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陈风·泽陂》:"涕泗滂沱。"关于"涕泗"二字,后世往往析言为训,毛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自毛传而后,鲜有异议,从训诂的角度来看旧注似无破绽,然出土文献为重新追溯"泗"之形义来源提供了可能。今立足《郭店楚简》相关文献材料的考释,认为泣、涕为"眔"一字之分化,泗则为"眔"之异体,义皆为眼泪",涕泗"当属同义连文。  相似文献   

2.
助字是《马氏文通》中没有西方语法为依傍的"华文所独",以《论语》中的助字用例为语料,从三个方面考察马氏的助字,发现:其一马氏以"传信"和"传疑"远不能概括助字的语气意义,《论语》的助字可分为陈述、疑问、感叹和提起。其二《论语》中语气词连用的情况证明了马氏对"合助助字"论述的正确性。其三马氏遵循助字的单功能性,有助于分析助字的细微差别和语气词连用。  相似文献   

3.
《甲骨文字诂林》3095页的"ね"释作"聿"字。罗振玉:"《说文解字》聿所以书也,从聿一声,此象手持笔形,非形声字也。"此书的主编于省吾先生按语是:《说文》有聿字,谓,手之走巧也,从又持巾;又有聿字,谓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从串一声,亦有笔字,谓秦之笔从聿从竹。  相似文献   

4.
成语,古已有之。"夭桃秾李""凤凰于飞"见于《诗经》;"精卫填海""夸父追日"载于《山海经》。《周书·史宁传》语及"衣锦还乡","观卿风表,终至富贵,我当使卿衣锦还乡"。《明史·吴时来传》说到"宵旰忧劳","若不去嵩父子,陛下虽宵旰忧劳,边事终不可为也"。  相似文献   

5.
温莉艳 《现代语文》2009,(10):56-56
"胜义无疑第一禅,几个曾解笑前贤。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马叙伦《为庄子义证诚率题绝句》)《逍遥游》是《庄子》第一篇,"逍遥"二字是解读《庄子》的至要语素,也是解读《庄子》的一把钥匙。"逍遥"就是悠然自得、纵任无为的意思,而相应的,"  相似文献   

6.
清人钱大昕以为,《史记·天官书》中的"中宫"、"东宫"、"南宫"、"西宫"、"北宫"五"宫"字皆作"官"字。钱氏之说与司马迁对全天恒星分布区域的划分及传世文献不符,《天官书》之"宫"字不误。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报任安书》有"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一句,有注解称",楚,荆木"。为何有此解释呢?许慎《说文解字》曰:"楚,丛木,亦名荆也,从林,疋声。"《诗经·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说文解字》释:"荆,楚木也,从刑声。"唐代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说:"荆、楚一木二名,故以为国号,亦得二名。"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五·杂志二》:"荆或为楚,楚亦荆木之别名也。"  相似文献   

8.
《书·舜典》中"玄德"一词,伪孔传之解说虽可通,但仍然有进一步探究的余地。以汉字构形、先秦"玄"字蕴含之文化意象为依据,"玄德"一词的新释应为"生德"。  相似文献   

9.
"今为"是《宋本玉篇》界定字际关系的术语之一。它揭示汉字之间复杂的字际关系,本文对《宋本玉篇》字头和"今为"所辖字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状态。  相似文献   

10.
黎莉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11):115-121
《墨子》中"或"字共出现72例。就其词类而言,包括代词、连词、副词等,其中连词又有"或者……或者……"、"如果"和"有时……有时……"三类。另外还有用作名词"域"、动词"有"、副词"又"以及通假字"惑"等。就"或"字在句中所作的成分而言,主要分为作主语、谓语、状语三种。《墨子》"或"字的量化研究,对于《墨子》研究的深化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先秦古籍的语法研究也是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古汉语没有标点断句,加上语言的演进变化,有些汉字,古今意义会有较大差别。比如《礼记·檀弓》"嗟来,食"中的"来"字,由于对"来"字意义的理解不同而产生了误解。我们通过训诂,结合原文,找到"来"的原意。  相似文献   

12.
《孔雀东南飞》是汉代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全诗共达一千七百多字,属"杂曲歌辞",最早见于陈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作者为"无名氏",郭茂倩《乐府诗集》载此于"杂曲歌辞",合题为《焦仲卿妻》,后人一般以该诗第一句"孔雀东南飞"起兴趣题。《孔雀东南飞》运用了很高的艺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国语》这部著作中使用了大量的介词"以"字,也出现了大量由介词"以"构成的"以"字结构。通过对"以"字结构的考察,对"以"字结构的用法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诗经·大雅》中五首周史诗与《伊利亚特》经典情节的文本细读,互照互识《诗经》周史诗"壮美"与《伊利亚特》"崇高"风格的同异,以此为中西诗学体系的基本诠释原则分别是"言志"与"模仿"提供一个佐证。  相似文献   

15.
比喻是《诗经》采用的主要修辞手法之一,它的运用增强了《诗经》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而《诗经》比喻的运用多数是通过使用喻词"如"来实现的。本文通过研究《诗经》中"如"字使用的情况,来分析"如"字的古今义变化,以便把握《诗经》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16.
古曰:"百善孝为先。"《说文解字》中对"孝"字作了这样的解释:"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说的是金文的"孝"字上部很像一位伛偻身子的老  相似文献   

17.
《醒世恒言》是明末具有代表性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书中的被动句数量众多,表现形式丰富,主要有"被"字式,"吃"字式、"为"字式等六大类型。其中,"被"字被动句在书中占有绝对优势,其谓语和宾语也都有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石洁林 《学语文》2013,(1):75-75
洪昇的《长生殿》与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都描写了大人物的爱情。围绕两部作品的一条隐线便是一个"情"字。本篇中,我们也试图从这一"情"字,对《长生殿》与《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进行分析。 一、情之性质:纯情与迷恋 洪昇的《长生殿》中,李杨二人的爱情是理想的、单纯的。杨贵妃没有过问政事,也没有恃宠妄为。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有"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主张。其中"居学"二字指的就是课外作业。《论语》在开篇中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然而,现今的课外作业是否如孔子所言,  相似文献   

20.
郭学萍 《教师博览》2010,(11):36-38
我曾有机会恶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孔子,也因此把那本被李敖痛斥为"只不过是一万一千七百零五个字的空疏东西"的《论语》颠来倒去读了数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