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说语录     
《教学随笔》2013,(4):8
教师一要研究教材,二要研究学生,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要把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语言文字中蕴含的语音感、语义感、语境感不是教师能够全部讲出来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于漪  相似文献   

2.
师说语录     
<正>教师一要研究教材,二要研究学生,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要把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语言文字中蕴含的语音感、语义感、语境感不是教师能够全部讲出来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于漪  相似文献   

3.
师说语录     
《教学随笔》2013,(18):8
<正>教师一要研究教材,二要研究学生,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要把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语言文字中蕴含的语音感、语义感、语境感不是教师能够全部讲出来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于漪  相似文献   

4.
师说语录     
《教学随笔》2013,(22):19996
<正>教师一要研究教材,二要研究学生,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要把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语言文字中蕴含的语音感、语义感、语境感不是教师能够全部讲出来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于漪  相似文献   

5.
作为教师,不论讲哪一门课程,都要备课。备课备到的水平程度用骨髓、肌肉、皮肤来表示,则有:上档备以研备之,备至骨髓矣:中档备以学备之,备至肌肉矣:下档备以看备之,备至皮肤矣。以看备课。拿到教材,看一句书就写一句教案。教案形式上写的很规范,其内容只是教材的大段摘抄。讲课时照本宣科,离开教案玩不转,他们对教材只掌握到皮肤,其所讲的课自然讲不出什么深度。以学备课。教师拿到教材,先通读,并视为自己的一次学习。在学的基础上再写讲稿、教案,这种备课,讲起课来比较灵活,能有自己的发挥,课讲得有血有肉。以研备课。这里的研字指研究,指在以学备课的基础上,把学习与研究结合起来。重视教研是每位勤奋教师的共同特点。研究,首先要研究教材,不仅要吃透教材,还应了解教材的质量。对教材个别错的地方能及时  相似文献   

6.
一、要“吃透”教材,写好教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测量学》一书。该教材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到具体操作和实践展开叙述,并简要介绍了测量的新技术、新仪器。这本《测量学》是我们进行测量学教学的基本依据。要讲好《测量学》,必须要“吃透”教材,写好教案。从教材到课堂教学,中间一环就是教案。它是教材的具体化,要把教学的难点、重点和教学步骤、程序甚至是表达思想的词句都体现出来。教师知道的东西应当比他要讲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20倍。这样他在上课时的言语就会运用自如,学生感知这些信息就不太费力。  相似文献   

7.
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诸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按照各科教学大纲的要求,反复钻研教材,认真研究每个层次学生的实际,变换教学方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坚持分层次教学,才能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学习水平上有所发展和提高。 一、备课过程要实现两个层次的转化 第一个层次转化:通过备课,把教材中的知识完全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做到胸中有书,因材施教。这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条件。 在这一层次里,教师首先要通过认真学习和钻研教学大纲,弄清所教学科的目的、任…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第一册《一面》是一篇基本课文,编者为这篇二千二百来字的文章作了多处评点,值得我们借鉴。评点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也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所谓评点,“评”是议论是非高下,“点”是指点。语文学习、语文教学中的评点是指对教材或读物,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的诸方面进行评论指点,发表见解,提出问题,或提示思考方向等。教师钻研教材,在书的空白处写上见解或要讲的东西,乃至给字词注音、释义,都是评点。我们应该把这种自己读书常用的方法教给学  相似文献   

9.
一、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德育因素 1、树立强烈的德育意识。 教学中应自觉把德育放在首位。克服课堂教学中德育的随意性。长期以来,有几种倾向影响着德育功能的发挥:(1)穿鞋戴帽:如讲《我的战友邱少云》,一上课就说:“本课要学习邱少云严格遵守革命纪律、不怕牺牲的伟大革命精神。”课结束时又布置作业,写向邱少云学习的决心书。(2)牵强附会:如《再寄小读者》重在理解作者信中讲的学习语文的门径,  相似文献   

10.
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现在的学生书读得不少,见识也很广,可为什么下笔却有千斤重?问题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都是关注教材的主要内容,这种阅读方式实际上探究的是“写什么”。“写什么”是我们要学习的基础知识,知道“怎么写”则是我们学生要学习的基本能力,也是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以"写"为中心的深度学习是促成目标达成的有效路径,它指的是在学习活动的设计过程中,突出"写"的活动设计.从"写"的内容讲,"写"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句子、一个句群,也可以是一个微型写作任务,等等.从"写"的活动组织形成讲,"写"可以是自主学习的圈点勾画,可以是小组合...  相似文献   

12.
师说语录     
<正>教师一要研究教材,二要研究学生,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要把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语言文字中蕴含的语音感、语义感、语境感不是教师能够全部讲出来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于漪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在不断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前进。——著名语文教育家、全国中学语文协会学术会员、中国六大语文教学流派之一的"学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材的编写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层次清楚、逻辑性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但怎样让学生去看书,看好书,这里却有不少学问。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看书方法:教学生会理书。所谓理书,就是理清课本的内容、结构层次。从内容上讲,学生要理出哪些基础知识,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这些基础知识学生不仅要找得出来,更要理解它,记住它。找出来是前提,理解是关键,记住是目的。三者缺一不可。例如,“物质”这一概念,课本上写得很清楚,找出来是比较容易的事。至于理解,仅从定义的阐述方面,就可分四个层次来…  相似文献   

14.
从教材出发培养学生读讲写画能力●伊春师范学校石宏磊中等师范学校是培养小学教师的学校。因此教学要有别于高中,要具有“师范性”。不仅要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要使学生“会教”。我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出发,培养学生读、讲、写、画的能力,以训练学生做小学数...  相似文献   

15.
有机会听了一些老师的课,很受启发,首先想到的是应该怎样备课.我发现有些老师备课,不是把主要精力花在熟悉教材,吃透“两头”,精心设计教法上,而是花在写教案上.有些语文教师一学期要写四、五本教案,一课书也要备它十多页,但从内容来看,绝大多数是照抄教学参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习作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而读写结合又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最佳途径之一.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如何使这条经验发扬光大?笔者以为,教师应活用教材,借助教材特点,找准读写结合点,进行举一反三的仿写,把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多元解读通过个性化作文表现出来,让学生感到胸中有物,写的火候水到渠成,自然"下笔如有神".在实际教学中,我不断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备课是讲课前的必要准备,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项艰苦细致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因此,一堂课上得怎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粗略地总结出在语文备课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胸中要有“纲”。教学大纲是编写教材、指导教学、考试命题、评估教学的依据。所以,首先要学习大纲,特别是实施义务教育新教材起始年级的教师,应把学习义务教育大纲放在首位。在大纲的指导下,通览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把握教学的  相似文献   

18.
学书偶记     
学书与读书古人云:"无学不足以言书。"我们要把字写好,还要多读一点书。苏东坡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多读书,使人登高望远,视野开阔。丰富的文化修养,可以直接提高书法的气质和风度,用笔开张,不拘一格,潇洒自如。胸中有书,下笔自然不俗。鲁迅不是书法家,但是他书读得多,所以写出来的字很有书卷气,自成一体,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9.
什么叫“自能学习”呢?“自能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相机诱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读、思、议、写等多方面活动,积极主动地把探求、理解形成学习技能,从而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学习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自能学习”的教学模式、策略方法,就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自能学习”呢?培养学生“自能学习”的前提是教师要做到“胸中有书、心中有生、手中有法”,要钻“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培养学生“自能学习”要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20.
1.优化教学设计,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传统的教学组织过程从策略上讲是想方设法引导、启发学生去适应教材的要求,从顺序上讲是先有教材,然后才有学生,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不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组织过程应该是: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实现学习目的提供信息、手段、时间和空间,使他们能主动地动口、动手、动脑,通过实践活动及相互学习,发现规律获取新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