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舆论监督是把“双刃剑”,一旦监督错了,可能会变成新闻诽谤,对当事人造成新闻侵权,对社会舆论产生误导。伪舆论监督现象对于媒介发挥它的舆论监督功能是一种不利的影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会限制舆论监督本来的功能的发挥。因此,在实行新闻监督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报道事实要准确公正,不能有丝毫差错。  相似文献   

2.
新闻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深入而广泛,其功能由先前的宣传舆论功能,发展到对社会的商品服务功能、舆论监督功能等。而新闻对社会的这种影响往往也伴随着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同时,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使公民法治维权意识增强,由新闻侵权引发的诉讼日益增多,出现了四次新闻侵权高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舆论监督过程中,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新闻侵权诉讼。正确看待新闻侵权现象,从新闻实践入手,结合具体案例,实事求是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应对策略,使新闻舆论监督在法制的轨道上有序运行,是当前舆论监督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严格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是搞好舆论监督的基础。为了有效地发挥新闻的舆论监督的功能,使新闻的舆论监督得到受众的支持和被批评者的理解,我们首先要从总体上把握新闻本质的真实,其次要从细节上严格把握新闻事实本身的真实,再次要严格把握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而事实得来的唯一途径就是采访。隐性采访是新闻采访中的一种形式。新闻记者采用隐性采访的手段,是为了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需要,也是为了反映新闻事件真实的需要,不属于新闻侵犯隐私权范畴。  相似文献   

6.
新闻失实侵权的举证责任不应当“倒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报道的内容基本失实是构成侵害他人名誉权的重要前提 ,由原告还是由被告提出证据证明新闻是否失实 ,在新闻侵权诉讼中的实际作用非常重要。为使新闻舆论监督正常展开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原则 ,应当由原告对侵权主张负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7.
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体系的良好运作之间总是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关系。总体来讲,舆论监督对司法公正能起到促进的作用,但有时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之间也会发生冲突。在以往的司法实践中,利益保护的天平经常向新闻媒介的一边倾斜,导致新闻实践中强大的媒介经常伤害到法人、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需要重构新闻与司法的关系,以解决保障新闻舆论监督自由与限制媒介滥用权力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新闻策划的意义、原则及作用等方面的内容。指出新闻策划是更好地配置和运用新闻资源以取得最佳的宣传效果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指出,新闻策划不是策划新闻,要以事实为依据,最大限度地体现新闻价值。论述了新闻策划对新闻宣传的正确舆论导向和正确的舆论监督,提高新闻宣传的报道质量,扩大报道面,增强可读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报道活动中,新闻失实与侵权都有着前因后果关系。因此.媒体或记常常被人告上法庭,也就难以避免了。但是,在诸如侵权的诉讼中,衡量新闻失实和侵权的客观标准是什么?又如何去把握?这是原被告双方都非常关注的法律问题。在本中曾雨楼就新闻失实和侵权的事实构成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健康的现代社会里,新闻舆论监督的声音是必不可少的。让舆论监督之声顺畅地发出,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我们大家的支持,包括媒介的自律,都是新闻舆论监督得以正常开展的前提和保证。当前,在部分媒体的某些报道中存在着滥用舆论监督现象,使一些舆论监督的报道表现出庸俗化的倾向。新闻媒介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坚守职业操守,把好采编关,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使新闻舆论监督能真正发挥重要而正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闻舆论监督的正确把握在于事实的确凿无误,在于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12.
新闻舆论监督是推行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的产物,政治文明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前提.新闻舆论监督是促进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对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的建设有着倡导、创新和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闻的广泛传播为实现公民的知情权,保障公共权利的正当行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应看到由于法律认识的不足,新闻作者和新闻媒体在行使新闻报道权的过程中存在重新闻轻事实,重报道轻权益的情况。由此对新闻侵权进行法律上的进一步思考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即从法律的角度考虑和分析新闻侵权这一社会现象,进而尝试作出一些对新闻侵权基础理论的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与名誉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调舆论监督与名誉权保护的关键在于准确界定新闻侵权责任的构成。新闻侵权责任在主、客观要件及侵权责任主体上均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新闻的舆论监督是新闻报道的重要职能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对于在当前新的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维护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有力揭露与遏制腐败现象,保障社会稳定与改革开放事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确开展新闻舆论监督必须要求:1.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做到不失实;2.把握好度,做到不失度;3.注意社会效益和效果,做到不失效;4.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到不失责;5.加强新闻队伍的自身建  相似文献   

16.
新闻机构及新闻工作者证据意识的淡薄和取证工作的不规范是造成目前众多新闻侵权纠纷的主要原因.针对新闻工作的特性和规律,必须用法律手段规范新闻工作中的取证活动.明确新闻机构及新闻工作者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从根本上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减少新闻纠纷.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的新闻舆论监督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新闻为谁监督、监督什么和如何监督的问题。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监督的对象是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新闻舆论监督的前提是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舆论监督要遵循本质真实、时机恰当、分寸适度、受群众欢迎等规律;必须建立健全新闻舆论监督体系,在各种监督形式的紧密配合和相互制衡中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功能的突显,新闻纠纷的数量也不断上升,如何避免新闻官司,给新闻界提出了一个值得反思的话题。只有正确处理好“媒介人”这一身份定位,冷静、客观的调查分析,全面、公正的反映新闻事实,人关怀不要超出法律的边界,同时注意语言表述,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监督他人,才能在采访中最大限度的避免陷入新闻官司。  相似文献   

19.
“新闻发现”就是识别事实的新闻价值,记的成功取决新闻发现的水平和程度,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新闻发现意识是记独特的心理活动形式,与“新闻发现”互为辅翼,缺一不可。新闻发现意识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定向性、目的性品质。具备新闻发现意识贵在自觉,贵在独特的观察感受能力和平时的积累。  相似文献   

20.
乔玲 《林区教学》2009,(8):49-50
新闻舆论监督已成为时下新闻媒体竞相追逐的热点、也是难点,把握好新闻舆论监督的度是十分必要的。地方新闻媒体一方面应立足本地实际,分析本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方法和措施,以求在舆论监督方面有所为;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和争取上级的支持也很重要。新闻舆论监督虽然是由新闻媒体来实施完成,但其目的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因此,新闻舆论监督必须根植于社会之中、人民群众之中,这样新闻舆论监督才会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