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女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然而在社会、事业和家庭的多重压力下,她们身心疲惫,出现了一系列心理问题.她们的身心的健康状况不仅影响自身生活质量和家庭和谐,也会给教学、科研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教师自身、家庭、高校及社会多方面共同关注,高校女教师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目前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高校的青年女教师年轻蓬勃、科研能力强,而且具有女性独有的优势,在理论教学方面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其教育、教学水平的发挥,加强高校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扶助机制建设,构建以自身完善和外界扶助的心理健康二元教育体系,搭设以高校青年女教师为核心,以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平台,逐步完善其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十分必要和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女教师在高校教师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在获得越来越重要的社会承认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大学女教师也同样面临着多重角色的冲突,在教师、妻子、母亲之间变换着角色,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相当一部分高校女教师已处在“亚健康”状态,她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程度不容乐观。充分认识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促使高校女教师保持心理健康、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力为高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4.
高校知识女性以独特的魅力和风采,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体现了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在工作与生活中,她们承担着工作、家庭、生育和教育子女等多重任务,扮演多重角色,比普通职场女性面临更大的工作与社会的压力,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和谐校园的构建,值得关注。针对高校知识女性心理健康状况、产生问题的原因,探讨了如何营造高校知识女性心理健康的平台及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高职院校中年女教师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事业、身体等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心理上极易产生压力而影响她们的工作和生活.重视与分析她们当前所面临的心理压力,避免和减轻她们的心理困扰,对高职院校中年女教师工作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薛丹 《考试周刊》2011,(68):18-1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在不断壮大,女性比例逐年提高。高校青年女教师作为青年教师队伍中的重要人力资源却承担着角色冲突带来的压力。本文从青年女教师承担的多重角色出发,分析她们的压力及产生原因,从社会、高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使学校的管理者真正关注青年女教师的发展,有助于高校女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女教师是讲坛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总是让人油然而生敬佩之情。她们用知识浇灌祖国的未来,用女性的温柔细致呵护学生。在工作与生活中,女教师扮演多重角色,因工作的特殊,她们比普通职场女性面临更大的工作与社会压力。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关乎祖国未来新一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校女教师心理桔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女教师的比例逐年增加,她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年上升,教师素质直接关系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研究高校女教师的心理枯竭有关问题应当成为高校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从高校女教师心理枯竭的表现、归因与对策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女教师已成为高校教学工作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和认可。但同时,高校女教师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她们的职业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文章从社会、个体等方面分析了高校女教师职业压力产生的原因。充分认识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现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提高高校女教师的成就动机和自信心,挖掘她们的潜力,发挥她们的作用,实现女性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女教师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女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然而她们的心理压力也日趋增大,心理失衡者增多。关注她们的心理健康,以取得她们心理倾向、行为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对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建立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本研究采用SCL-90和情感量表对中小学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层次及不同户口所在地组,均存在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工作压力大”列居本次“最烦恼问题”的榜首;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