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联盟治理机制的角度研究产学研联盟中契约和信任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对于促进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知识向企业成功转移,进而实现我国企业技术能力提升意义重大。本文在前期案例探索的基础上,采用大样本实证研究方法,从细分维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不同维度契约、信任对不同类型知识转移的直接效应和交互效应。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契约协调机制对产学研联盟成员的显性知识转移有积极作用,但对隐性知识转移没有显著效应;契约控制机制有利于提高显性知识转移效果,却会抑制隐性知识的转移;信任对两类知识转移均有促进作用,但对隐性知识转移的作用相对更强;契约协调和信任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移均会产生正向交互效应,而契约控制和信任对两类知识转移却会产生负向交互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2.
李世超  蔺楠  苏竣 《科学学研究》2011,29(10):1532-1541
 尝试通过将产学间的关系互动表征为信任和信息共享,并引入显性和隐性知识转移作中介变量,深入剖析关系嵌入影响产学间知识转移进而影响产学合作绩效的作用机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的大样本数据检验,发现由于信任成本存在导致信任对显性和隐性知识转移的作用效果有差异,进而主张需要根据产学间知识活动的特征来灵活选择合适的信任水平;同时还主张在以隐性知识转移为主要目标的产学合作中,在成本可控范围内,应将现有企业的信息共享模式从单纯的信息获取升级为信息交互与参与,从而尽可能降低“挤占效应”,促进产学共同行动中的隐性知识转移。  相似文献   

3.
郑智  李加胜 《科技广场》2012,(7):188-191
知识转移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本质和关键因素,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转移方式决定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不同模式。本文按照知识转移的方式,将其划分为显性知识主导下的技术转让与协作服务模式、显隐知识共同协作下的共建实体模式、隐性知识主导下的联盟一体化集成模式,并对每种模式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在大量调查问卷基础上,以江苏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从微观行为模式层面考察了影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隐性知识转移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吸收能力、组织支持、接收动机、初级转移、高级转移、非正式群体与沟通和成功知识等相关因素后,知识模糊性和显性转移模式与隐性知识转移的效果之间呈现较显著的正向关系,而且这种正向关系还会因为知识嵌入性和隐转移模式解释变量的舍去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强。与一般认识不同的是,我们还发现,知识势差、物理距离和组织距离等与跨国并购过程隐性知识转移效果之间并不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也不存在所谓的"门槛效应",它们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关键影响因素,从转移过程、融合过程、协调过程和反馈过程四种情景验证了企业隐性知识转移过程的特征差异以及它们对跨国并购隐性知识转移过程的内在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合作中的成功知识转移是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途径,以正式契约和信任为代表的合作治理机制是影响校企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两种契约维度(契约协调和契约控制)、信任与两类知识转移(显性知识转移和隐性知识转移)关系的理论框架,并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其探讨,从中归纳出相关的理论命题。研究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中信任对隐性知识转移的正向影响大于对显性知识转移的正向影响;契约协调仅与显性知识转移存在正向关系,与隐性知识转移没有直接关联,而契约控制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移均产生负面影响;企业的学习意愿和吸收能力对两种契约维度、信任与两类知识转移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契约协调和信任的共同使用会增加校企知识转移,而契约控制和信任的共同使用会减少校企知识转移。这些结论为现有研究的矛盾观点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组织内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ITKT)是组织内隐性知识转移的主要方式,直接关系到组织核心竞争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本文依据知识特性和转移具体方式两个维度,将知识转移划分为正式显性知识转移、非正式显性知识转移、正式隐性知识转移和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4种类型,比较了它们的特征。分别从个体间、个体与团队间、个体与组织间、团队间、团队与组织间5个视角,分真隐性知识和伪隐性知识两种情况,考察了组织内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的过程机理,建立了过程模型,提出了组织内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的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7.
不同合作创新模式与隐性知识转移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军杰  李新功  李超 《科学学研究》2009,27(12):1914-1919
 合作创新是企业获得隐性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已有的研究很少涉及不同合作创新模式下隐性知识的组织间转移。文章以企业为研究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比了不同合作创新模式下隐性知识组织间转移的影响因素和途径,认为产学研合作和水平型合作中隐性知识的转移较强且途径比较丰富,但后者受到竞争关系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4,(10):74-77
提出了跨国公司回任人员知识转移行为的三个影响因素,即知识转移能力、知识转移动机和知识转移机会,探讨了三因素与知识转移行为的关系,以156位回任人员为调查对象,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回任人员知识转移行为的三个影响因素均对隐性知识转移行为和显性知识转移行为有显著影响,隐性知识转移行为对显性知识转移行为有显著正面影响;知识转移能力对显性知识转移行为的影响大于对隐性知识转移行为的影响;知识转移动机和知识转移机会对隐性知识转移行为的影响大于对显性知识转移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世超  苏竣  蔺楠 《科学学研究》2011,29(12):1854-1864
 为澄清学术界目前关于不同控制方式如何作用于产学合作绩效的模糊认识,文章尝试通过将控制细化为行为和产出控制,并引入显性和隐性知识转移作中介变量,来打开控制方式、知识转移与产学合作绩效间的关系黑箱;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的大样本数据检验,厘清了行为和产出控制对产学间显性和隐性知识转移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差异;进而提出在以知识流动和共享为主要特征的产学合作中,应调整传统的控制思路,代之建立起以行为控制为主同时辅以适度产出控制的合理控制结构。  相似文献   

10.
基于知识价值的企业隐性知识转移激励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传统知识分类的基础上,以知识转移中知识对知识源的价值为切入点,提出新的知识分类方法,并结合基于知识自身属性的分类方法,分析各种特征的隐性知识的知识转移难度;从隐性知识转移的利益相关者着眼,探讨隐性知识转移的激励模式,并分析不同特征的隐性知识的激励模式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选取OLED产业2007—2016年专利数据,构建40家组织的显、隐性知识转移网络,采用QAP分析法探究地理、技术和社会邻近性对组织间不同类型知识转移的影响。3种邻近性对其作用效果存在差异,且多维邻近性间存在交互作用,具体表现为技术、社会邻近性均正向影响组织间显、隐性知识转移;地理邻近性对组织间显、隐性知识转移无显著影响,但能正向调节技术、社会邻近性对组织间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隐性知识管理文献综述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王连娟 《情报科学》2006,24(4):636-640
显性知识仅代表知识整体的冰山一顶,而隐性知识则占据冰山大部。研究隐性知识对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文章从知识分类研究中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的阐释、隐性知识的学习和创新、隐性知识的传播和转移、项目团队中的隐性知识等几个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What is the impact of specific knowledge-transfer processes on the level of shared knowledge and, in turn, on outsourcing performance in outsourcing relationships? Drawing on a series of case studies covering IT providers and banks, we investigate several applied knowledge-transfer processes dedicated to the transfer of explicit or tacit knowledge between outsourcing banks and their providers. We examine the differential influence of various types of knowledge transfer on shared knowledge between the parties and on the resulting outsourcing performance. Results depict the differential impact of various knowledge-transfer processes dedicated to the transfer of explicit, or tacit knowledge, respectively, on the development of shared knowledge. Interestingly,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knowledge-transfer processes dedicated to the transfer of explicit knowledge and those dedicated to the transfer of tacit knowledge proves to be most effective.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high levels of shared knowledge positively influence outsourcing performance. In addition to previous literature, we found transfer processes for explicit knowledge in an outsourcing context to consist of two dimensions: The content dimension, primarily focused on in literature, and the sender–receiver dimension of transfer processes which are rarely addressed in outsourcing literature. The content dimension embraces mechanisms such as trainings, SLAs and standards that define how content has to be interpreted, whereas the sender–receiver dimension of transfer processes of explicit knowledge defines explicit, documented interaction structures between parties.  相似文献   

14.
学者已经对代工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升级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探讨,但目前缺乏价值链嵌入程度的研究。区分经济性嵌入和社会性嵌入两个概念,提出6个有待于检验的命题:经济性嵌入程度与显性知识转移绩效呈正相关;经济性嵌入程度与隐性知识转移绩效呈倒U型关系;社会性嵌入程度与显性知识转移绩效呈倒U型关系;社会性嵌入程度与隐性知识转移绩效呈正相关;显性知识对于加强代工企业代工能力有正向作用;隐性知识对于促进代工企业的升级有正向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5.
知识转化灰箱模型与企业知识管理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基于知识管理理论和认知学理论,对隐性和显性知识转化过程进行了深度剖析,提出了“假隐性知识”、“假显性知识”的概念和知识转化过程的灰箱模型,并阐述了该模型在制定企业知识管理策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高鹏  安立仁 《科研管理》2015,36(11):131-138
隐性知识表征直接影响隐性知识的传递与共享,隐性知识异于显性知识,其难以通过命题符号准确和完整的表征,但这无法否认其在人脑中的存在性。文章从认识论视角出发,通过个体隐性知识表征模型论证了隐性知识是人的知觉中关于事物之间联系与特定情境的整体心像。在信息论及隐性知识表征模型的基础上得出了隐性知识的传递模型,其由隐性知识源、隐性知识输出映射、隐性知识展示、镜像、信道、隐性知识感知、隐性知识输入映射和隐性知识宿八个部件构成,隐性知识传递通过这八个部件完成从隐性知识演示到隐性知识吸取的完整传递过程。隐性知识传递的目标是最小化隐性知识条件熵,最大化传递主体间的互隐性知识量。  相似文献   

17.
田庆锋  杨清  刘辉 《科研管理》2006,41(1):119-129
本文以控制理论、资源交换理论以及组织学习理论为基础,研究了非正式控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探讨了知识转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组织学习能力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174家IJVs的有效问卷。通过逐步层次回归法、验证性因素分析和被调节的中介模型等方法,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研究表明,非正式控制对隐性知识转移以及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隐性知识转移在非正式控制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组织学习能力在非正式控制与隐性知识转移以及隐性知识转移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成桂芳 《现代情报》2009,29(4):175-178
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虚拟企业是企业提高灵活性和反应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知识传播对于虚拟企业的运作尤为重要。本文以虚拟企业知识协作网络中不同成员企业间的知识传播为研究对象,根据知识性质的不同,以知识管理系统为基本媒介,以知识传播的"互动整合过程"为基础,分别建立了虚拟企业基于知识管理系统的显性知识传播模式、伪隐性知识传播模式和真隐性知识传播的混合模式。  相似文献   

19.
向希尧  蔡虹 《科学学研究》2011,29(1):97-105
 跨国知识交流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组织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经由实物形态的产出和人员交流,即有形和无形的流动渠道得以扩散。基于我国电力系统专利的引用、合作申请以及共同发明人信息,分析和对比了显性和隐性知识的跨国溢出与创新扩散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显性知识溢出网络和创新扩散网络相对比较分散,且度分布具有明显的无标度特性。而基于发明人交流的隐性知识流动网络结构明显不同,不仅为组织提供了更多的知识渠道,而且缩短了知识的传播距离并降低了核心节点的信息控制作用,有利于网络中知识传播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