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部委     
《教育》2014,(1):12
正人社部: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表示,2014年人社部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据了解,我国从2009年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11年起试点范围开始扩大。这项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在职称等级上,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五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决定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并设置正高级职称。职称系列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按照注重师德素养、教育教学工作实绩和一线实践经历的要求,完善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条件。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健全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全面推行评价结果公示制度。(2011年9月1日《解放日报》)  相似文献   

3.
刘波 《河南教育》2012,(9):18-19
郑州(含河南省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焦作、许昌成为改革试点市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师均可评正高级职称改革后的职称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近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召开全省职称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2012年全省职称评审工作。从今年开始,我省将在郑州(含河南省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焦作、许昌3个省辖市试点进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改革,不仅统一职称的等级和名称,而且中学教师、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也能评正高级职称了。此外,大队辅导员少先队工作内容、工作量以及获得少先队工作方面的奖励和成果将被纳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范围。  相似文献   

4.
鄢春苗 《四川教育》2023,(Z3):62-64
<正>2022年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对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努力破解职称评审中的“一刀切”、简单化问题提出具体要求,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职称制度是人才评价的指挥棒。深化职称评审改革有利于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引领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成长和事业发展。本文立足于四川省现行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基本条件与2022年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实践,审视我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在标准设立、  相似文献   

5.
业内观察     
中国首现小学教授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山东潍坊作为全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已结束。潍坊昌邑市奎聚小学数学教师姜言邦成为中国首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小学正高级职称教师。业内人士称,从普通教师到小学正高级教师,这是教育制度改革的一大跨越。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从山东省教育厅获悉,该省第一批148名中小学教师已通过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成为"教授级"中小学教师。山东省也是国家试点中小学评审正高级教师职称以来,首个在全省开展评审的省份。今年7月,山东省召开中小学教师职务正高级评审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龙涛 《师道》2011,(3):60-60
媒体报道,今年年初,山东潍坊作为全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结束。潍坊昌邑市奎聚小学数学教师姜言邦成为中国首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小学正高级职称教师。业内人士称,从普通教师到小学正高级教师,这是教育制度改革的一大跨越。(见《金羊网》,龙涛/文)  相似文献   

8.
教育聚焦     
<正>北京民办学校教师首次纳入职称体系4月15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召开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部署会,正式发布实施《北京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方案首次将民办学校教师、编外教师纳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将中小学教师独立职称系列统一为中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9.
要闻     
《教书育人》2013,(11):4-5
河南:中小学教师可评"正教授"从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今年该省将试点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中小学教师以及幼儿园教师将能和大学教授一样评"正高"职称。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据了解,我国从2009年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11年起试点范围开始扩大。这项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  相似文献   

11.
正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人社部正在进行职称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将分类推进各行业的职称制度改革,比如,今后中小学教师评职称将大大淡化论文。改革具体来说,一是中小学不再分开评价,而是合并成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二是完善制度等级、层级,  相似文献   

12.
《安徽教育》2012,(10):14-14
<正>本刊讯日前,人社部、教育部批准《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这标志着我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正式拉开序幕。亳州市、淮南市和马鞍山市将作为首批试点市,  相似文献   

13.
<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人社部将在全面总结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改革试点。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健全制度体系。统一原来中学、小学分设的职称制度,形成一个统一制度。在这个制度里增加正高级的职称系列,使制度更加合理。二是完善评价标准。新的制度体系提出的中小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教师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合理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对于调动中小学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发中小学教师工作热情、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一直在实践中不断适应时代变化,摸索改进,有力地反映了不同时代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经历了制度初创、制度完善、制度改革深化和制度改革发展等几个阶段,各个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也展现出制度不断改进的基本态势。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在改革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激励功能弱化和自身功能异化等问题,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应坚持制度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基本价值,坚持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确保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5.
《辽宁教育》2012,(18):12
天津:小学教师可评正高职称根据(天津)市教委近日下发的《2012年教育人事工作要点》,天津市今年将启动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小学教师也可评正高职称。这将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的中小学教师统一职称(职务)制度,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新的职称制度适用于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等改革内容包括设置正高级职称,按照注重师德素养、教育教学工作实绩和一线实践经历的要求,完善教师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16.
很长一段时间,中小学教师的最高职称是中学高级教师(这个仅相当于高校的副高职称),再也不可能上升了。2004年南京市在全国率先试点开评正高级(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出了8位正高级中学高级教师。随后江苏省于2009年在全国率先正式设置正高职称,并评出了江苏省第一批正高级中学高级教师。2010年8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17.
速读     
《今日教育》2011,(9):4-4
中小学教师可评正高级职称.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中国政府网2011年8月31习  相似文献   

18.
地方     
《教育》2012,(31):13-14
安徽: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试点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日前出炉,将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改革试点将在亳州、淮南、马鞍山进行,范围包括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及市、县(市、区)教研室、电教馆和校外教育机构,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幼儿园)可参照本方案。统一后的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初级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设副高级和正高级。  相似文献   

19.
《教育》2013,(25):24
实事举例7月30日,经过甘肃省试点地区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会认定,甘肃省9名中小学教师获评正高级教师职称。这也是甘肃省首批"教授"级中小学教师,此举被称为是当地教师从未有过的"福利"。甘肃省中职、中小学教师可以评定和大学教授具有同等级别的正高级职称。这不同于以往中小学"特级教师"的荣誉称号,而是一种职称等级称号。以往的教师职称评定,中学  相似文献   

20.
地方     
《教育》2012,(11):13-14
安徽: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试点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日前出炉,将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改革试点将在亳州、淮南、马鞍山进行,范围包括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及市、县(市、区)教研室、电教馆和校外教育机构,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幼儿园)可参照本方案。统一后的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初级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设副高级和正高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