"般的优待,自我感觉良好,久而久之,他们的弱点便会发展成如下缺点:不愿与别人合作、喜欢讽刺挖苦、不会宽容别人、缺乏同情心、劳动不认真……但由于他们学习好,"一俊遮百丑",人们看到的是他们头上的光环,而忽略了其不足之处.这样的学生在一个时期内学习不错,但他们将来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吗?作为班主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不同类型的"优生"及时做好相应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0.
学优生,也即一般意义上的“好学生”,通常指在学业成绩上表现优秀的学生。学优生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好学上进、聪明认真、学业有成、遵纪守法,他们成绩好、分数高,常常是“三好学生”、“奖学金”的获得者。“一俊遮百丑”,周围人往往只关注学优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其心理健康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优生”是指品学兼优的学生。相对于一般学生来讲,他们的行为、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及各种能力都要突出一些,但是不少教师、家长认为,优生只意味着学习成绩拔尖,而忽视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独有的思想偏差、人格缺陷,正是这些隐性因素给优生造成了心理疲劳。  相似文献   

12.
要对部分学习成绩好,而在思想品德、素质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问题的“优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这是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地运用自身在人文底蕴和表情达意上的优势,巧用语言策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这是笔者近年来一直在探索和尝试的命题。笔者认为,必须教育的有四种“优生”,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应主要采用以下四种语言策略,即用审慎谦虚的警示语教育高傲自大的“优生”;用热情诚恳的贴心语教育冷漠自私的“优生”;用委婉含蓄的提示语教育好胜嫉妒的“优生”;用中肯温和的告诫语教育脆弱小气的“优生”。  相似文献   

13.
深入剖析高职绩优生的心理特征,分析绩优生行为表现,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绩优生的学习潜能,促进绩优生全面发展。本文从绩优生心理剖析入手,集中探讨绩优生行为背后的原因,提出了绩优生人格培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我看来,小学里最苦的要数“绩差生”了。而他,张晓明最最苦。因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的学习成绩都不及格。十分负责任的任课老师对他的格外关心.使他应接不暇。  相似文献   

15.
绩优生心理压力析因及缓释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绩优生产生过重学习心理压力的外在因素及心理溯源着手,分析绩优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探讨帮助该学生群体健康成长的现实对应机制,以期达到为其心灵成长“减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好学生”是指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有明显优势的学生。但在不少教师眼里,“好学生”单指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优异,因此.当这些学生出现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问题时,教师往往会陷入“一俊遮百丑”的认识误区,对“好学生”的缺点、错误忽略不计。教师的这种做法实则危害不浅。  相似文献   

17.
“优生”往往是指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一“优”遮百劣,“优生”在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常被忽视,有些“优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这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8.
“优生”是指品学兼优的学生,相对于一般学生来讲,他们的行为、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及各种能力都要突出一些。但在不少教师、家长的眼里,优生只意味着学习成绩的拔尖。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人们往往只注重优生的考试分数,而忽视了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独有的思想偏差、人格缺陷,正是这些隐性因素给优生造成了心理疲劳。长期以来,这种心理疲劳在很大程度上被我们教育者视而不见。“一根稻草可以压死一头骆驼”,当优生的心理疲劳达到饱和状态时,它所造成的后果往往比一般学生更严重。因此,教师更要关注优生的心理健康,要适时教会优生进行心…  相似文献   

19.
学 习优秀生是指那些学习刻苦 ,天资聪颖 ,成绩突出的学生 ,简称学优生。这个群体的学生 ,由于学习成绩优秀 ,将来一般能够升入大学 ,有的还可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学者 ,甚至是政府部门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因此 ,学优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如何 ,对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师往往只盯住学优生的学习成绩 ,忽视了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 ,使一些学优生慢慢养成了某些不良品质。一些学优生往往只顾学习而忽视了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诸多家长更是“望子成龙” ,除了让孩子埋头读书外 ,不支持他们参加任…  相似文献   

20.
优生,通常是指那些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并且学习成绩或某一方面非常突出的学生,他们往往是其他同学的榜样、老师的骄傲,经常得到表扬和称赞。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生虽然优秀,也难免存在一些缺点,如骄傲自满、心理素质差、虚荣心强、娇生惯养等,只是由于光环效应或者被人为地夸大了其优秀的一面,他们的缺点被忽视和掩盖了。另一方面,因为优生不像学困生那样总是让老师操心,很多时候,老师也会因为放心而忽略了对优生的关注。前几期我们关注了学困生和中等生,这一期,请关注优生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