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2005-2006年全国排球甲A联赛福建女排15场比赛的一攻各个环节进行技术统计、比较与分析,指出其在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以利于福建女排在今后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发球面面观     
发球面面观胡进1993年1月底至3月初,中国女排参加了在福建漳州举行的全国甲级女排冬训。并在冬训后期同获得冬训检查比赛的前四名队进行了8场比赛。从这8场比赛的发球技术看,省市女排队的发球技术水平均属一般化。除极个别的队员发球有一定攻击力外,绝大多数运...  相似文献   

3.
攻击性发球的时间与区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球在排球比赛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既是比赛的开始,也是进攻得分的开始。发球效果直接左右着比赛的胜负,影响着本队的士气。而发球又是唯一不受对方干扰的技术,只要运动员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就可能达到得分或破攻的目的。我们带着如何使发球获得预期的结果,怎样提高发球的攻击性等问题,对参加全国女排联赛的辽宁、上海、四川、江苏、山东、北京、福建等队,以及中国、美国、古巴、日本、巴西等女排,进行了比赛中发球击球时间和落点的统计,探索发球效果与时间、落点的直接关系。发球时间与效果发球时间是指裁判员鸣哨至发球者击球…  相似文献   

4.
4月3日,在一片热烈地欢呼声中,历时8天的’99全国女排忧胜赛在福州市福建省体育馆拉下7帷幕。福建、辽宁女排如愿以偿地杀回了明年的甲A赛场,而湖北和复旦女排则无奈地滑入乙级队的行列。今年的全国女排优胜赛采用了每球得分制的新规则,因此比赛的激烈程度大大增加。再加上优胜赛实行的是不同于甲A联赛主客场赛制的单循环制,每一场甚至每一局的比赛都是关键,其成绩的胜负直接影响到整个比赛的结果,使得整个比赛可谓是场场精彩,局局激烈。此外;在本次赛场上出现了中国女排优胜赛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外援的身影,这无疑预示着中国女排…  相似文献   

5.
中外女排技、战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中国女排及世界女排发展的方向,及时了解世界女排先进打法,能使我们在训练和比赛中,把握技、战术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上海有线女排是一克有着雄厚实力的国内强队。从1996年中国排球走上职业化道路后,上海有线女排连续夺得四届全国女排联赛冠军,并以中国冠军队的身份参加了三届亚洲女排俱乐部杯赛,获得了二次冠军。 此外,上海有线女排还为中国排坛输送了许多优秀人才。为中国女排在世界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作出了贡献。 支持上海有线女排的上海有线电视台是全世界最大的有线电视台,1996年俱乐部成立以来,上海有线电视台利用自己的媒体优势,对普及和宣传排球运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保障了上海有线女排连续在国内外比赛中夺得冠军。2001…  相似文献   

7.
中国女排与世界女排强队比赛回合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参加第八届世界杯女排赛中国女排进行的 11场比赛为统计样本 ,分析新规则下女排比赛的回合特点 ,以及中国女排与世界女排强队在不同回合比赛所表现出的实力及存在的问题 ,以期增强排球比赛的精彩性和提高中国女排不同回合比赛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主要采用录像统计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比较分析法等,通过对中国、巴西和意大利三国女排在2005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上的五场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分析,找到了各国女排在比赛中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为今后中国女排的训练和比赛提供有针对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魏倩  郭开强  谌之道  熊灵敏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2):247-248,F0003
通过调研2008年女排比赛38场录像,就国内外参赛各队主力二传手的技能运用效果,攻击得分能力进行统计、对比、分析,比较检验出各国女排二传手的差距与不足,并提出了我国女排二传手培养方向、创新思路、训练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 福建女排在第六届全运会女排决赛中顽强的拼搏,艰苦的奋战,出色的表演,为我省代表团赢得一块宝贵的金牌。这对于振兴福建体育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数据统计和临场的直接观察,对发球、接发球、防守等技术进行剖析,以说明福建女排夺冠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对新一届中国女排技术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专家访谈和比较分析法,对新一届中国女排在2005年度宁波市北仑主场三项高水平国际赛事中的技术统计数据,与FIVB公布的28届雅典奥运会女排比赛的技术排名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扣球技术老将状态稳定,新队员表现突出;拦网技术整体差距明显,已成为制约中国女排进步的一大问题;发球技术达到了世界较高水平;一传技术表现比较稳定;二传进攻组织流畅;防守能力新老队员水平不平衡。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甲级女排人际关系现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莫雷诺社会测量法,对我国甲级女子排球队的人际关系进行了调查与测量。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处理与逻辑分析,初步地反映了我国女排人际关系的基本现状和人际关系的结构及存在的问题和形成的原因,以期为我国女排的科学训练、比赛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第9届世界杯中国女排夺冠的制胜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3年第九届世界杯女排夺冠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队发球、防守反击具有明显优势,拦网和一攻基本与世界水平保持一致;教练的指挥艺术、队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是中国女排夺冠的制胜因素;一些国家女排实力的下降也为中国这次夺冠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第9届世界杯女排前六强队网上实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健辉 《体育与科学》2004,25(4):56-58,6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第9届世界杯女排比赛中国队与前六强队比赛技术统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中国女排世界杯夺冠,主要是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得到了较好的运用、心理素质稳定、失误少的结果。但是,中国女排网上实力与世界强队相比没有绝对优势。提示现代世界女排比赛朝着女子排球男子化和“速度排球”的方向发展。指出中国女排应进一步加强接发球的训练,以保证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运用,对拦网的判断和移动的速度进一步加强训练,不断提高拦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对新一届中国女排一攻进攻结构和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Data Volley软件对中国女排在2005年的10场国际性比赛进行了临场统计,分析了新一届中国女排的进攻结构的主要特点,并对一传到位与不到位的情况下中国女排的不同进攻形式、不同进攻发起区域与不同进攻效果进行比较,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6.
通过1995年世界杯和1996年奥运会排球赛的统计分析,将其与中国女排的网上实力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中国女排与世界冠军队实力的差距,为中国女排训练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第28届奥运会女排决赛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第28届奥运会女排决赛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面对高大的俄罗斯女排,中国女排坚持采用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在发球、一攻和拦网上略占优势,但是在防守反攻环节比俄罗斯女排稍差一些。  相似文献   

18.
第9届世界杯中国女排进攻战术运用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3年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的统计分析表明,中国女排总体进攻扣死率均高于对手。其中强攻与2000年奥运会相比,有较大提高,但不稳定,失误率高;快攻运用效果较好,失误率少,且以背快效果最佳,在比赛关键时刻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今后还须加强快攻与强攻、快攻与后攻的掩护配合,才能保持总体进攻的攻击力。  相似文献   

19.
第15届世锦赛中国女排一攻与防反战术运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录像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15届世锦赛中国女排11场比赛的一攻与防反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外女排强队相比,中国女排强攻不强、一传和拦防能力的差距,造成快攻战术运用次数少,效果差,难以发挥快速多变的特长。中国女排应进一步提高一传质量,加强强攻环节和拦防整体配合以及各种快攻战术的运用,提升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