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世广 《山东教育》2010,(12):43-4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从数学课程改革发展的情况看,数学建模已成为小学数学学习的目标。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角度看,数学建模既是学生学习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能够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2.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概念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空间观念的形成。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数学概念。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点、结合点、拓展点。从建构主义理论看,自主感悟是学生概念教学的极为有效的途...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有效课堂的标准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学生在课堂上有了什么的收获和发展,看能否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组建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有效课堂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则是成就有效课堂的基础。本文侧重于探讨如何组建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正>现代教育倡导以学论教。教学中,教师要把真正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组织课堂教学。因而,课堂教学不是看教师"表演"得多精彩、如何"教",而是看学生如何"学""、学"得怎么样。尤其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一、关注学生学习需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对数学学习和数学知识的需要,以需要促使他们产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激发他们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5.
《数学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理念:“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看生活,让学生去发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因此,聋校数学在教学中应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引导聋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将数学与生活、学习紧密相连,实施“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6.
现代数学理论观念认为,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作为主要的非认知因素制约着认知学习,它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里前提,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源动力,因此教师想唤起学生求知的渴望,提高数学质量,必须想方设法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回归现实生活,"点燃"学习兴趣"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一思想,从认识的层面看,它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并逐渐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从实践层面看,情况并不容乐观。"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  相似文献   

7.
从中等职业学校入学学生的摸底测验情况分析,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未达到应有水平,约有30%-50%的学生数学成绩在40分以下。从学生的学习习惯上看,“自觉型”的极少,“懒散型”、“贪玩型”居多;从学生的学习心理上看,学习自信心普遍较低,自制力较差,自我认识模糊;从学生的学习能力上看,初中阶段学习数学应该达到的基本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处于较低水平。有的学生数据处理、计算、分析、判断、推理与证明的能力未达到应有水平。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下基于意义建构活动的数学教学过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从数学活动与学习目标内在联系看,可将数学活动分为数学知识意义建构活动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生成活动。基于意义建构活动的数学教学过程以学习活动为载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运用学习资源和媒体,促进学生完成数学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设计—参与—指导—探究—评价—反思,教师与学生交互作用循环往复,构成了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曹征宏 《成才之路》2009,(30):40-41
我校属于三星级高中,从学生的录取成绩看,多数学生数学的成绩不太理想。数学的学习直接影响其他理科学科的学习,所以培养高中学生数学兴趣以及提高学习能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我们看一个学生的数学才能,主要看他在掌握的知识范围内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教师的培养和学生自己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个认知的形成过程很大一部分是依靠实践活动来完成。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数学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数、形及其空间结构的认知过程、智力发展的过程、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又是学生主动学习与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的过程。这就要求数学教学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学...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数学的学习与探究,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而决定一个学生数学素养的高低,最重要的标志是看他能否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用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去解决数学问题,而这种数学思想方法与策略是蕴藏在数学知识中。  相似文献   

13.
陈元云 《山东教育》2012,(Z5):78-8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重视数学模型思想的渗透。从数学课程改革发展的情况看,数学建模已成为中学数学学习的必须目标;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角度看,数学建模既是学生学习数学思想的方法,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学好数学建模,能够  相似文献   

14.
目前,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的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式学习。请看《标准》在前言部分的有关描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组织许多动手实践活动,如折纸、剪拼、测量、图案设计、模型制作等来激活数学课堂。从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动手实践活动的确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相似文献   

16.
教师创设的情境有效与否,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从而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强调要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学习要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变"听数学"为"做数学",变"看演示"为"动手操作",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数学实验可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体验到发现知识的乐趣,提升思维能力,并拥有创新的机会.数学实验是促进初中生的数学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8.
杨丽燕 《考试周刊》2013,(81):92-92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从本质上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数学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讲究方法,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殷堰工 《河南教育》2010,(7):120-120
从数学学习本身看,数学活动是一种包含有猜测、错误与尝试、证明与反驳、检验与改进的复杂过程.学生在经历这一数学活动时产生错误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20.
<正>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以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知识为基础,缔造符合实际的数学环境,使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作用并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从而提高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积极性。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问题(一)现实数学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脱节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将所学知识与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