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面对当下媒体融合的大环境,湘西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方面的特点与特色在融媒体技术下有了多样的呈现模式,如何让湘西文化和湘西旅游业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得到快速发展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本文将从湘西本土的地域文化特色、大众传媒与湘西的关系以及湘西的IP形象塑造等角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后申遗时代湘西土司文化传播中存在传播方式单一、传播内容深奥、受众范围狭小、传播体系不健全、反馈机制欠缺等问题。当下,新媒体的介入使湘西土司文化传播的受众范围更广、呈现方式更丰富、交互机制更健全。通过对"永顺老司城"相关媒体的统计和分析,本文提出了后申遗时代构湘西土司文化构建"三位一体"的新媒体传播体系、精心挖掘土司文化内涵、实现土司文化传播的话语转换、打造一批知名的土司文化新媒体传播平台的传播构想,以提升土司文化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自称为"乡下人"的沈从文的大多数作品都描写了湘西的婚丧嫁娶、鬼神迷信、游侠风气等民俗民风,可以说湘西文化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
在旅游传播的过程中,湘西凤凰呈现出了文化上的混杂化,本文以古民居里的咖啡馆与酒吧为例展示了这种混杂化的现象,从对本土文化的充分尊重与对外来文化的理性接纳角度分析了如何使各种混杂的文化达致平衡,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三种文化"的产生会让湘西凤凰因为不同文化的彼此关联、融合而获得一种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正>2008年6月,湘西通道侗锦被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侗锦的传播与传承主要是靠口口相传,受到时间、空间及地域限制。本书通过田野调研、走访传承人及资料考证,运用大量当地实拍侗锦图片资料进行分类对比,研究湘西通道侗锦的艺术特点及织造技艺的同时,开展保护性传承、创新性应用,从而激发侗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鲜活状态。  相似文献   

6.
岳雪 《新闻世界》2013,(3):121-123
丰富的地域文化不仅能提供精神动力,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而且通过与地域经济的相互融合,形成文化经济,又能直接骓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如今,随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兴起,如何让地域文化有效的传播,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地域文化传播问题谈起,反思影响地域文化传播的致效因素,从而提出地域文化的传播对策。  相似文献   

7.
湘西剿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中国,湖南土匪为患,而湘西的匪患更为严重.由于湘西地势险峻,交通不便,文化落后,土地贫脊,使得封建势力极为雄厚.土匪恶霸横行村寨,他们风高放火,月黑杀人,打家劫舍,拦路抢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给本来就很贫困的湘西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特别是解放前夕,蒋介石妄图凭借湘西的地理、历史和社会条件,使之成为"反共游击基地".  相似文献   

8.
在文化全球化和大众文化、主流文化受到人们高度重视的今天,为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巨大推动力的地域文化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大众媒介都涌现出不少方言类节目,对维护地域文化安全起到重要作用.文章以武汉方言广播节目《好吃佬》为例,从提升文化地位,增强文化自豪感,为地域文化提供传播阵地,增强地域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促进地域文化拥有多样化传播手段等方面,分析了该类节目对地域文化安全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文论述湘西文化以及湘西民族地方文献的形成和分布,分唐宋、元明清及民国、解放后三个时期分别阐述民族地方文献的形成;综合分析民族文献的分布,提出湖南省图书馆、湘西州及各县市图书馆、档案馆及民委等机构是湘西民族地方古籍收藏的大本营,吉首大学图书馆是湘鄂渝黔边区最大的民族地方文献收藏中心.  相似文献   

10.
地域文化是指在不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和传统。文化副刊作为报纸、杂志等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文化信息、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渠道。为了优化地域文化副刊的效果,需要探究一系列措施。本文结合相关经验,通过分析地域文化副刊的研究现状、问题因素,提出了针对优化地域文化副刊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谈我馆地方文献资源在地域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宓容 《图书馆》2006,(3):101-103
阐述地方文献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和在地域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就本馆的地方文献工作发展提出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2.
吴秀花 《图书馆建设》2012,(6):40-42,45
在当今社会的开放状态下,要用广域的本土观对待地域文化研究,充分吸收外来文化,为地域文化研究注入新鲜血液。因此,图书馆界应该重新审视并挖掘外文地方文献独特的文献价值和研究利用价值,充分利用智力资源、拓宽经费渠道并提高人员素质,使地方文献工作向更深层次递进,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地方文化等各个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3.
试论区域文化与图书馆文化——以湘籍图书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的,图书馆文化同样如此。以湘籍图书馆为例阐述了图书馆文化对地域文化的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地方文献属特色文献,是地域文化和乡土文明的载体;地方文献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方面.山西省图书馆向来重视地方文献工作,尤其是近几年来,更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在地方文献的采访征集、分编整理、数据库建设、宣传推广、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本文着重对山西省图书馆近几年的地方文献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同时对今后发展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5.
区域性跨系统图书馆联盟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性跨系统图书馆联盟是经济与文化协同共进的必然结果。从战略的角度,在总结形成区域性图书馆联盟条件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区域性图书馆联盟为基础构建联盟体系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6.
阅读文化及其建设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探讨了阅读文化的含义与特征,分析了影响阅读文化的因素,论述了阅读文化建设的意义与策略.  相似文献   

17.
2018年5月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成立,创新驱动、区域协同,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步入快车道。当下,在新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提速大背景下,作为上海城市文化新地标,“演进”中的智慧科技馆,如何以科学文化为引领、以科普联盟为纽带,将“三馆合一”的功能定位与长三角“全民科普”协同创新有机结合在一起;萃取海派精华,重塑江南文化,共同破解当下中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科普有效供给不足的现实问题。本文选取文化的视角,尝试关注和思考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的文化张力,科学文化对新江南文化重构的影响以及当代科普工作者的作为。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是于2004年由湖南图书馆、湖南大学图书馆及湖南省科技信息中心牵头组建的跨系统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协作网精神文化体系由基于利欲之上的共享文化,基于仁义、诚信与和谐之上的德治文化,基于法治观念的制度文化,基于宽容自醒、求实创新的发展文化四部分构成。协作网精神文化体系建设不仅要注重对本土文化的吸收,还要重视对外来文化的借鉴与融合,加强各成员馆间的相互协作,将创新意识深入到协作网的管理与服务之中。  相似文献   

19.
论述区域数字图书馆建设应注意三个问题:资源建设的区域性,资源应该体现本区域的文化、经济特色,符合本区域产业信息需求,防止资源同质化和简单罗列或相加;资源服务的区域性,应协调本区域内不同行业、系统的数据库资源建设,提高区域内信息资源保障率,增强区域服务的指向性;政策主导的区域性,政府是地方整体利益的代表和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政府层面的支持和认可是实现区域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20.
刘艳秋 《新闻界》2007,(3):105-106
房地产文化是整个房地产的经营开发的灵魂。优秀的房地产文化不但能形成持久竞争优势,而且可作为对付模仿的最有效、最坚固的壁垒。中国房地产行业受中国传统文化、地理环境、地域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呈现出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文化定位。而也正是这种文化定位的特殊性,使得房地产广告在创意及制作上取得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