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35~65℃恒温水浴对津春5号、新白玉、津研4号3个品种的黄瓜种子进行热击处理15-40min,结果表明45℃,20min处理津研4号种子的萌芽率明显升高,达到95%,平均株高和健壮度均较好;而45℃,30min处理津春5号与新白玉种子的效果较好.浸泡(8h)加热击(20min,45℃)依次处理以上3个品种的黄瓜种子,其萌芽率分别达到68.3%,74.7%和97.7%.表明适当温度和时间的热处理可以提高黄瓜种子的萌芽率.  相似文献   

2.
用原料A、B、C在104-107℃下引发聚合生成阻垢剂A—B—C;以A、B为原料在上述条件下合成A—B。在含Ca^2 、HCO3^-均为250mg/L的水质条件下,用EDTA法评定其阻垢率。同时就原料的不同配比、共聚物的浓度、复配性能及温度等对阻垢率的影响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赤霉素和钙离子浸种对小麦种子萌发及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钙离子(Ca2+)、赤霉素(GA3)以及它们的混合液在同等环境不同浓度条件下浸种小麦种子,萌发时比较对小麦种子的吸水、发芽率、α-淀粉酶及总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浸种6h后,GA3的单独溶液、GA3和Ca2+复合液对种子吸水有促进作用,而Ca2+的单独溶液则抑制吸水,但是在浸种12h、24h后,不同试剂处理对小麦萌发时的吸水作用没有明显差异。10mmol/L的Ca2+溶液比其它浓度的Ca2+溶液对α-粉酶活力的提高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3umol/LGA3溶液对α-淀粉酶活力的提高也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以10mmol/L的Ca2+和3umol/LGA3浓度的混合液对α-粉酶活力提高的促进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4.
钙浸种对辣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浓度Ca^2+溶液浸种对辣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a^2+浓度为10mmol·L^-1最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种子萌发率、发芽势、简化活力指数、根长、根数、苗高、茎粗、叶片数等均显著高于对照,随着浓度升高作用减弱,20mmol·L^-1Ca^2+的处理对种子萌发率和发芽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a^2+浸种虽然增加了平均萌发天数,但显著提高了出苗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生菜种子在发芽初期对不同浓度Na Cl的耐受性;方法:在生菜种子发芽时,通过施加不同浓度(0、50、100、150、200与250mmol/L)Na Cl溶液,研究Na Cl胁迫对生菜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萌发活力指数、相对伤害率、主根长、下胚轴长、侧根数量、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等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生菜种子在Na Cl浓度≤50 mmol/L时,发芽势、相对萌发活力指数等各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叶绿素含量与根系活力却显著高于对照,而后随着Na Cl浓度的升高,对各指标的抑制强度显著增强;结论:生菜种子可耐50 mmol/L的Na Cl胁迫。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圆叶牵牛种子在6种浓度(0,50,100,150,250和400 mmol.L-1)NaCl胁迫及6种温度(15,20,25,30,35,40℃)条件下的发芽率.结果表明,NaCl浓度低于50 mmol.L-1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大,但高于100 mmol.L-1时随NaCl浓度的升高,相对发芽率显著降低,直至0,浓度为150 mmol.L-1时,对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大;圆叶牵牛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5~20℃,高于25℃时,温度越高,发芽率越低,35℃以上不能萌发.  相似文献   

7.
盐酸浸取黄磷炉渣制备白炭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盐酸浸取黄磷炉渣制备白炭黑,探索了浸取的适宜条件,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IR)、热分析(SDTA)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1)在温度为60℃、盐酸浓度为35%、正丁醇用量为1.5mL的条件下,白炭黑的最大白度值为67.1%;(2)在温度为60℃、盐酸浓度为25%、正丁醇用量为1.5mL的条件下,白炭黑的最大产率为62.5%;(3)在温度为60℃、盐酸浓度为25%、正丁醇用量为1.5mL的条件下,得到白炭黑颗粒的平均粒径为70~90nm。结论:在温度和正丁醇用量一定的条件下。通过调节盐酸的浓度,可以得到白炭黑的最大白度值、最大产率以及较小的平均粒径。  相似文献   

8.
配制六种含不同浓度Ca^2 的营养液进行肾蕨的水培试验,研究了Ca^2 的含量对肾蕨水培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750mg/L Ca(NO3)2的营养液配方4较有利于肾蕨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催芽机播小麦种子适宜的浸种条件,选用小麦品种偃展4110,将其种子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分别浸种,分析了种子吸水特性与种子回干后的活力。结果表明,在种子吸水率相当的条件下,采用较低的温度浸种,浸种液的电导率较低,即能够减少种子内含物渗出量,并且种子吸胀率较小。与其它浸种处理相比,30℃浸种6 h和40℃浸种4 h下小麦种子简化活力指数较高。30℃浸种6 h处理既保证了种子发芽率和活力,又相对适合机械化播种。  相似文献   

10.
吴诗光 《商丘师专学报》2007,23(12):109-112
以两个大豆品种(周豆11号和豫豆24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i^2+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中膜脂过氧化水平、细胞膜透性及保护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Ni^2+浸种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具有低浓度下的激活效应和高浓度下的抑制效应;(2)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在低浓度Ni^2+处理下略有降低,尔后随着镍浓度的提高其质膜透性和MDA含量逐渐增大,体内保护酶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不同大豆品种对NP的反应存在霉鼻与抗氢化系统的整体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HgCl2及与酒精配合处理黄瓜种子、培养基冷凝水保留量及不同的夜温对黄瓜无菌种子苗培养的影响。结果:4minHgCl2处理剥皮种子效果最好,HgCl2与酒精复合处理完整种子的结果均较差;保留50%冷凝水对种子萌芽明显有利;夜温22、24℃时种子苗健壮、萌芽率高。  相似文献   

12.
不同浸种处理对绞股蓝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的种子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进行浸种处理,根据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幼苗生长情况分析得出:浸种时间以16h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较高;浸种温度以20℃的处理为宜;黑暗条件下的浸种处理,其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生长状况均高于光照条件下;用0.1mg/L的GA、6-BA浸泡后,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提高,但对幼苗生长有仰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优化思维的深刻性有些习题的条件合而不露,有些习题的表象具有迷惑性或干扰性,这为审题马虎、思维肤浅的学生设置了障碍.因此习题条件的陷蔽性或表象的迷惑性、干扰性的挖掘训练,有利于优化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1.将28克生石灰溶于972克水中,测知此时溶液的温度为33℃,求此时溶液的百分比浓度.此题若将2.8克生石灰视为溶质求值,显然是错解.必须认清其隐含条件:山生石灰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生成Ca(OH)2,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不是CaO,而是Ca(OH)2;(2)因CaO变成Ca(OH)2要消耗一定量的H2O,故所得溶液中的溶剂(…  相似文献   

14.
以Ca(NO3)2和(NH4)2HPO4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合成羟基磷灰石(HAP)粉体。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讨论了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分散削聚乙二醇的添加量对羟基磷灰石粉体粒径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对粉体粒径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粉体的粒径,并用XRD、IR等手段对粉体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羟基磷灰石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为60℃、浓度为0.8mol/L、分散剂聚乙二醇的添加量为3%。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羟基磷灰石粉体颗粒长大并发生团聚。经XRD和IR测试结果分析表明,采用该方案可制备出纯度较高的羟基磷灰石超细粉体。  相似文献   

15.
以乙醇为溶剂,采用浸提方法,通过单因子试验确定影响火龙果果皮色素提取的主要因素及其最佳水平;通过L。(3。)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优提取工艺;同时对色素在不同pH,Ca2+、Mn2+、Cu2+、Fe2+等金属离子,不同温度、H2O2条件下的稳定性,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色素的提取影响较大,而在低浓度的乙醇作溶剂时,其影响不大,但当乙醇浓度超过30%提取受到影响;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l:20,提取时间60min,提取温度40℃,提取pH6.0;火龙果果皮色素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在碱性环境中色素分解较快,温度的增加可影响其稳定性,Ca2+对其影响较大,而Mn2+,Cu2+,Fe2+的影响较小,对H2O2有一定的抗性和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不同温度对桐柏野生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将浓硫酸处理(浓硫酸浸泡12 min)的种子分别置于5℃、10℃、15℃、20℃、25℃、30℃的恒温条件下进行发芽测试,每天记录各个温度下种子的发芽情况,共观察记录一周,最后计算不同温度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试验结果表明,桐柏野生大豆种子的适宜萌发温度为20℃~25℃,萌发过程受温度和时间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全球镉产量已增至2.3万t,镉污染对人类的伤害日趋严重。在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晋油6号、川油A-6和内引I号中,筛选出一个对重金属镉有较强耐受力的品种。水培条件下,利用不同浓度的外源镉对油菜幼苗进行处理,研究镉胁迫对芥菜型油菜幼苗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浓度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3个参试品种中,晋油6号对重金属镉的耐受力最强。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增大,晋油6号叶绿素含量的降低最为缓和,丙二醛的增长量最低,且通过产生新的可溶性蛋白质和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来抵御逆境的能力最强。晋油6号在作为镉污染修复的植物材料上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小麦(扬麦5号)细苗为材料,研究了外源Ca^2 对AI^3 胁迫小麦幼苗根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MDA含量)、细胞电解质泄漏、膜保护酶活性及质膜和液泡膜微囊Ca^2 -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AI^3 胁迫下,增加Ca^2 的供应可以减轻AI^3 对根系伸长及干物质积累的抑制作用,并可减轻AI^3 胁迫诱导的根细胞电解质渗漏率和MDA含量的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质膜和液泡膜微囊Ca^2 -ATP酶活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19.
在室内条件下,初步探究了温度对蜡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蜡梅种子千粒重为212.094±4.168 g.种壳限制蜡梅种子吸水进程,有种壳,浸种96 h,吸水率不足8%,去除种壳,10 h内,吸水率达80.2%.(2)四个温度处理下,萌发率(%)大小为:25℃(78.33)>15℃(77.5)>30℃(55)>4℃(0),4℃下,萌发率为0,15℃种子基本能正常萌发,但萌发活力指数下降,25℃下,种子萌发率,发芽势,活力指数最高,萌发速率最快,30℃下,萌发率显著下降.(3)根TTC还原活力(mg/g/h)比较:25℃(0.5348)>15℃(0.4361)>30℃(0.3318),温度对幼苗鲜、干重、含水量无显著影响,对胚根长度影响显著.可见,种壳限制蜡梅种子吸水,进而影响其萌发.低温限制蜡梅种子萌发,在一定范围内,降温对蜡梅萌发影响不大,高温则延迟萌发,且降低蜡梅种子萌发速度和质量,蜡梅萌发适合的温度在25℃左右.  相似文献   

20.
钙和青霉素对老化棉花种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Ca^2 和青霉素处理液对老化棉花种子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03%的青霉素和0.07%的Ca^2 能显著提高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幼苗长度,幼苗根系活力,但对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