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占领法国期间,在巴黎的一家旅馆有四个人乘在一部电梯里。其中一名乘客是身穿军装的纳粹军官,一名是当地的法国人,他是地下组织的秘密成员,第三位乘客是位漂亮的少女,第四位是个老妇人。他们相互都不认识。突然电源发生故障,电梯停住不动了,电灯熄了,电梯内漆黑一团。这时发出了一声接吻的声音,随后是一拳打在脸上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真正的强者     
在电影《辛德勒名单》中,辛德勒给一名纳粹军官讲什么叫做权力,辛德勒问军官,为什么我们要杀掉这么多无辜的人。军官回答说因为我们有权力。辛德勒说不对,这不叫权力。军官很惊讶,追问什么是真正的权力。辛德勒告诉他,有一个小偷犯了偷窃罪,他被带到国王面前,国王本可以处死他,但国王对他说,我赦免你——这才是权力!  相似文献   

3.
权力和暴力     
<正>二战期间,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来到被德军占领的波兰。在这里,他每天都能看到令人发指的残酷屠杀,让他内心备受煎熬。一天,辛德勒问一个纳粹军官:"我们为什么要杀掉这么多无辜的人?"纳粹军官得意地笑道:"因为我们征服了他们的国家,我们有权力杀死那些不听话的或者令我们厌恶的人。"  相似文献   

4.
幽默与漫画     
按猪论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占领了巴黎。两个纳粹军官走进塞纳河畔的一家旅馆住宿,而旅馆老板是一个热忱的爱国者,对纳粹十分厌恶。纳粹军官傲慢地环视四周,道:"这个猪圈住一宿要多少钱?"老板回敬道:"一头猪100法郎,两头猪要200法郎。"  相似文献   

5.
61.《羊脂球》——莫泊桑(1850~1893法国)【内容缩写】小说描绘的是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一辆法国马车在离开敌战区时,被一名普鲁士军官扣留。军官一定要车上一个绰号叫羊脂球的妓女陪他过夜,否则马车就不能通过。羊脂球断然拒绝了这个军官  相似文献   

6.
真正的强者     
在电影《辛德勒名单》中,辛德勒给一名纳粹军官讲什么叫做权力,辛德勒问军官,为什么我们要杀掉这么多无辜的人。军官回答说因为我们有权力。辛德勒说不对,这不叫权力。军官很惊讶,追问什么是真正的权力。辛德勒告诉他,有一个小偷犯了偷窃罪,他被带到国王面前,国王本可以处死他,但国王对他说,我赦免你——这才是权力!什么是真正的强者?老子说过:“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用力量征服别人仅说明孔武有力,靠自知之明和自律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一棵参天的大树,本可以用来做家具,但我们没有砍伐它;一只珍稀的野生动物,原本有可能被投进汤锅,但…  相似文献   

7.
输在一句话     
<正>二战时,法国反间谍军官马罗尔抓捕了一名叫保罗的可疑分子。保罗自称是比利时北部的农民,可根据有关情报,马罗尔怀疑他是德国纳粹间谍,但是没有证据。他决定通过审讯来找出保罗的破绽,于是问:"你会法语和德语吗?"保罗想摆脱嫌疑,便认真答道:"我只会法  相似文献   

8.
希特勒“生命之源”计划揭密村夫纳粹是人类在20世纪经历的一场噩梦,它制造的悲剧举不胜举,令人发指。下面这则鲜为人知的故事从又一个侧面反映了纳粹的罪行。法国人瓦尔特和德国人奥拉夫,都已年过半百,却始终不知道自己的生身父母是谁。他们是纳粹一个名为“生命之...  相似文献   

9.
智辩间谍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天,法国反间谍组织的军官吉姆斯在审讯一名流浪汉。这个自称是法国北部地道农民的流浪汉,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看上去有好几天没吃饱饭了。但  相似文献   

10.
阿木 《师道》2002,(3):43
曾听过一个发生在二战时的故事。在德国纳粹集中营的一间囚室中关押着两名美国军官。囚室十分狭小,并且极其的阴暗潮湿,他们惟一能够看到外面世界的,便是接近天花板的一个小小的窗户口。于是,他们两人商量好,轮流站在最好的位置看外面的世界。其中一个看到的总是外面的高墙、高墙上的电网与德国兵,因而感到自由是如此的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11.
《八小时以外》2012,(11):32-33
1944年,"二战"中的匈牙利。纳粹法西斯在欧洲大肆残杀犹太人。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血雨腥风。在布达佩斯的意大利人佩拉斯卡作为一个商人——准确地说是一个牲口贩子,一个战争的局外人,一个宏大战乱背景下的小人物,面临的选择非常之简单:回到意大利,与朝思暮想的妻子团聚。渺小的佩拉斯卡却选择了留在杀戮中的恐怖之都布达佩斯,并拿出全部金钱——个人的及公司的,贿赂纳粹军官,获得了一份解救犹太人的名单。  相似文献   

12.
高明的审讯     
二战期间,盟军抓到一个怀疑为德国纳粹服务的人,他们怀疑他就是找寻已久的德国间谍。然而审讯几天都没有任何结果,那个人否认自己是德国人。对他进行审讯的过程中,盟军军官一直注意他的语言,因为德国人说英语的一些词的发音较为独特,然而疑犯表现得天衣无缝,盟军甚至找来一些德国人与他用德语交谈,而疑犯的表情还是茫然不知所措。最后,军官们把疑犯带进来,进行最后一次审讯,仍然没有突破。“好吧”,军官说道,“很遗憾,我们只有放了你。”军官这时用的是德语。疑犯欣喜若狂地站了起来,向外走去,可是还未走到门口,他就缓过神来,但为时已晚。高…  相似文献   

13.
最后的时刻     
1512年,一群法国兵攻入了意大利博利斯镇。镇上的人都逃走了,士兵们只在一堵墙的后面发现了一位十来岁的少年。"你藏在这儿干吗?"法国军官问。少年低着头,不说话。"说!""自己看去!"少年偏了一下头,眼睛里有嘲笑的光芒。军官勃然大怒,一刀劈了下去。这个倔强的少年就是数学家尼可罗·方台纳。那天他之所以能活下来完全是因为一条狗。法国军官在他的脸上砍了一刀,血流  相似文献   

14.
1512年,一群法国兵攻入了意大利博利斯镇。镇上的人都逃空了,法国人只在一堵墙的后面发现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于是发生了类似电影里鬼子进村的一幕:“你在这儿藏着干吗呢?”法国军官问。少年低着头,不说话。“说!”,“自己看去,”少年偏了一下头,眼睛里有嘲笑的光芒。军官看过去,发现墙根有一片  相似文献   

15.
大桥上,一群正躲避德军追击的难民向东边逃去,与另一群这躲避苏联红军追击的人们迎面而遇。嘿!你们上哪儿?快回去,德国人在后头!西边的人大喊。不行,后头苏联人也入境了!这是东边人的回应。在新的德苏边境上,纳粹和苏联军官正亲切交谈,互称同志。《卡廷惨案》开篇的这一幕场景,导演安杰依·  相似文献   

16.
十天总统令     
法国现任总统尼古拉·萨科齐,不久前颁布了一个总统令强制要求所有高中生必须阅读二战时期法国反纳粹小英雄居伊·莫凯的事迹。令他意外的是,他的这一命令遭到了全国民众的强烈反对,迫使他不得不收回了"总统令"。居伊·莫凯是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反纳粹的小英雄,上高中时加入法国共产党。于1940年10月被德国纳粹逮捕入狱,罪名是他在巴黎非法散发共产主义传单,尽管他受尽了酷刑,却视死如归,1941年10月22日,德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名黑人少校军官和一名白人士兵在路上相遇。按规定士兵应首先向军官敬礼,可这位白人士兵却不愿向黑人军官敬礼,便想擦身而过。正在两人刚一错身的当儿,黑人军官用低沉而坚定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德国的小男孩布鲁诺,1943年时他只有9岁,他的父亲是一名德国军官。对于一个9岁的孩子来说,他眼中的世界简单而有趣。布鲁诺一家跟随军队的调朽从柏林举家搬迁至波兰的纳粹集中营。这里是犹太人的地狱,这个院子被高高的铁丝网所围困,总有一群穿着条纹衣服的人在里面走来走去。他们使布鲁诺想起了在家乡时伙伴间的游戏,但这一切似乎又不像游戏那么简单,这都勾起了布鲁诺无穷无尽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19.
生死交易     
1944年初夏,苏联红军从东线打到德国本土,希特勒眼看就要完蛋。在法国的梅齐埃尔集中营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在19号牢房里关着30个人犯。这天下午,党卫军军官霍夫曼走进来,挥舞着皮鞭吼叫着说:“昨天夜里发生了一起凶杀案,你们梅齐埃尔人杀死了我们司令部一名副官、一名中士和两名下士。杀人凶手就藏在这座城市里,现在他们逃了,就得用你们的血来还。”  相似文献   

20.
一位美国海军军官和一位法国海军军官各在对方海军学校完成交换军官的任务后,对两国的海军院校教育发表了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