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3 毫秒
1.
凌静 《考试周刊》2014,(36):187-187
<正>幼儿园音乐活动分为歌唱活动、音乐欣赏活动、韵律活动、打击乐演奏活动四项内容。小班韵律活动《两只小鸟》是韵律活动方面的内容。所谓韵律活动,是指在音乐的伴奏下,以协调的身体动作表现音乐的活动。韵律活动既能够满足儿童对音乐的参与、探究的需要,获得表现和交流的快乐体验,更能够促进儿童身体运动能力和协调性的发展,加强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时间本就只有15~20分钟,在短短的  相似文献   

2.
当前,幼儿园绘画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形式多样。但如何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既满足他们涂鸦兴趣又能为中大班绘画活动打好基础的绘画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情境游戏中开展的小班幼儿绘画活动,是一种符合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既能让幼儿体验涂鸦活动的乐趣,又能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美,还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3.
广府民间游艺竞技富含着艺术教育元素,将其融入幼儿园韵律活动中,能充实幼儿园音乐课程.促进幼儿艺术能力、合作能力、动作技能等多方面的发展,增强幼儿的审美体验和爱国爱乡的情感。文章分别从小班、中班、大班的韵律活动实践出发,举例说明了将广府民间游艺竞技融入幼儿园韵律活动的可行性和相关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在幼儿园韵律活动中,空间的处理和标记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处理好了空间、恰当地运用标记,能够使我们韵律活动的开展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对韵律活动中处理空间和运用标记的策略研究。一、空间的处理策略1.小班活动基本队形。在开展小班韵律活动时,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活动常规还不太稳定,再加上小班人数较少,我们经常会安排幼儿排成半圆形或圆圈队形,或坐在小椅子上或坐在地垫上来开展活动。如在小班韵律活动"小手爬"中,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41):163-164
对于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让幼儿更快地融入幼儿园环境是教师的职责。一日生活皆课程,合理组织、科学安排组织一日生活,将各个领域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从而促进幼儿多元化发展。在一日生活中挖掘课程资源是教师值得开发的资源,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有效地让小班幼儿尽早适应幼儿园环境。文章结合小班课程《我上幼儿园》为例,探讨如何有效地让小班幼儿适应幼儿园教育环境,帮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及艺术表征等。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一个幼儿园班级来说,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直接关系到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而幼儿良好学习生活的常规培养关键在小班时期。那么,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相似文献   

7.
何育晏 《学子》2013,(12):97-97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常常组织幼儿参加韵律活动,引导幼儿伴着音乐优美的旋律,通过四肢或者身体的一些有节奏的动作去表现教学内容。这种韵律活动的作用很大,第一可以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第二可以激发幼儿感受美的兴趣,第三可以使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发展。如何组织幼儿的韵律活动,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在实践中获得的一点感想。  相似文献   

8.
吕晓燕 《中国教师》2014,(12):26-26
<正>组织幼儿进行户外体育锻炼是幼儿园每天的生活内容之一。那么如何更有效地组织小班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就是笔者接下来主要谈的内容。一、活动场地应小而安全舒适小班的孩子肌肉群发育不太完善,走路蹒跚,易摔跟头,教师应把户外活动的场地安排在较平坦的塑胶地毯或草地上,避免摔倒擦伤。且小班孩子注意力易分散,喜欢远离成人独自玩耍,应选择离大操场较远的一块小空地作活动场地,避免大操场上喧哗声音的影响,也不会被教师忽略。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入园适应不仅可以帮助小班幼儿获得更好的在园体验,而且会影响小班幼儿心理与行为的长远发展。本研究从活动适应、人际关系适应、角色适应3个方面调查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现状,结果发现小班幼儿能够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但会受到教师活动组织水平、环境丰富性以及个体差异的影响;能够较快地适应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但会受到教师的情感支持和同伴支持水平的影响;能够较快地适应新角色,但会受到教师、同伴和家长角色期望的影响。为提升小班幼儿的入园适应水平,幼儿园应为小班幼儿构建和谐多元的人际关系,提供丰富适宜的活动,并开展多样化的入园适应工作。  相似文献   

10.
林娟 《福建教育》2010,(9):32-34
幼儿园亲子美术活动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下,由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的一项具有指导性、互动性的美术活动和情感交流活动。在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互动中,不仅能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还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表现力,培养其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实践中,教师该如何组织亲子美术活动,使教师、家长、幼儿三者形成有效互动。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呢?本文以小班亲子美术活动“花宝贝”为例。总结、分享点滴经验。  相似文献   

11.
郭毅浩 《教育导刊》2011,(10):64-67
律动是幼儿园韵律活动的类型之一.是指在音乐或节奏的伴奏下,以身体动作为基础、以节奏为中心的音乐活动,其特点是节奏感强,动作形象简单。小班幼儿具有动作发展快、爱模仿、“认知依赖于行动”等特点,从这些特点来看,律动是一种符合小班幼儿学习需要、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活动类型。  相似文献   

12.
3-6岁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幼儿园的作用至关重要。幼儿教育是儿童的启蒙教育,对孩子成长、学习及未来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其中,韵律活动是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通过幼儿所喜爱的游戏的方式,寓教于乐,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结合相关经验探讨民间游戏在幼儿园音乐韵律活动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每年九月,小班新生入园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小班新生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低级阶段,像一朵朵花骨朵,非常美好,但是柔软也很脆弱;另一方面,班级是否有良好常规,又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那么,如何使两者之间达成统一?即如何引导小班新生顺利进入有质量的集体活动?我们给这两者之间的过渡确定了一个目标:过渡无痕,善教无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韵律活动是培养幼儿节奏感和韵律感,以及帮助幼儿建构审美经验的重要方式。但是教师在组织韵律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偏重于艺术技能的指导,忽视了幼儿对音乐美感的欣赏感受以及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基于教师在韵律欣赏活动中存在的技能导向的问题,笔者从内容筛选,策略支持以及多元途径三方面入手,借助具体的案例进行具体明晰地阐述,旨在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审美体验,培养对音乐的表现、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5.
CAI课件是指运用多媒体软件制作的、可辅助教师开展活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CAI课件在幼儿园韵律活动中的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幼儿的审美体验和个性发展,给幼儿园韵律活动中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3,(A3):191-192
幼儿园韵律活动是指随音乐而进行的各种有节奏的身体动作,是幼儿特别喜爱的一种音乐活动,也是幼儿获得快乐的重要源泉之一。传统的幼儿园韵律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剥夺了幼儿快乐的权利,使幼儿处于被动地位,师幼互动被严重扭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与幼儿建立起一种积极有效的互动,让幼儿在与教师的积极互动过程中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幼儿韵律活动的核心是通过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引导其感受音乐的节律,从中获得愉悦,并通过自己身体的律动再现这种节律和表达自己的愉悦。开展小班韵律活动,应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有节奏感和重复性的曲目,教师指导语言要具体、明确、适时,动作指导要从自然动作到模仿动作,再到表现动作,让小班幼儿的随乐节奏动作变得更富有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8.
区角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如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使教师真正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呢?  相似文献   

19.
前段时间,在徐州参加由江苏省教育学会组织的幼儿教师优质课比赛活动。期间,我在幼儿园连续听了18节竞赛课,感触颇多。其中小班体育活动《好玩的纸筒》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现结合具体活动环节做一些评析。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音乐教育缺乏启发性和创造性这一事实,本文从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与想象力、教师如何教幼儿学会创造以及如何善待幼儿的创造力等多个方面,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幼儿园创造性韵律活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尽管学前儿童在创造性表现方面的发展仅能达到一个很初步的水平阶段,但是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他们还是能从创造性韵律活动过程中获得创造力、表现力、运动力、交往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