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在国外,有人第一次到家里来作客,总是一家人全都在门口等候,向客人先介绍自己的父母,然后郑重其事地逐一介绍:这是汤姆,这是杰恩,这是斯蒂芬……不论孩子年龄多小,都一个不漏地介绍给客人。当介绍到孩子时,每个孩子都是主动伸出手大大方方地跟客人握手问好。而我们中国的大多数父母却不同,有客人第一次到家里来作客,父母只是向客人介绍家里的成年人,家里另外的正式成员———孩子往往被忽略,好像孩子并不存在。即使介绍自己的孩子,也只是说“这是我儿子”或“这是我女儿”,似乎孩子没名没姓。还有的父母,在客人面前赶鸡似的…  相似文献   

2.
育儿金点子     
怎样教孩子待客?悦悦:当家里来了客人,有的小孩往往没有礼貌或缠着客人,主人和客人都很尴尬。骂孩子吧,客人不好意思;不说吧,孩子又太过份。如何教孩子待客之道呢?不当着客人批评她我家宝宝现在三岁了,对陌生的客人,一般都是我们引导她称呼。我还会要她帮我拿杯子,拿茶叶,她会因此得到客人的夸奖而做得更起劲。偶尔孩子也有不礼貌的时候,但我不会当着客人的面去批评她,而是等客人走后,再好好找原因。(长沙一帆)和孩子玩有趣的游戏我会和孩子玩有趣的游戏。在游戏里他做客人我做主人,我会很礼貌地招待他这位“小客人”,然后我们再角色置换,他…  相似文献   

3.
开心一刻     
▲言之有理爸爸和小华一同参观一个摄影展览。一幅名为《上学途中》的照片吸引了他们,拍摄的是一群孩子背着书包嘻嘻哈哈地走着,十分生动。可是小华说:“题目写错了!”爸爸问:“怎么错了?”小华说:“应该是《放学途中》,上学哪有这么开心!”岂有此李张小常听爸爸向人自我介绍时说:“敝姓张,是弓长张,不是立早章。”一天,有位客人来访,碰巧爸爸不在家,张小就问客人:“您贵姓?”客人答:“我姓李。”张小问:“是弓长李,还是立早李?”“岂有此李?!”客人惊讶不已。别字一家商店的售货员在黑板上写了“批发另售”四个字。…  相似文献   

4.
儿子两岁多的时候,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一天,他指着鱼缸中的鱼问我:“妈妈,鱼的嘴怎么一张一张的啊?”我说“它在呼吸空气呢。”孩子又问:“什么是空气呀?”我忽然发现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失职,孩子竟然不知道什么是空气。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也难知道,于是我决定马上告诉他。 我对他说:‘妈妈先捏住鼻子,你学妈妈的样子好吗?”孩子点点头。我用一只手捏住了鼻子,孩子的小手也和我一样。我说“咱们一起闭上嘴巴好吗?”孩子学我闭上嘴巴。没多会几孩子就张开嘴笑了。我也放下手,对他说“你每天从鼻子吸进去的就是空…  相似文献   

5.
妈妈的生日     
小时候,我总是记不住自己的生日。然而有一天比这一天更加重要,那就是妈妈的生日。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我也记不住妈妈的生日。记得上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放学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桌上放满了丰盛的饭菜,可是却没有瞅见客人的影子。于是我纳闷了:今天又不是我的生日,也没有人来做客,干嘛烧这么多莱?于是我跑进厨房,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2010,(4):15-15
山东潍坊一读者来信问:孩子今年六年级,下半年就要读初一了。随着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大,孩子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有一次,我发现孩子竟然做完作业在房间偷偷地哭。我怕初中的学习压力会更大,孩子会不会受不了?该怎样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呢?  相似文献   

7.
事例孩子不小心打碎了糖盒,等着挨训,爸爸没有训他却笑着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糖盒我昨天用的时候就差一点敲碎了,现在算它多活一天了!”一语解愁,孩子束手待训的样子立即消失了,马上自觉地把地打扫干净。孩子还有个坏习惯,喜欢把毛巾随便往挂绳上一扔,爸爸说过他好几次了,都不见效。有一次家里来了一个带着婴儿的客人,尿布不够用。爸爸随手扯下孩子的毛巾递给客人用。孩子连忙阻止,说这是他的毛巾呀,爸爸趁机说道:“这是你的毛巾啊,我看挂得皱不拉叽的,还以为是尿布呢。”孩子连忙把自己的毛巾叠得好好的,以后也慢…  相似文献   

8.
记得小时候有个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到乡下奶奶家玩。有一天,爷爷、奶奶一大早起来就忙活开了。中午吃饭的时候,餐桌上盆盆碟碟摆了一桌子,好丰盛呀!我好奇地问奶奶:“奶奶,今天有客人来吗?”奶奶笑着说:“哪有什么客人,要有就是你这个小客人哕!”我觉得有些奇怪,平时我们回来吃饭也没有烧这么多菜呀。而且今天的餐桌也有些不同寻常,还没吃饭,桌子上已经摆好了三碗饭、三双筷子、三杯酒、三杯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我把心中的疑问告诉奶奶,奶奶说:“傻孩子,今天是农历的七月十五,要祭拜祖先的。”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桌上摆好的餐具原来是为老祖宗准备的。我天真地问:“那他们怎么还没来呀?”奶奶说:“可别乱说话,老祖宗们会来的。”  相似文献   

9.
说孩子     
有了孩子,谁都希望孩子小时候乖,长大了有出息。做父母的全盼望孩子出人头地,就闹出许多畸形的事体来。有人以教孩子背唐诗为荣耀,家有客人,就呼出小儿,一首一首闭了眼睛往下背。但我从没见过小时能  相似文献   

10.
金银岛寻宝     
王宝琪 《下一代》2014,(10):46-48
1、听海盗故事 吉姆是个10岁的男孩,他家是开旅店的。一天,他家来了一个身材高大,脸上带着刀疤的客人,名叫比尔。吉姆听说客人是个老船长,见多识广,就缠着讲海盗的故事。比尔觉得这个孩子很可爱,也很好奇,就故意逗他玩。他神秘地说:"吉姆,我肚子里的海盗故事可多着呢?但我轻易是不会讲给别人听的哟!我们还是做游戏吧!那有意思。我用两副七巧板摆出两个搏斗的海盗。  相似文献   

11.
镜头一母子游世界公园。孩子指一建筑物:“真棒!……”母亲:“那得有知识才能设计得出来,你行吗?”孩子游兴大减。镜头二孩子在听录音机,高兴地对母亲说:“妈,您听,唱得多好?”母亲:“你就知道追星,功课做了吗?”镜头三一家人看电视,火箭起飞。孩子:“我将来要当宇航员!”父亲:“你那学习成绩,也就配蹬三轮!”孩子大扫兴。孩子(自言自语):您瞧见没有,我无论说什么,我爸妈都能拉到学习上去,我算服了!用这种方法启发人学习,就是成年人也会厌烦的,何况孩子?这是最笨拙的家庭教育方法。实际上是在培育孩子的逆反心…  相似文献   

12.
本期问题:现在,全国上下都在为中小学减负,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出台了许多减负的措施。幼儿园的孩子要不要减负?减什么?怎么减? 11月问题:幼儿园来了几位参观的容人。中班的强强正在看图书,一位客人老师对强强说:“你好,小朋友,你看的是什么呀?”“我才不愿理你呢!”强强头也不抬地说。如果你是强强班上的老师,你如何处理这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3.
孩子学前要不要识字?能不能识字?孩子学前识字多了是好还是坏?会不会造成孩子到了上小学时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对于学前识字的问题,众说纷纭。作为一名已教38年小学语文、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我也来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学前识字多了,很好!  相似文献   

14.
有点意识人来不疯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里来人了,孩子就无所顾忌地成为中心,想怎样就怎样,因为很多家长和教育专家都说不能当着别人的面训斥孩子。我也不当着客人的面训斥孩子,但我会在客人来的时候,悄悄告诉女儿:“对不起,妈妈有客人,自己玩会儿好吗?”女儿也会悄悄地说:“好吧。”而且由于我们使用说悄悄话的形式,当女儿真有事要说时,她也会悄悄地告诉我:“妈妈,我想……”客人走后,我就及时表扬女儿安静。我这样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是一个能说、善说、爱说的妈妈,这既是我的特点,也是我的毛病。一个多嘴多舌的人,难免会为此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15.
活动1 宝宝找妈妈活动步骤1.家里来客人的时候,让客人抱着宝宝。2.客人逗宝宝说:“宝宝的妈妈在哪里?”3.如果宝宝的反应是转过头找妈妈,或冲着妈妈笑,那就说明宝宝已经听懂了客人说的话,完成了和陌生人的初步沟通过程。适合年龄4个月~8个月益处培养宝宝和陌生人交往的基本能力,即宝宝能对陌生人的要求做出反应。活动2 猜猜妈妈的心情活动步骤1.给孩子看不同表情的图片,如高兴或者悲伤,教给孩子每种表情代表的心情。2.妈妈在孩子面前做出不同的表情,引导孩子猜猜妈妈此时的心情。3.进一步引导宝宝如何对待不同心情的人。适合年…  相似文献   

16.
在法国,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中国妇女带着孩子去法国旅游,一天,她带着孩子到法国朋友家做客,热情的法国女主人作了礼节性的欢迎之后,便问中国客人喝点什么,中国客人按照本国的传统习惯回答说:“随便。”接下来,主人又问孩子喝点什么,未等孩子自己回答,孩子的妈妈就抢先说:“别管他,我喝什么,他喝什么。”法国女主人很不理解地说了一句:“让孩子自己选择。”然而,孩子的妈妈仍固执地表示没有给孩子选择的必要,最终孩子还是没有得到选择的权利。有人说,中国的家长太累,责任心太强。的确不假,许多时候,家长成了孩子…  相似文献   

17.
孩子发“人来疯”是指家里来了客人时孩子故意在客人面前闹来闹去,或给父母提出各种要求,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发“人来疯”呢?一是为了在客人面前表现自己,吸引大家的注意有些孩子发“人来疯”是因为客人来了,父母只顾与客人谈话,把他放在一边,孩子当然会不高兴,为了吸引家长和客人对自己的注意,他就有可能故意做出许多行为,以显示自己的本领和存在。二是因为客人在时提出一些要求,父母不好拒绝有的家长平时对孩子管教过严,当家里来了客人,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会比平常温和些,也不轻易当着客人的面训斥孩子。这样,孩子就觉得特别“自由”了,得意志…  相似文献   

18.
仰视孩子     
“顽皮”“无知”“贪玩”“不听话”……不知有多少词汇在描述着人之初的孩子。成人总觉得孩子需要无微不致的关心、教诲,去教他们知识,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因为成人是理智的,有经验的,而孩子永远是教会的,果真如此吗?如果我们蹲下来听听孩子的想法,认真地理解孩子,透视他们,你会发现自己错了。八年前从职业中学调回县城教幼儿园,别人也曾告诉我,孩子懂什么,还不好教。我也自以为大材小用,可一次在课堂上孩子们促使我纠正了自己的偏见。“”像什么?成人能有几个答案?可孩子们给了我不小的惊奇:像小草;象大山;像唐僧的帽子…  相似文献   

19.
局长家的狗     
我是金局长家的一条狗。金局长有很多客人。我就是被一个客人带来的。每一个来的客人见到我都会惊喜地夸我长得漂亮。我也曾在刚拖过的地板上的水迹中看到过自己的倒影——全身白毛飘飘。金局长和金太太只有一个女儿,听说前些年送去国外留学了。于是,闲在家里的金太太把我当成了她的孩子,整天“宝贝、宝贝”地叫个不停。  相似文献   

20.
孩子5岁那年的春天,我为她买了一只毛绒绒刚出生的小鸭子,她十分的喜爱,几乎每天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去看鸭子。喂养了一个多月后,一个周日早晨,我发现阳台上的鸭子死了。我心里有点发怵,就没有收拾。上午我忙于家务、招待客人,只知道孩子进进出出,路过阳台。中午我正在厨房炒菜,女儿进来找我,却半天不说话,我好生奇怪,她一向性格活泼,藏不住心里话。我问她是不是和小朋友吵架了,她摇摇头。是不是有谁欺负你了?她还是摇头。想吃饭了?快点告诉妈妈。没想到她竟然哭了起来,问:“妈妈,为什么小鸭子会死?为什么它这么小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