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锻炼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空巢老人家庭发展迅速,有些空巢老人的心理出现了不良状态.文章试图从体育锻炼的角度来阐述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广东省6城市"空巢老人"的体育健身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空巢老人"的体育健身状况受经济情况、居住结构、居住环境、社会支持和社区健身服务状况的影响。针对"空巢老人"体育健身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完善"空巢老人"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社区体育健身服务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我国当前空巢老人的生活问题、体育健身现状等情况出发,展开对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智能化需求的研究,为我国的老年体育建设和智慧体育建设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随着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空巢老人的体育健身必须受到关注。当前江苏省空巢老人健身意识较强,但受到公共服务供给滞后的影响较大。建议加大投入、加强组织、提升管理层次,不断推动空巢老人体育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老人在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凸显出来,尤其是城市空巢老人。体育作为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对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及构建和谐老龄化社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城市空巢老人对体育的需求和满足情况为视角,提出以国家和政府法规、政策为保障,以社区体育服务为依托,以社会体育团体组织服务为补充,以老人自助互助为原则,建立城市空巢老人体育需求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浙江省城市社区空巢老人体育健身现状及体育需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闲暇时间得不到充分有效的运用,大多数空巢老人的休闲生活被电视、媒体所占有,没有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全民健身运动中;体育项目主要集中在步行跑步、棋牌、健身路径和健身操,而篮球、网球、排球等运动技术和场地要求较高的体育项目参与人数较少;部分空巢老人已经能够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倾向于集体锻炼;社区成为城市空巢老人首选的体育锻炼场所,体育公共服务购买意识不强;体育锻炼价值取向主要是强身健体和消遣娱乐。以期为老龄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加之农村人口居住较为分散等因素使得农村老年人失去相应的社会支持和情感交流对象,没有精神寄托,常感到孤独和寂寞,就使得农村老年人对自己的存在价值表示怀疑,没有社会归属感,而这些负面情绪的长期存在,就极易引发“空巢”综合征。空巢综合症会引起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因素使农村空巢老人身心健康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从而使得农村空巢老人只能在孤独和与疾病争斗中度过余生。如何改变现阶段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现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比较分析等方法对襄阳市部分农村空巢老人进行调查访问,结果显示:目前农村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意识淡薄,体育健身知识缺乏,农村体育健身设施供给不足,体育活动组织化程度低下,体育锻炼宣传不到位,农村地区体育资源有效投入低等。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保障这一特殊群体的晚年生活,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浙江省农村空巢老人体育健身现状及体育需求。主要结论:目前农村空巢老人体育健身意识淡薄,体育健身知识缺乏,农村体育健身设施供给不足,体育活动组织化程度低下。建议加强宣传力度,加大农村地区体育设施的有效投入,建立并培育老年人体育组织等。  相似文献   

9.
面对老龄化社会,提出老年人体育研究应着重老年人标准再探讨、面对工作的老年人和不工作的老年人、关注空巢老人与流动老人、重新思考老年人的体育消费,以及老年人体育研究要为推进健康老龄化做贡献等几个急需解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钱宏颖 《浙江体育科学》2005,27(2):72-74,82
通过对高校部分参加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的学生进行SCL-90量表分析,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6周运动干预后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评价,表明各类体育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改善作用,能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