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章概述国内外儿童分级阅读情况,将东莞图书馆编制的《心灵成长图画书导读》与台湾大学陈书梅教授的《儿童情绪疗愈绘本解题书目》对比,分析其书目体例和书目内容的新意和特色,以及其中包含的分级阅读与亲子阅读理念,提出对于公共图书馆发挥图画书推荐书目功能、专业少儿服务馆员培养、图画书推荐书目更新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微阅读改变了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对经典阅读产生冲击。高校图书馆应对大学生微阅读加以引导,强化经典阅读。通过编制必读书目,制定考核办法,完善移动图书馆,开通官方微博,设立经典阅读室,举办丰富有效的活动和开设导读课等途径,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微阅读,提升阅读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南京地区25所本科高校图书馆读书节活动的内容、形式及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在当前高校图书馆纸质书刊阅读量大幅减少而电子化阅读猛增的背景下,从大学生读者专业特点、阅读体验、移动阅读推广、网上书目导读等方面,提出了阅读推广活动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建议,认为读书节活动是大学生阅读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疗愈系书目",是指掌握了"阅读疗法"的专业工作者,为纾解甚而疗愈目标读者的各种情绪困扰而精心选编出来的导读书目.文章通过评述适合高等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五种中外"疗愈系书目",解析了南京大学研究生院2020年开设的"阅读疗愈与文艺名著审美导论"课程案例,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如何利用中外阅读疗愈书目,开展"阅读疗法"导读服务工作,以及大学生如何按照自己的情绪疗愈需要,选择必要读物以求阅读自愈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全国新书目》2008,(21):80-80
社会出版社李兰说:《全国新书目》分成上半月的《新书导读》和下半月的《数据大全》两本,我觉得好。把这两种分属于不同阅读人群的内容分开,有利于喜欢《新书导读》的读者阅读文章,  相似文献   

6.
《全民阅读参考读本》正文分为八个篇章,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先生和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王余光教授作序推荐,总计22万字。内容涉及名人读书、阅读方法、阅读推广活动、推荐书目、少儿导读、城市书店地图、读书类报刊及媒体节目、数字阅读之资源与方法、全民阅读推广的时代使命等。  相似文献   

7.
文章试图探讨了导读馆刊的内涵,追溯了图书馆创办导读刊物的发展轨迹.并以《书林驿》《中原书廊》《文华书潮》等为例,探讨了导读馆刊与阅读推广的联系.最后针对高校图书馆编印导读馆刊的定位提出了几点思考,即导读馆刊是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读馆刊对于校园学风、文风建设发挥重要引领作用,应该以构建面向大学生群体的校园阅读推广平台为定位,更好地进行校园阅读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8.
我国第一部真正的导读书目产生于唐代,但唐代以前已经出现了导读活动和导读思想萌芽.回顾导读书目和导读活动的发展历程,唐代以前主要是推行西周开创的礼乐制度,唐至清代主要以指导科举考试为目的,近代以来受西学东渐的影响,导读书目突显出文化竞争的作用.进入信息时代,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使导读书目的编制更加科学合理,出版环境与阅读环境的改变也使导读书目在内容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参考文献31.  相似文献   

9.
冯瑜 《图书馆学刊》2010,32(4):74-76
分析我国国民阅读率下降的原因,提出通过改革现行教育体制、重建家庭藏书、图书馆编制导读书目、开展阅读活动、组建阅读基金会等来提高我国国民阅读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大学生网络阅读存在主观与客观等诸多问题,以及大学生网络在线个性化阅读现状、特征,进行理性的剖析,阐述了大学图书馆网络阅读导读的两层含义及意义,提出了图书馆对大学生个性化、专业化网络阅读导读的方法、措施及导读机制,助力于提高大学生网络阅读的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从知识单元视角来构建专业课程导读书目,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构建专业课程导读书目要遵循实用、够用、能用三个原则,应当根据书目来源、载体形态决定著录方式。专业课程导读书目构建模式有纸本式、表格式和网络式三种,要提供在线咨询服务,了解读者阅读体会与评价,定期更新资源配置、优化服务。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阶段对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的研究流派做了简要介绍,重点论述了20世纪中国文献学研究体系化后的古典文献学、现代文献学、大文献学及专科文献学的各种代表性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西目录学比较研究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近现代目录学是依缘西方学理而建立的,本质上就是“比较”的产物。作为比较的“方法”,与其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程序或模式,毋宁说是在讨论跨文化目录学比较中碰到的难题,主要包括术语差异问题和文化差异问题两个方面。始自上世纪初的中西目录学比较一开始就与价值立场有关,或“拿来”或拒斥,分别代表了特定时期中国学者对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可供图书馆使用的征订书目主要有《全国总书目》、《中国在版编目快报》、《新华书目报》、书商征订书目和出版社书目。其中,书商征订书目成为图书馆中文图书书目预订的最主要选择,而在书商征订书目中,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书目、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书目和武汉三新书业有限公司书目的使用率居排行榜的前3名。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指出了当前目录学发展动力不足的原因,然后从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的角度分析了目录学的动力因素,最后从数字目录学和专科目录学的角度论述了目录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青少年推荐书目问题日益得到了多方的关注。和成年人推荐书目相比,青少年推荐书目有着自身特色,而不仅体现在内容上。文章以此为分析对象,综合了近十年来青少年推荐书目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宋代是我国封建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也是我国古典目录学发展的一个高潮期,其中专科目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新的专科目录种类如金石学、子学目录相继出现,传统的专科目录如文学、佛学、书画等在体例和著录方法上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宋代专科目录学的成就极大丰富了我国传统专科目录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探讨中国目录学的回归与重构,以为青年学子的学习、研究提供指引和借鉴。[方法/过程]以中国目录学研究的基本意旨为起点,揭示中国目录学回归的必要性,通过对"985"高校目录学课程开设情况的调研,分析中国目录学研究的学术传承变向、教育萎缩等实然困境。[结果/结论]从理论架构、学科书目的编纂和目录学的教学3个方面入手重构新时代的目录学,探索中国目录学传统回归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童正伦 《图书馆》2012,(1):112-115
中国古代的书目分简单的外表目录和详细的提要目录。受纸材质和西方目录的影响,近现代的目录基本是简目形式,性质只是找书而非学术。进入电子时代,目录载体不再受纸质束缚。本文认为应弘扬中国古代传统"辨章学术"的目录学思想而编制详目。文章归纳了电子目录的优点,对电子目录从外表到内容提出了与他目较大不同的探讨设计,力求发挥目录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资料收集管理》2013,38(3):35-44
Collectors of children's books use Harry K. Hudson's bibliography of American boys' series books as a source list in expanding their personal collections. Scholars of popular culture use the bibliography as a tool in locating books that reflect everyday trends and mores of the general American public. The bibliography, now in its third edition, has undergone considerable change over the years; and this change reflects the evolution of a simple finding aid for personal collectors to a bibliography used for scholarly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