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周珊珊 《考试周刊》2013,(30):166-167
<正>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相互交往和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人际关系,是维系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关系。一、师生关系的内容师生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一)师生之间的业务关系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分别充当一定的角色及在双方活动共同体中的分工合作。简言之,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工作关系,即教师指导学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互动关系。(二)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的具有伦理性质的特殊关系,是师生在处理相互关系中应遵循的道德  相似文献   

2.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 ,师生关系是维系教学活动的基本关系。在学校教育的众多因素中 ,师生关系是最基本的 ,是支撑教育大厦的基础。因此 ,探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内容、交往形式和性质特点尤显重要。一、师生工作关系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 ,是指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分别充当一定的角色以及在双边活动共同体中的分工合作。即教师指导学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互动关系。一般来说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授业者、管理者和研究者 ,对整个教学活动负责 ;学生一般是受业者、…  相似文献   

3.
论教学中以"情感"为纽带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维系师生关系的主要有两条纽带--知识和情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担负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教书这一职责要求教师和学生都扮演工具性角色,师生间的交往以知识为主要纽带;而育人这一职责则要求师生之间有亲密的充满情感的关系,维系师生关系的主要是情感.  相似文献   

4.
从功能到存在: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活动中形成的特殊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以满足外在社会需要的功能性关系。存在性关系是把师生放在"作为教师的人"与"作为学生的人"的视域中从多种维度分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其主要特点是:关注人身心发展的完整性;关注师生人格的平等性;关注交往过程的教育性。存在性师生关系建构的策略是:教师要全面了解和发现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重构自我意识;师生之间相互理解与尊重、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5.
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的基石。无论是理论定位,还是现实状态,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都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不平等性,其实质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以人为本”的教育必然引起师生关系的一场革命,即由人与物的关系,变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交往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都以平等的,开放的,真正的人出现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交往是师生之间的对话行动,对话既是教育形式,又是教育情境,师生交往是一种共同实践活动及交互作用,师生互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影响,共同成长,师生交往是一种双向理解,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6.
肖全民  张雷 《教书育人》2011,(30):28-29
一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教育是在一定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工作关系、人际关系、组织关系和心理关系等在内的社会交往关系。它既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又受特定的教育教学规律制约。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导师与研究生在生活、教学、科研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实现教育目标和提高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7.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一对最核心的人际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的,没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关系,教育关系便不能成立,教育活动便不可能产生。当教师的“独白”替代了师生的对话,当师生间的平等交流遭遇屏障,如何摈除物化的师生关系,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已成为迫切的问题。文章通过运用现象学中的“回到事实本身”的态度和“生活世界”的理念,在现象学的视角下使教师懂得如何更好的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如何以研究者的眼光来关注教育,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师生关系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它产生于教育活动又维系教育活动,对教育活动和教育质量起着制约作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彦 《教书育人》2012,(25):10-11
教师工作是一种用生命去影响生命的过程。师生关系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积极性的发挥,维系着课堂教学的气氛,制约着教学信息的传输,影响学生个性的社会化与心理健康。而师生关系正是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包括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道德关系和心理关系。我国现阶段的师生关系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它是以培养符合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为目标,以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为指导,以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为特征的师生关系。这种新型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李民 《陕西教育》2008,(1):39-39
建立好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当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师生伦理关系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学生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发扬民主,才能建立这样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1.
社会心理学家曾将人际关系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的人际关系,如亲情关系、朋友关系,这种关系往往较为亲密持久。一种是建立在利害关系基础上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性连结,靠认知、社会、权力等方面的利益得失来维系,一旦失去这种利害基础,这种人际关系也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另一种就是缺乏任何基础的人际关系,它通常存在于路人之间。当前的师生关系大多属于第二种类型的人际关系,即师生的交往是建立在利害关系基础之上的。由于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当前校园中也弥漫着功利性色彩,使原本纯洁的师生关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侵蚀,教师与学生交往大都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利益。作为教师来说,与学生交往并非是自愿的,而是为了能使教学取得好成绩。或是为了在学生民主评教的活动中能给自己打个好等次。对于学生而言。与教师亲密关系的建立,无非是为了给教师留个好印象,在评优、评先活动中能优先考虑。这种建立在利害关系上的师生交往,必然给师生关系蒙上了灰色的阴影,伤害了师生的感情。  相似文献   

12.
一、课堂上建立培养创造性人格的良好环境(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良好的师生关系特别是师生间融洽的情感关系使师生亲密合作,形成和谐愉快的情绪气氛。这种气氛会使学生不紧张、少拘谨,敢于表现自己,形成自信乐观等积极的创造性人格特征,因此,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校中师生之间角色地位的辩证关系,要将民主、平等、热爱学生作为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准则,高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尊重理解、关注…  相似文献   

13.
白厚军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0):238+240-238,240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它是教师和学生在交往中形成、维系和发展起来的,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人际关系。中职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中职学校师生关系的状况直接影响着中职教育成效,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对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和学习效率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师生关系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为中职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对改善中职学校师生关系,促进中职生的健康成长,完成职业教育目的,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龙 《考试周刊》2011,(57):183-185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它产生于教育又维系着教育。对教育活动和教育质量起着制约作用,是学校中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不是单一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一个多层面的关系体系.是由教学关系、管理关系、道德关系、心理关系乃至法律关系、个人关系等多个层面的关系所构成的。文章阐述了师生“双主体”的基本涵义.并从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构建和谐师生环境的人文策略。  相似文献   

15.
教学活动的要素包括教师、课程、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所形成的关系,也即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所特有的一种关系,是师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为达到共同的结果而可资利用的条件,它包括事际关系和人际关系两方面;我国古代社会中的师生关系,同样经历了事际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演变。  相似文献   

16.
李艳芬 《云南教育》2014,(20):47-48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现代教育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 现在的学生难教,教师难做,师生之间缺乏亲密合作的和谐关系,教学活动得不到有效的开展,这是当前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师生之间和谐合作,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是开展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因此,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那么,怎样构建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相似文献   

17.
师生情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然形成的态度和感受,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心理联系。师生情感关系是维系教学活动的基本关系。对于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合作教育学有一个很好的论断:“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实施新课程的前提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然而,令人十分遗憾的是,在现实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彼此不信任、情感冷漠的现象随处可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有些原因是深层次的。  相似文献   

18.
论关心视阈下师生关系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育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现实中的师生关系往往表现出紧张与疏远的特点,其根源在于师生之间缺乏基本的关心关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建立师生之间的关心关系.转变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师的关心能力,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任,是构建师生关心关系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9.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效果。“亲其师、信其言、乐其道”。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知识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情感是维系集体和师生和谐关系的纽带,能使受教育者产生亲和感。创建新型的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一、努力了解学生,在师生情感近距离中因材施教了解每一个学生是教师有效地对学生实施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与学生民主平等相处的关键。一个班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在个性、爱好、志趣、学习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对他们有的放矢地实施指导,因材施教,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不断进步。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了解,并进而形成家庭、社会、学校的合力,对学生实施教育。在了解学生方面,一是要注意与学生交谈。常与学生交谈能加深师生情感交流,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无形中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和感。教师应坚持每周(每天)分开不同类型,采取集体和个别谈话相结合的方式,掌握学生动态,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二是要注意教师间的交流。任课教师之间...  相似文献   

20.
学界以往深入探讨了师生关系的分类、性质和特征,展开了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还有中小学教师对师生关系的感受。在思想方法上,师生关系是联系性的关系,而不是比较性的关系,不可比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地位高低和作用大小,"平等"作为一种价值观,不宜用于说明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彼此内心感受到的,相互理解的关系是一种基本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是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各自怀有期待、看法,而彼此知晓,并对对方的内心情感和行为有所感受、领会和认可。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本身就包含着对自己的理解。师生相互理解关系是构成性的,我们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感受和思考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相互理解的良好师生关系,教育的积极作用便易于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