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发现,"厌学"往往缘自"厌师","要让学生喜欢学习,先让学生喜欢要他学习的人"。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礼"。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爱上你的课呢?笔者认为,"作业评语"就是一种很好的增进师生情感交流的"快捷方式"。本文结合实例阐述了"作业评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有效作业,我们用心的涵泳 1.作业应自主而灵动 新课程理念让我们认识到教学应该从专制走向民主,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我们的有效的作业设计也应该如此."  相似文献   

3.
毛莉 《教育教学论坛》2011,(29):134-135
新课程理念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真正‘活’起来"的灵动课堂日益成为广大教师的追求。灵动,蕴含着智慧、灵动,不是简单的追求学生课堂的热闹,而是一种学生生成、生长的过程,具有强烈的生命性。"灵动"有一股强大的美的力量撞击,让思想政治课魅力四射,令人回味无穷。本文拟结合一些课堂片段,和大家一起感受"灵动"课堂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灵动"的语文课堂教师要端正态度不怕问,"灵动"的语文课堂使学生有问题可问,"灵动"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灵动"的语文课堂引领学生尽情读书,"灵动"的语文课堂在生活中快乐学语文。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新课后,要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实现高效学习。而课后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好的作业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获得灵动的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优化作业设计,为学生搭建知识的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只有学生"手眼耳口脑"动起来,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才可能灵动、高效而精彩。要让学生动起来,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愿动起来;就要创设丰富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愉快地动起来;就要教会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主动地动起来;就要完善评价机制,让学生的"心"动起来。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为数不少的学生不喜欢写作业,而学生不愿意写作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单调无趣,没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分层的作业;有的即便是层次性不同的作业,但学生缺乏选择的权利,导致很多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弱的学生跟不上……而作业有时作为形成性评价的重要依据,由于更多采用的等级制,也让很多学生在作业中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怎样让学生对作业感兴趣,还能让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呢?我多年来对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进行了一些有创意的探究,形成了一些不同于一般的、打破常规的做法和经验。一、作业权利的"免除"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常常能听到:"你昨天的作业怎么做得那么差?回去重做一遍。""今天怎么和同学打架了?请  相似文献   

8.
谢玮玮 《中国教师》2012,(21):56-59,80
<正>你是否发现,学生作业本上的字体越来越马虎?而你自己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心情越来越糟糕,甚至因为几个学生不交作业而大发雷霆?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本文将和你一起从作业的类型、作业的设计和作业的效果等方面去探讨如何让学生爱上作业,认真完成作业,从而巩固和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9.
"让学导思",就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收获阅读智慧的一种有效策略。在让学导思的课堂上,教师要珍视学生的初读感受,触发学生的灵动思维,帮助学生构建属于他们的知识图式。教师要选择好"让学"的契机,做有价值的引导,以构建高效、灵动的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0.
"活动教学法"是素质教育对小学英语提出的新要求,小学英语"活动教学"课堂应以动静结合为原则,让技能与活动结合起来;学以致用,让知识与实用相结合;趣味生成,让思想与趣味相结合,调动学生的手、眼、口等感觉器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课堂因"活动"而精彩,因"灵动"而闪光。全面提升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徐建东 《成才之路》2014,(33):18-I0013
物理课不能只讲究新鲜和热闹,而忽视真实的体验。在物理教学中,要将课上得"真实、灵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就要让学生"心动""行动"和"互动"。  相似文献   

12.
课堂不是封闭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探究心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力学生的经验,搭建平台,努力让其自主建构知识,而不能"越俎代庖",一味追求"滴水不漏"。教师应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灵动的、独一无二的个体,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打造多彩课堂,杜绝单一、封闭的课堂。  相似文献   

13.
于海春 《黑河教育》2014,(11):85-86
正教师应合理地进行作业布置,让作业内容丰富起来,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教师为学生示范引导,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与合作者,课堂由传统走向灵动,这便是我校正在实施的"三部九步"课堂教学模式。"三部九步"课堂教学模式打破课桌"秧田"式排列,改为U型摆放。40分钟的课堂,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互帮为主,学生或静心阅读,或尽情辩论,思潮涌动,谈笑风生。自信、大胆,敢于质疑,乐于表达,学生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一番讨论、探究后,教师点拨、指导、总结,当堂练习,自我检测,课堂动静相宜,每堂课每个学生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相似文献   

14.
美化语文教学,创设灵动课堂的首要任务就是教师在审美理念下设置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学生灵动的热情。激情美读,让课堂跳动着灵动的音符。灵动的语文课堂应该追求妙趣,让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展示。闪现灵动之美的课堂教学定会使教学美化而灵动,妙不可言。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因灌输数学知识而忽略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阻碍了学生数学情感的养成。灵动课堂的教学过程是培养数学情感、发展数学思维以及建构数学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所以,只有建构灵动课堂才能改变小学生厌倦、逃避学习数学的现状,让小学生在"玩中学"。  相似文献   

16.
王海滨 《教师》2022,(9):60-62
国家"双减"政策强调减负、提质、增效,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优化课后作业.基于灵动课堂的中学政治作业的优化是灵动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文章主要从作业的优化设计、科学布置、有效批改和综合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双减"背景下作业优化的有效策略,以期提升灵动教学效能,实现作业育人.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时时闪现着灵动的光彩。但这种灵动不是我们事先能预设的,它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它突如其来,又稍纵即逝。如果你不善于用教学机智去驾驭这种灵动,它也许会成为横亘在教学中的一只拦路虎,让你陷入僵局。如果你捕捉住这份灵动,高明地运用即时评价,则会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为课堂打开一条通往成功的意外的美丽的通道。  相似文献   

18.
让孩子敢说     
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智慧与灵动的课堂,是为学生创设"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时空而不断生成的课堂。在精彩的课堂上,不仅需要教师的引导,激发孩子们的表达欲望,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更需要学生的思考和精彩的回答,让孩子敢说、会说,充分展现其  相似文献   

19.
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传统意义上的数学作业,习惯于让学生面对枯燥的数字符号和毫无生气的习题,学生在这样的机械重复的训练中逐渐养成了被动应付的作业意识,可谓毫无兴趣可言.新的课程理念倡导让学生经历鲜活灵动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同样,数学作业作为数学学习的一部分,教师也因充分发挥作业的引领功能,让学生在作业中既培养能力、提升素养,更娱情悦智、感受快乐.为此,进行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思想体,真实而特别,灵动而个性。他们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观察习惯,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言语表达技巧。寻常的语文课堂只是针对中等学生的普适性群体教学,不可能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从容地因材施教,这或多或少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想要让每个学生在寻常语文课堂之外得到更多个性的提升,分层作业显得迫切而必须。分层作业是真正针对个体差异的关注,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它恰到好处地尊重了每个学生的不同,既解除了对学有余力学生"快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