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如今的孩子大都是在万千宠爱中长大的,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了,这些“蜜罐罐”里长大的孩子们在享受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可能会缺乏某些对他们终生发展都具有极重要意义的心理素质。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家长、教师等都纷纷呼吁,“今天的孩子需要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日臻完善、舒适。如何将这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与现代社会优越的生活条件完美地结合起来,是当今学校教学中日趋尖锐的矛盾。笔者仅从学校教学的角度来谈谈培养少年儿童吃苦耐劳和乐观向上的问题,即“苦学”与“乐学”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变得更为优越了。如此优越的生活条件在为孩子们带来幸福的同时,也可能给他们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孩子们失去了体验逆境或挫折的良机,导致意志品质脆弱,出现了“精神缺钙”现象。一旦生活出现波折,孩子们就显得束手无策,常出现懦弱、孤僻、任性等心理状态。因此,对孩子们进行挫折教育,是关系21世纪人才素质的大事,广大教育工作者与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挫折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教孩子独立去对待、去战胜,让孩子在困境中去经受磨练,摆脱困难,培养出一种迎难而上的…  相似文献   

4.
许龙游 《考试周刊》2009,(16):222-223
随着现代科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富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淡。再加上不关心别人,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发展.使有些人只为自己,只为金钱,这种思想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现在的小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娇生惯养,有的家长只求其搞好学习,别的一概给予特殊待遇,因此在有的家庭,“尊老成了尊小”、“家长包办子女的值日”、  相似文献   

5.
优越的生活条件并没有给英国青少年带来无忧无虑的生活。学者指出:“我们这个社会正出现一个怪圈——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权也带来更多压力。”  相似文献   

6.
张勇 《教育文汇》2010,(11):31-31
我班同学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吃苦精神比较差。为了培养同学们顽强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信心,我特地设计了一次“过河”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7.
张伟用 《留学生》2011,(4):60-61
为了追求梦想,他放弃了受人尊敬的医生职位以及国内优越的生活条件.以陪读生的身份进入美国.积极学习英语,靠打工维持生计。因为“贵人”相助.他获得宝贵机会入读哈佛医学院.从此揭开了职业发展的新一页。  相似文献   

8.
今天的我们,真太幸福了,既有优越的物质条件,又有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天天吃着可口的饭菜、新鲜的水果、美味的巧克力、香甜的冰激凌……每天除了学习,就再不会有别的事让我们做。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甜蜜,充满了欢乐!人们常说:酸、甜、苦、辣乃人生滋味。可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条件的日益优越,我们日渐失去了一些磨炼意志的机会,更难以尝到“苦”的滋味。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缺陷,为了让大家尝到“甜”以外的生活滋味,学会坚韧、学会独立,世界各国都有意识地给我们少年儿童提供了“吃苦”的机会,让我们从小就去经历磨难和挫折。今天…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 ,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 ,我国人民开始由“温饱型”进入到“小康型”生活。生活富裕使一些人思想起了变化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精神有所淡化 ,表现在青少年一代身上 ,生活条件越优越 ,追求物质需要、相互攀比的现象越严重。邓小平同志曾指出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 ,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 ,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加强对小学生进行艰苦朴素的教育 ,正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需要。一、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笔者针对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步入九十年代的孩子们,日渐成为物质生活的佼佼者,他们因为是独生子女,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被称作“小皇帝”、“小太阳”,家长们尽可能满足孩子们的各种要求,为他们铺设通往成长的道路,为他们创设所谓优越的条件,这其中不免渗入诸多的溺爱。这诸多的溺爱,虽然表面上满足了家长们的心理要求,但实质上有害于孩子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往往会导致孩子们的畸型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富二代”、“官二代”们含着“金钥匙”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天生是骄傲的。他们有着比其他人优越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同时也面对比别人更多的诱惑。对于这些学生,如果教育得当,他们就会在得天独厚的条件下健康成才;反之,如果教育不当,优裕的生活反而会给他们的成长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梅丽彬 《湖北教育》2009,(12):46-46
红安县直机关幼儿园是一所具有50年办园历史的幼儿园,园内教学、生活设备设施齐全,为幼儿提供了优越的发展空间与生活条件。一直以来。幼儿园努力提高全园教职工的整体素质,紧紧围绕“团结协作,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在管理方式、模式上大胆创新,以人为本,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工作。为积极开展具有本园特色的活动给予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现代的孩子,个个都是家中的"小皇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了,在享受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这些孩子可能会缺乏某些对他们终  相似文献   

14.
几百万年前,仙人掌浑身滑溜溜的,不长刺,也不开花,而且生活条件优越,是生活在大森林里的,但是后来……那是盛夏的一天,与森林王国向来“井水不犯河水”的沙漠王国派了一名友好使者——骆驼先生来朝见森林国王。小动物、植物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位“天外来客”。森林国王彬彬有礼地  相似文献   

15.
“开漳圣地”云霄县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发展旅游产业不仅可促边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可带动文化景点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爱是春雨     
她名叫赵小飞,生活在一个条件优越的农村家庭里,爸爸大学毕业后没有服从国家的分配,而是南下独闯“江湖”,几年后事业有成。她上小学二年级时,妈妈也随爸爸南下了。她和姐姐跟着姥姥生活,养成了任性、倔强的性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发展,为年青一代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越来越优越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无庸讳言,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文化生活的丰富,对于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古人云:“衣食足,知荣辱。”一定的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前提;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条件的改善、文化生活的多样化,无疑会促进儿童智能的发展和体质的增强。但是,同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优裕的生活所带来的社会作用,也可能具有二重性——在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出现消极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克服盲目性,清醒地洞悉和预见社会生活变化的趋势,及时改进我们的工作,采取  相似文献   

18.
我的爸爸是工程师。妈妈是教师,我是一名小学生(学习成绩还不错),家里的生活条件也算是优越,要什么有什么。大人们总是说我是掉进蜜罐里了。可在这个“蜜罐”里也有“苦”,也许大人们会不以为然,但是我确实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有些不满足。  相似文献   

19.
宝安县隶属深圳市,毗邻港澳地区,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越地理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出现以及全党工作着重点向经济的转移,在党的改革、开放和搞活经济政策的指引下,宝安充分利用自身地处经济特区的优越条件,积极创造较好的投资环境,不断引进外资,发展“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样  相似文献   

20.
《教育文汇》2008,(6):14-14
“学习好,会玩,能聊天,生活能力强,教10岁孩子与人沟通”,这是近日张贴在部分高校的一个招聘广告的内容,满足上述“五项全能”要求的大学生,能够以优越的条件成为10岁男孩的高薪家教,辅导费用甚至可以高到由“自己来定”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