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据报道:一颗名叫"阿波菲斯"的近地小行星,将可能在2036年与地球相撞,其威力相当广岛原子弹的十几万倍.如果"阿波菲斯"真的与地球相撞,可彻底摧毁一片相当于我国广西大小的区域;如果是击中海洋,则会产生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海啸.这颗小行星质量是4200万吨,相撞概率为31%,目前正在太空以每秒20公里的高速向我们袭来.  相似文献   

2.
《科技新时代》2008,(5):118-118
最初观测到“太阳海啸”的是1995年12月发射的SOHO卫星(太阳与日球层观测台)。天文学家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太阳海啸”与地球海啸存在相似之处——“太阳海啸”也是能量释放的结果。能量产生后会通过一些介质来释放压力波,在地球上,这个介质是海水,而在太阳上,这个介质则是炙热的太阳气体。  相似文献   

3.
海啸     
李晨 《金秋科苑》2013,(1):62-65
海啸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造成的海面恶浪,并伴随巨响的自然现象。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是地球上最强大的自然力。  相似文献   

4.
<正>在地球的历史上,很多"大事件"塑造和改变了地球:来自太空的岩石撞击,熔化了地表;地壳板块漂移,改变了海洋和陆地的格局;火山爆发影响地球大气层的状态,导致气温时高时低;地球上孕育出生命,同时它们又改变了地球……所有这些"大事件"都在地球的岩石中留下了痕迹,把岩层变得像一本"日记"。日记中的"文字"包括地质学上的改变,也包括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体形成的化石。这些化石告诉人们,某一地质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怎样  相似文献   

5.
正为什么地球边上有个月亮,它是怎么来的呢?40多年以来,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主要的假说如"同生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同时起源于太阳星云中,各自的一块小星云的冷却、聚集和增生,分别形成了地球和月球,因此月球和地球是一对姐妹;"分裂说"认为,地球刚刚形成不久,由于地球内部储存的能量很大,  相似文献   

6.
若没有疯狂的扩张,人类文明注定不能走向兴旺。混乱的地球游行、骚乱、战争此起彼伏;地震、海啸连绵不绝;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森林被滥砍滥伐,动植物大量灭绝;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粮食  相似文献   

7.
地球的形成,目前理论仍是"星云说"为主,本文从"星云说"着眼,对地球质量形成机理进行探索。大家公认的是,宇宙中存在有四种物质——固、气、液、等离子态。作者认为,这四种物质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8.
庚晋 《百科知识》2002,(10):31-32
关于月球起源的说法有四种。第一个假说是月球和地球一样,是在46亿年前由相同的宇宙尘云和气体凝聚而成的;第二个假说是月球系由地球抛离出去的,抛出点后来形成太平洋;第三个假说是月球是宇宙中个别形成的星体,行经地球附近时被地球重力场捕获,而环绕地球运动;第四个假说是月球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在地球的引力范围内被地球所俘获的。  相似文献   

9.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的强烈地震海啸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巨额经济损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探讨地震海啸等重大自然灾害中的科学问题,提升社会公众对基础科学特别是地球科学的关注和认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05年1月10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地震与海啸”座谈会。  相似文献   

10.
开个玩笑,水星上并没有人,不会袭击地球,水星用陨石"袭击"了地球。2012年,在非洲摩洛哥发现了35颗陨石样本,科学家分析了其中一颗陨石。这颗陨石显现绿色,形成年代估计在45.6亿年前,是一种岩浆岩成分,属于太阳系刚形成的时期。分析岩石成分后科学家发现,它既不是来自于火星,也不是来自于小行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2月27日,印尼海啸的第二天,人们还沉浸在悲痛和震撼中时,一股来自2万光年之外的力量正迅速向地球袭来,它比印尼海啸强大何止千万倍!当天21:30左右,美国宇航局的高能太阳光谱影像卫星忽然探测到一束来自太阳系之外的异常“明亮”的闪光。相距时间不长,至少15架太空探测器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员近日发现,地球以及内太阳系首次出现水的时间比人们之前想象得要早,地球早先极有可能是一颗被水完全覆盖的"潮湿"行星。这一研究刊载于10月31日的《科学》杂志上。"我们的海洋一直都在,并不是之前所认为的后天形成。"研究报告第一作者亚当说。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31日(北京时间)报道,研究人员研究了地球上的碳粒陨石。这种目前已知最原始的陨石,在大约46亿  相似文献   

13.
3年前,发生在印度洋的海啸夺走了20余万人的生命,同时摧毁了数以百计的村镇。现在,一组科学家正在尝试在实验室里制造较小规模的海啸。当他们用于制造海啸的水槽在明年完工后,将能够让人们更好地理解海啸形成的机理,设计出能更好地抵御海啸袭击的建筑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在地球上看"海上生明月"或"月落星稀天欲明"都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大家想过没有,如果在月球上看"地出"或"地落"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观呢?月亮"眼"中的地球在月亮上如果能看到"地出"或"地落",应该是很壮观的,因为在月球上看地球,是一轮又大又亮的"月亮",直径大约是在地球上看月亮的4倍。但遗憾的是,在月球上很难每天看到"地出"或"地落"。由于月球自转周期与围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因而月球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月球十大谜     
月球起源之谜 对于月球的起源,科学家曾提出3种理论,它们是"姐妹说"--月球是和地球一起于46亿年以前,从一团宇宙尘埃中生成的;"母子说"--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也许是从太平洋地区"抠"出去的;"俘获说"--地球诞生后俘获了一颗小行星,月球就是那颗小行星.科学家们认为,三种理论全都有缺陷,其中第三种假说成立的可能性最小.  相似文献   

16.
地球的转动导致了时间的流逝,倘若地球倒转,会引起时间的逆流吗?试想,在太空中建造一座城市,既不自转也不绕任何星球公转,那么它上面还有时间吗?应该有。但这里的时间却与转动无关,所以我认为时间和一种"场"有关。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共同搅动了一个场,使得这个场进一步影响了时间的维,从而使地球正常转动的那一刻形成了时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资讯     
彭文 《百科知识》2015,(3):13-14
<正>地球之水或非来自彗星地球上的水来自哪里?此前一种普遍的推测认为,地球之水来自于彗星。最近"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获得的结果,令地球之水的起源之谜更加扑朔迷离。2014年11月,"罗塞塔"号释放"菲莱"着陆器于"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表面,勘测数据表明,该彗星的水比地球水更"重",也就是水中含有更多的重氢。彗星一般被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18.
关于月球起源的争论由来已久,不久前来自荷兰的科学家认为月球曾是地球的一部分,在约45亿年前的一次大核爆中与地球分离,并逐渐演变成地球的一颗卫星。大碰撞学说的错误目前,关于月球形成,最流行的是大碰撞学说。大碰撞学说认为,地球在形成初期曾遭到外星体碰撞,而月球就是在此次碰撞中形成的。然而,不久前科学家分析了"阿波罗"登月飞船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样本,否定了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I0008-I0010
<正>[导读]《自然》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到2100年地球升温幅度将超出预计的"红线"。吴绍洪强调,给地球"降温"还需要进一步科学的评估。《自然》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到2100年地球升温幅度将超出预计的"红线"。专家表示,升温4摄氏度,是在人类不减排温室气体前提下的一种可能性,但我们并不需要因此盲目恐慌。  相似文献   

20.
不死之夜     
正永生不老2133年,经过机器人叛乱和克隆人叛乱后,拉顿国成了地球上唯一一个全部居住着人类的国家,占地500万平方千米,高科技非常发达。光离子隐形保护罩把整个国家罩住,将陨石、紫外线和宇宙辐射等隔离在外;在地底下,深入地心的各种实验室形成完善的封锁系统,稳定着地壳环境,不让地震、海啸等发生……然而这些还不是拉顿国得以长久生存的根本,转生机才是国家科技的核心。转生机,是一种将濒死之人的精神力通过光离子电磁脉冲仪抽离出来,再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正负电子重排和转换,重新注入一副健康肉体中的机器。转生机的技术要求非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