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仰泳臂的有效划水技术与打腿配合的分析,指出仰泳划水技术路线的几种不同的方法和运动轨迹,旨在为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录像解析法,对女子跳远运动员空中技术特征进行研究,探讨空中技术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空中技术对女子跳远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影响程度,提出重心抛物线轨迹距离利用率这一新理论。得出3种空中技术对理论重心抛物线轨迹距离的利用率不同,走步式技术对身体重心理论抛物线轨迹距离的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掤劲拳。掤劲是太极拳的灵魂。太极拳的运动形式非圆即弧,即它的显著特征是弧线运动,是一个无形的、多变的、运动中的球体转动轨迹。太极拳运动中要求的球体感的体质是膨胀、膨胀产生了太极拳特有的掤劲。太极拳的掤劲是运动中的掤劲——只有一个多元转动中的球体的轨迹,才能具备所有的这些条件。因此,太极拳的掤劲是独有的,是其他门类的拳种所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4.
舒红云 《武当》2001,(1):34-35
身法运动的意义身法运动又称之为身法轨迹或脊椎运动。脊椎运动在拳学发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人就有“力由脊发”的精辟论述。但是许多人对脊椎发力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对脊椎发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今,轨迹拳学把脊椎的运动规律和方法明明白白的展现在世人面前,使脊椎运动成为人人可以从理论上讲得清,在实践中用得上的技术。从而使拳学运动更加趋于完美。脊椎发力通常称之为身腰发力,身腰发力历来是拳学界的首要机密,诸如寸拳、寸劲、穿透力、贴身发力、抖飞人等等这些令人神往的功夫,无不得益于身腰的瞬间一抖。  相似文献   

5.
髌骨关节痛是运动医学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并可致致残。髌股关节痛常与股骨滑车槽髌骨轨迹异常有关。髌骨轨迹异常可致髌股接触压力均加,这种机械性刺激可能是导致髌骨软骨退化的重要原因,在有些病例里,解剖异常和损伤作为导致髌骨轨迹异常的原因可被排除,而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和膝关节伸展肌群收缩潜能可能出现的紊乱更加明显。本文阐述了髌股关节结构的三个方面:髌股关节运动轨迹的测量方法;髌股接触压力;髌股关节运动的神经传导控制。目的是这个领域需要进一步基础和加强临床研究,并为这项研究工作提供一个出发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铅球抛体的运动轨迹,得出推铅球的最佳成绩公式及新的铅球最佳投出角度公式,抽样检验,本文给出的两个公式能够准确地描述出高、中、低各种水平铅球运动员最佳投出角度和最好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7.
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与分心练习—对应激的抵御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抵御应激对运动技能水平发挥的影响,研究以轨迹追踪任务为实验范式,将32名被试分4组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为期12d的练习,并比较了各组在两种应激条件下的测试结果。结果显示:对于复杂的操作任务,内隐学习比外显学习更有效。分心练习所获得运动技能较少受应激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不同练习量对结果反馈时间点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两维轨迹追踪任务探讨由于练习量不同导致的技能熟练程度的差异对结果反馈(KR)时间点的影响。结果显示:延迟KR对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与练习量有关;随着运动技能熟练程度的提高,提供KR的适宜时间点向后延迟。  相似文献   

9.
《新体育》2011,(4)
椭圆交叉训练机 椭圆机利用人体慢走,快走、或跑步时,脚踝的运动轨迹近似与椭圆形的原理,通过一定的机构,使踏板以一椭圆轨迹进行运动,以踏板所形成的椭圆轨迹来引导使用者脚部的运动,使椭圆机的健身动作与人的自然跨步相吻合,整个健身运动过程中,脚部不完全离开踏板,对膝关节产生的冲击力很大,并且能同时运动上下肢肌肉群,被看作是近...  相似文献   

10.
排球飘球原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研究目的排球比赛总是从发球开始的,只有发球的一方才能得分,要连续得分必须掌握发球权。有威力的发球可以直接得分,即使不能直接得分,也可以破坏对方接发球的效果,打乱其战术部署,影响对方士气,给本队防守反击创造有利的条件。飘球是发球的一种,它的特点是球过网后出现一种轨迹类似周期性摆动,或球过网后不是一直按抛物线运动,而是轨迹突然以接近垂直下降方式运动的下吊飘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患有髌骨劳损学生步态相关指标的变化,分析髌骨劳损与人体COP轨迹变化是否存在相关性。为髌骨劳损患者康复、预防以及运动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数字化场地和Motion Analysis Studio系统对患有髌骨劳损症状的15名男大学生进行测试,采集足底面积、COP轨迹、COP轨迹X轴、COP轨迹Y轴、几何中心等相关数据,数据整理后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正常行走状态下受试者患肢与健肢的单帧平均压力指标、COP轨迹指标、几何中心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蹲起动作测试中人体COP轨迹X轴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脚印面积、单帧平均压力、COP轨迹、COP轨迹Y轴以及几何中心等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背向滑步推铅球的衔接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衔接技术是铅球投掷技术的重要环节,是沟通滑步技术与最后用力技术的关键。恰当地把握这一项技术环节是完整推铅球技术的核心。衔接技术又叫过渡步技术,近几年来,对优秀运动员推铅球的衔接技术有适当的分析。本文在前人实验的基础上,对衔接技术进行综合分析,目的在于正确阐明衔接技术的要领,衔接技术与滑步技术、预行速度、重心移动轨迹等之间存在的关系,从而使整体技术更加符合运动技术原理,利于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3.
赛艇运动位移之流体力学理论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有关赛艇技术文章对位移与流体理论相结合论述较少。本文应用流体力学之理论,对赛艇水中位移作深一步的探讨。通过理论推导与分析.描述了桨叶在水中划行的实际轨迹。论证了舟艇在水中产生运动全靠外力之作用,船速的快慢又取决于用力及桨划水角度。还提出技术准备动作滑坐反前进方向运动所产生的惯性阻力以及如何克服或将其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4.
健身舞的创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婕 《体育教学》2001,(2):38-39
健身舞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即舞蹈化的身体动作和艺术化的运动轨迹,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一套质量上乘的健身舞表演作品.必须经过方案设计、选材,音乐选择与制作,动作创编、排练、预演、演出等程序。只有掌握了创编的方法与技巧,才能在编导过程中思路清晰.得心应手。本文仅对健身舞的创编作较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5.
合理有效的陆地训练手段和内容,能够促进速滑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滑板训练不仅在技术动作结构方面,而且在速度力量和速度耐力训练方面为速滑项目提供一定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支持。利用视频透视动态标尺法,通过与速滑直道技术动作和传统滑板技术动作的支点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一种新型滑板的专项技术训练机理。发现新型滑板支点轨迹特征明显区别于传统滑板支点轨迹特征,而近似于冰上滑行支点轨迹特征。新型滑板不仅充分借鉴和继承传统滑板运动方式,还弥补了传统滑板训练无法完成冰上利用体重进行蹬冰的技术动作训练的环节缺失,更好地模拟了速滑专项技术动作特点。新型滑板所具有的速滑专项技术动作的模拟性,为摸索有效的速滑项目新的训练方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李鑫短期跨级别通过三级跳远健将的训练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跳远、三级跳远时高效率科学化训练的新路。对运动员进行了髋受力轨迹控制技术、力量训练法的针对性研究。结果显示,该训练方法对运动技术的提高和关键专项力量的培养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乒乓球弧圈球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及其飞行轨迹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乒乓球运动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弧圈球的运动是一个各种物理力学综合作用的过程,这些力包括重力、浮力、附加质量力、飞行阻力和Magnus力.通过求解乒乓球运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弧圈球在不同情况下的飞行轨迹和运动规律.结果发现,乒乓球的旋转速率对其运行轨迹有直接影响,不同旋转速率的弧圈球的第1弧线和第2弧线有明显的区别.深入分析表明,弧圈球的速度和加速度在飞行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Magnus力和球运动方向的变化是导致乒乓球速度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对1896-2008年间历届(1~29届)奥运会田径高度跳跃项目前3名运动成绩进行整理统计,就该类项目成绩演进及递进速度加以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跳高和撑竿跳高两单项间速度发展是极不平衡的,撑竿跳高成绩递进速度快于跳高,且两单项都有其各自的发展空间及轨迹特征。两单项成绩的进展速度与该时期训练方法、手段、技术的创新、器材的变革及规则的更新密不可分,并受当时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影响。不同时空新的训练理论、技术、器材和规则给予该类项目勾勒出特有的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19.
吴劲松  潘华山 《体育学刊》2003,10(2):112-114
运用影片拍摄及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摆动腿在助跑最后一步支撑过程的运动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在助跑最后一步支撑过程中身体重心的运动轨迹,重心速度,位移等运动变化情况,同时证明,在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支撑技术对身体重心的运动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种用于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材料力学、大学物理等学科中用于机械运动原理教学的多功能四杆机构教具采用组合式多种机构运转设计,本机构动作清晰、明瞭、真实、方便省力,可帮助学生理解、观察运动多变、轨迹复杂的机械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