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前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地市报要有所作为,必须在报道内容、形式以及理念上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从鹤壁日报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来看,地市报只有不断增强贴近性,才能不断地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也才能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赢得更多的读者,争得更大的市场。联系鹤壁日报的实际,我们体会到,地市报增强贴近性,必须要在“快、短、多、特、活”五个字上下工夫。新闻要“快”先睹为快,这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在现代社会更是如此,从报纸发行区域特点来看,地市报更要“快”。所谓“快”,即新闻采访快、新闻编发快和报纸…  相似文献   

2.
鹤岗是个因煤而兴、依煤而立的城市,由于很多特定的因素,这座城市只有鹤岗日报、鹤岗晚报、鹤岗电视报及矿工报这几张报纸。因为鹤岗日报是政治性很强的党报,电视报是一张娱乐性的报纸、矿工报是鹤矿集团内部面向煤矿发行的一张企业报,这就在无形中使鹤岗晚报的副刊版面成为面向读者、走近读者和贴近读者的精神食粮和文学阵地。  相似文献   

3.
立足实际 明确特色 县市报的特色是什么?怎样办出特色?我们认为,县市报最大的特色是:它是最基层的、离群众最近的一张党报,这是它与中央、省、地上级党报及其他报纸所不同的最显著的特色,也是其个性所在之处。根据这鲜明特色,要办好县市报,一个根本的、关系到县市报生存价值的途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突出这一特色。而要突出这一特色,就必须增强其贴近性。 报纸的特色,是报纸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色彩和风格。报纸需要有特色,因为有特色的报纸才能触发读者积极的阅读动机、良好的阅读心理和有效的阅读行为,并在阅读过程中升腾起某种审美效应,进而使报纸的新闻价值得以尽可能充分的实现。报纸特色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为了吸引读者抓住读者,大报如此,县市报亦如此。  相似文献   

4.
坚持读者评报十七年沈重远党报要靠全党同志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如何实践这一方针?开展读者评报是个有效方法。宁波日报于1980年6月1日复刊不久,即开展了读者评报工作,17年来,坚持不辍,已成为报纸运作的有机组成部分。领导重视建立制度读者评报工作是...  相似文献   

5.
大同日报为了适应改革和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增强报纸的贴近性、服务性,自去年4月份在一版推出了《读者来电》专栏,及时反映群众呼声、意  相似文献   

6.
“我收藏了三种人民日报,现在人民日报的全套号外我也有。所有报纸中,我最爱集藏的是党报。”在纪念人民日报创刊45周年的读者座谈会上,李铁光的一席话令大家耳目一新。李铁光今年46岁,是北京北人集团公司(原北京人民机器总厂)的工人。他集报30多年,已拥有中外报纸1万多种,10万多份,在我国集报界享有“集报大王”的美誉。他收藏的报纸珍品、早期的报纸,在  相似文献   

7.
孝感日报近年来的新闻实践表明,把握时代,与时俱进,贴近读者办报,贴近群众引导,最能赢得读者,最能打动群众,最能引起社会的共鸣。一、“身”入基层,心贴群众,是增强贴近性的思想源泉。党报新闻改革的办法大家想了许多,诸如改版、增容、套彩等等,使党报的面貌不断改观。但是无论怎么改,关键的一条,是你搞出来的东西要和大多数读者贴得近,挨得紧。党报的贴近性从何而来?拼几条读者爱看的消息,博得点廉价的喝彩,就贴近了吗?迎合少数读者的趣味,搞些煽情报道,增加点零售,就贴近了吗?将天下“坏事”、“丑闻”一网打尽,堆…  相似文献   

8.
贴近性,是新闻的特性,同样也应是报纸理论宣传的特性。尤其在报业愈来愈走向市场的情况下,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出来。报纸理论宣传若不能及时改变原有的办报思路,使其更加适应读者、贴近读者,必将被读者抛弃,被市场淘汰,失去在报业中的立足之地。这就迫使我们必须研究报纸理论宣传的贴近性,以新的思路和切实的措施增强其贴近性。增强报纸理论宣传的贴近性,首先要研究贴近谁的问题,也就是报纸理论宣传的读者定位问题。研究这个问题,必须和整张报纸所处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联系起来。从北京三大党报来看,由上述方面决定,已经形成了各  相似文献   

9.
《平度日报》创刊于1980年6月1日,1993年前一直是周二报,过的是计划经济下靠财政维持生计的日子。自1993年,经过5年多的改革,当年的周二报已经发展成日报,发行量一直在3万份以上,在全省县市报中名列前茅,初步走出了一条以报纸为龙头,以广告、印刷、印刷物资经营、电脑经营和信息经营为支柱的报纸产业化之路。1998年,报纸荣获全省“十佳报纸”称号。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抓住机遇报纸要走向市场,特别是县市级党报要走向市场,比大报、城市报有更多的困难。我们认为这困难那困难,主要是思想障碍所造成的困难。发行靠党政,花钱  相似文献   

10.
早在194○年2月7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工人)发刊词》中就曾指出:“一个报纸既已办起来,就要当作一件事办,一定要把它办好。这不但是办的人的责任,也是看的人的责任。看的人提出意见,写短信短文寄去,表示欢喜什么,不欢喜什么,这是很重要的,这才能使报纸办得好。”事实确是如此,这样做既是党报同读者保持密切联系的一种好方法,又是依靠群众办好党报的一条有效途径。多少年来,我们的党报凡是这样坚持了的,就办得有生气,为群众喜闻乐见,反之,就不被群众所欢迎。前些年,有的报社曾建立了评报点,还有的专设评报员,编辑部的同志经常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给读者发信等措施,诚恳征求读者对报纸的意见,热切欢迎读者对报纸的监督,并在报上辟设《读者评报》  相似文献   

11.
做好政务报道,充分反映党和政府领导人的意图和举措,是党报宣传的首要任务。在地市级机关报中,如何做好政务报道,如何提高政务报道对人民群众的贴近性,对提高报纸质量,增强报纸的可读性与贴近性至关重要。《伊犁日报》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机关报。多年来,报纸坚持采用多种形式关注"两头",找准州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与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的结合点,不仅成功地提升了报纸的影响力,使《伊犁日报》连续10届获得"自治  相似文献   

12.
县报也应在贴近性上下功夫周如福报纸是要办得引人入胜,要赢得读者,就不能不强调报纸的贴近性,强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大至党的方针政策,小至具体问题,在报道时都要力求缩短与读者的距离,不能满足于简单的传达和解释条文,要针对群众思想、认识、心理和...  相似文献   

13.
唐雪梅  郝宇乐 《传媒》2019,(12):33-35
《兵团日报》作为兵团党委机关报,在兵团新闻媒体中占有主导地位,于1953年5月22日创刊。《兵团日报》坚持“党性立报、新闻强报、特色靓报、服务活报、开门办报、探索兴报”的办报方针,坚定走特色化、个性化、本土化的办报之路,引入“和谐、责任、荣誉、使命”的文化理念,是一份具有浓郁兵团味道的省级党报。报纸先后推出“字说兵团”“视点”等板块,受到读者的欢迎。《兵团日报》于2017年荣获中国城市党报“品牌影响十强”,2018年入选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百强报纸”。  相似文献   

14.
张利平 《新闻窗》2012,(3):108-109
地市级党报如何突围?如何走出困境?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一张报纸要想赢得读者青睐,求得生存发展,就必须办出特色。那么,地市级党报应该展现给读者什么样的特色呢?笔者认为,办好地市级党报,在突出喉舌特色、精品特色的同时,还需要突出地方特色。以《毕节日报》为例,《毕节日报》就是要突出:毕节是胡锦涛总书记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时,亲自倡导建立的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是科学发展观的试验田,是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在新时期参与经济建设搭建的一个平台这一主题,这一特色,围绕毕节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乌蒙山愎地、乌江发源地的地理特点以及毕节独有的民族文化、人文特点,来定位报纸样式,来组织策划版面和文章,不能干报一面。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元旦,三家省级党报《湖南日报》《湖北日报》《吉林日报》同时进行改版,以全新的"瘦报"形象与读者见面.加上早已"瘦身"的《南方日报》《重庆日报》,目前,国内已有五家省级党报采用"瘦报"这一国际流行的"黄金报型",若再算上《经济观察报》《成都商报》等报纸,国内采用"瘦报"报型的报纸已有数十家之多.  相似文献   

16.
做好政务报道,充分反映党和政府领导人的意图和举措,是党报宣传的首任务。在地市级机关报中,如何做好政务报道,如何提高政务报道对人民群众的贴近性,对提高报纸质量,增强报纸的可读性与贴近性至关重。《伊犁日报》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机关报。多年来,报纸坚持采用多种形式关注"两头",找准州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与老百姓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简讯     
十七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报纸负责人,4月7日至12日在绍兴举行了首次历史文化名城报纸经验交流会。这十七家报纸是:北京日报、承德群众报、大同日报、南京日报、苏州报、杭州日报、绍兴日报、泉  相似文献   

18.
架通读者与报纸交流的桥梁——’98四川日报特约评报员座谈会纪略本刊记者肖晓冬春风拂面,杨柳依依。3月2日到4日,来自四川各地的20多位四川日报特约评报员,满怀对党报的一腔深情,欢聚成都龙泉驿星光花苑,就如何办好四川日报,搞好评报工作,拓宽报纸与读者的...  相似文献   

19.
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大力增强新闻的指导性、权威性的同时,强化新闻宣传的贴近性是提高地方党报影响力的关键。 近年来,徐州日报努力探索增强贴近性的途径与方法,并开辟“大众视点”新闻版作出尝试,强调这个版面以贴近群众、增强可读性为指导思想。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这一思路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0.
地市报在党的机关报中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经常研究办好地市报的意义重大。“设法强化两头,削弱改进中间。”我认为这是当前办好地市报的重要一招。 两头:一头是强化党报的党性观念,突出党报的喉舌作用,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下更大的功夫;一头是强化党报的群众观念,突出党报的贴近性,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两头强化了,报纸就能高扬主旋律,突出主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