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生产关系是划分社会形态的基础,根据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总的量变化过程中的四次阶段性部分质变,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个体资本主义-集体资本主义-集团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已生成出社会主义因素的萌芽;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资本主义走完它的发展历程,寿终正寝进入社会主义,另一种是资本主义半途夭折进入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国家垄断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当代资本主义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当然,资本主义国家垄断不是在二次大战后才出现的。但只是在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才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因为: 第一,二次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才具备了经济上的必要性。二次大战以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常是为了应付战争和大危机这类紧急情况而采取的一种临时应急措施。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是战争或严重经济危机引起的,而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是垄断资产阶级为适应生产社会化的高度发展,缓解其与私人垄断资本所有制的尖锐矛盾,而对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一百多年来的文论和美学的历史,是古典文论和美学在外力冲击下内在机制发生质变、从而由"古典”向"现代”转换的历史,是现代形态的文艺学和美学,由旧的学术范型脱胎出来,萌生、成形、变化、发展的历史,即学术范型逐渐现代化的历史(现在正处在这个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之中).这是中国文论和美学历史性的转变和发展,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危机中强制性的、从不自觉到自觉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马氏文通>中的"读”是一种"中西合壁”体,其"西”的内涵在于"起语两词”的结构形式和"记时、记处、记容”时附起词、语词的语法功用;其"中”的内涵是"辞气"以及与之相关的"读先乎句".<马氏文通>中关于"读"的种种论述体现了"中西兼顾"的推演思路.通观<马氏文通>中关于"读"的内涵及其推演思路,"中西合壁"呈"西"主"中"次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诗经>的比兴手法是我国诗歌及其他文学艺术创作的传统方法之一."比兴”之法被视为"诗学之正源,法度之准则”,五千年来,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极大地影响着后世的文学作品的创作."比兴”是意境美的载体,没有"比兴”就形成不了诗歌的意境美.意境美的体现,滥觞于<诗经>.<诗经>中"比兴”之法的运用使其以有限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创造了诗歌"意”与"境”的完美统一.随着文学创作的发展,意境美已成为衡量文学作品高下的美学标准之一.学习研究和继承发展<诗经>中那些亘古常新的创作方法,更好地为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服务,同时从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诗经>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垄断资本主义的百年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发展中国家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在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殖民体系彻底瓦解.殖民体系的瓦解并没有摧毁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在于殖民体系的瓦解是垄断资本扩张和发展的需要.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发展中国家对国际垄断资本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对于"仁”的含义,孔子没有作出一个总的解释,因此后人对于"仁”的含义进行了种种不同的解读.实际上,"仁”的含义是十分宽泛的,它既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一种人生追求的过程.对外而言,其含义表现为"爱人”,对内而言,它强调的是一个"修己”的过程.这就是孔子仁学体系的二重结构.  相似文献   

8.
本文纠正了<说文解字>对"相"字本义的错误解释,以"相"字为例简略阐述了"引申义"和"本义"之间的发展关系."相"字的本义不是"以目观木",而是"以木代目"."相"字是从"盲人的手杖"这个本义,引申出"帮助"、"辅佐"和"省视"、"察看"两大语义系统,它们的读音都应该统读成xiàng."相"字在作为副词时念xiāng.作为副词的"相"字,大致有四种用法.  相似文献   

9.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现象。本文仅就以下几个问题,谈一些探讨性的看法,请同志们指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究竟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看起来好象是个早已解决的问题,但在实际上,往往有着不同理解。至今常用的提法就有两个:(一)它是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二)直接引用列宁的一句原话,即“国家同拥有莫大势力的资本家同盟日益密切地溶合在一起”。由于国家政权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上述提法就自然会产生这样一个问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语言学把"时"(Tense)与"时间"(Time)区分开来."时"是个语法范畴,"时间"是哲学范畴,是人类共有的认识概念,"时态"是在时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受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时态"与"时间"之间并不只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即所谓的"现在时"并不仅表现在"时".英语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未能形成能与现在时和过去时相提并论的表示将来时间的特殊动词形式--将来时(Future Tense).没有"将来时"并不意味着英语没有表示将来时间的能力.现代英语除了will/shall,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动词形式表示"将来",包括be going t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