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电视娱乐产业发展的核心是电视娱乐节目的内容生产,然而目前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同质化严重和媚俗化问题突出,很多节目红极一时却又昙花一现。本文从受众、政府、市场、电视机构角度,以湖南卫视为例,阐述了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与问题,试图寻求中国娱乐电视节目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中国电视媒体的责任与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清中国电视的历史背景与当前形势,分析当前中国电视的发展空间、发展趋势及发展思路,能对未来中国电视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益的启示。在当前新形势下,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要应首先从节目内容生产出发,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顺应当前电视发展的趋势,探索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电视经济频道话语方式的嬗变与生成因经济与社会时代的转型而发生深刻变化。本文从 2 0世纪 90年代至 2 1世纪初中国社会与经济嬗变的加速时期这一社会时代背景出发 ,从中国入世、经济与文化全球化对中国电视媒体的影响入手来探讨我国电视经济频道话语嬗变与重构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传媒时代,就电视传媒来说,主要是娱乐大行其道的年代。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出现与发展,既是社会转型期精神需求与价值重建过程的必然结果,也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娱乐文化特征的有力见证。本文试图从电视娱乐节目自身的发展、大众的心理和社会文化需求三个方面探析娱乐节目大行其道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媒介融合是当代媒体特别是传统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介必须拥抱新媒体,才能真正解决当下电视媒体发展的窘境。中原经济区是中国首个内陆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经济区。电视媒介是较为直接、形象性较强的传播媒介,它的发展与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和整体形象紧密相连。从全国看,中原经济区电视媒介发展状况不佳,这与地方媒介融合发展的程度有关。从媒介融合的角度探讨中原经济区电视媒介发展状况及长久发展战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泛滥的“最中国”城市评选,催生了轰轰烈烈的电视城市形象广告“秀”。电视城市形象广告正以其独有的魅力绽放在中国广告之林。然而,如何从大同小异的电视城市形象广告中脱颖而出?如何形成自己的城市定位?如何利用媒介的整合扩大宣传力度?如何将电视城市形象广告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有机结合?对炙手可热的中国电视城市形象广告“秀”进行冷静的思索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电视娱乐节目是近年来中国电视重要的节目类型之一,它的迅速发展致使其成为了中国媒介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电视娱乐节目意识形态的深入分析及探讨,以及从电视娱乐节目的对抗性和由对抗产生的过度保护作用、强者定律、失败主义教育等方面如何产生和强化挫折感探析电视娱乐节目对收视目标人群抗逆力的影响,达到反思中国当代电视娱乐节目,探求健康娱乐文化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电视购物在中国经过电视直销、电视购物危机两个阶段的发展之后,目前已进入第三个阶段,即电视购物频道。从整个国际社会上看,电视购物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重要的购物方式。在新的时期,我们有必要明确电视购物的定义及性质,再一次梳理电视购物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掌握其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与阻碍,研究借鉴他国对电视购物进行法律规范的先进经验,进而在法律规范方面充分了解中国电视购物的法律诉求,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从手机电视行业标准的确定出发,从基本概念和特征入手,全面介绍手机电视业务的发展现状,并深入探讨中国手机电视产业链断层的根源: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之间的断层与广电系统和电信系统的博弈。给出发展我国手机电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最新发展对电视教育与教育电视的需求“呼唤”这一背景下,从“呼唤”的内涵:广播电视大学等远距离开放教育、“呼唤”的表征:电视教育节目、“呼唤”的手段:“卫教频道”与教育电视台三方面较全面地回顾了中国电视教育和教育电视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电视教育与教育电视的现状,从而引发了对“呼唤”的若干思考,意在促进电视教育和教育电视工作者回顾历史,用科学的态度和理性思维面对教育科学现代化的现实。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世纪,底层文学创作日益显示出一道凄凉的风景。底层影视剧作紧随其后,注重发掘底层求生者的生存境况,对其心灵的苦痛和肉体的折磨作出独到的挖掘,遂成为新世纪底层影视文学创作的一幅独特剪影。本文以电视剧《民工》为例,通过对底层求生者鞠家父子等民工的生存足迹的追寻,试图在特定语境下,逐步对求生者生存艰难的痛苦心路历程进行窥视与探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影视艺术既要借鉴“西洋”,也要讲“固本”。“固本”是强化根本,强化民族的优良传统,强化影视化的民族之魂。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评论比一般新闻报道更加具体,具有更强的指导性,是增强电视思想性和战斗力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电视评论的个性特征,更好地发挥其“旗帜”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电视湘军”在新时期中国电视业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成功实践,让中国电视节目形式多样、价值多元,强化和推进了中国电视荧屏的亲民色彩,加速了中国电视业的国际化进程,改变了中国电视的竞争格局,为中国电视产业化发展模式提供了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5.
创造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的社会主义电视文化 ,必须努力实践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坚定不移地坚持党性原则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充分展示电视文化的自身特征 ,以构造电视文化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6.
电影与电视的区别,通常用"梦"与"窗"来形容.文章从三个层面分析电影与电视的区别,即技术层面、艺术层面和接受层面.技术层面从制作技术、传播技术和呈现技术三个方面来论述;艺术层面从艺术综合、艺术选材和艺术表现三个方面来论述;接受层面从接受环境、接受主体和接受心理三个方面来论述.最后指出正是由于电影与电视之间存在的区别,电影才不会消亡.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视目前存在着理论研究滞后、宏观思路不清,品牌化程度不高,改版频繁、“克隆”严重,节目形式、形态、手段不佳以及散、乱、滥现象。WTO的有关条款对我国电视业有利有弊。国际传媒巨头已有抢滩中国内地传媒市场的谋略和决心,但我们也大可不必谈虎色变。面对“入世”后的新环境,我们应当努力探讨中国电视未来发展的强势之路。  相似文献   

18.
当前的电视游戏节目一方面具有"狂欢节"的文化特征,如诙谐和戏拟、反常规生活、主体为平民、形式杂多等;另一方面,它还具有"文化工业产品"的特征,带有商业化、复制化、技术化、强迫化的色彩。在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中的当代中国电视游戏节目兼具平民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双重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电视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电视文化的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文精神”作为中国当代电视文化的核心理念,在应对这一挑战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重点从电视节目的内容、形式两个方面具体阐述在电视文化建设中应如何弘扬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新兴的翻译领域,影视字幕翻译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及要求。以在我国热播的几部美剧的字幕翻译为例,结合美剧字幕翻译的特点,探讨严复的“信、达、雅”标准对美剧字幕翻译的借鉴意义,认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可以成为美剧字幕翻译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