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重文轻语的现象,与社会上重理轻文的倾向,“内外呼应”,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云南教育”今年第  相似文献   

2.
陆洲 《语文知识》2016,(6):15-16
小学阶段议论文的教学存在着两种倾向,要么重“文”轻“理”,要么重“理”轻“文”。重“文”轻“理”式的教学,忽视议论说理的文体特点,把议论文当作记叙文来教,只关注课文内容的理解、思想情感的体悟、语言文字的品析;重“理”轻“文”式的教学,一味地进行如何议论的理性剖析,忽略了语言文字的品味,血肉丰满的文章只剩下了空洞的骨架,  相似文献   

3.
教育文摘     
当前教育事业存在“四重”“四轻”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存在“四重”“四轻”问题:(一)重视正规学校教育,轻视业余教育.这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头脑中存在.(二)重大学教育,轻基础教育.我们的大学里有助学金,而中小学反而交学费.(三)重大专专业教育,轻中等职业教育.我国大学招生每年五十余万,剩下的一千多万人没有受过职业教育就参加工作,影响服务质量.(四)重理、工,轻文、法,造成文、法人才奇缺.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深刻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两个文明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正确回答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这对于从根本上解决“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决议》对于高校工作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重产业、轻教育…  相似文献   

5.
教育要“以人为本”,就要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它以充分开发学生潜能为己任,以丰富的知识、完整健全人格的培养为目的。“以人为本”把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指向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服务。因而,教育必须改变只见“学生”不见“人”的现状,必须扭转重知轻德、重理轻文、重共性轻个性、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著者在一九八三年曾发表了题为《略论教育在“两个文明”建没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载于《韩山师专学报》一九八三年第一期),文中明确提出“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最近,著者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受到了新的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故写下本文,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办公厅最近根据中央书记处的指示,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关于深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报告》。《报告》中规定每年三月为“全民文明礼貌月”,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深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一项重要措施。今年三月,是第一个“全民文明札貌月”,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积极行动起来,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地抓好“全民文明礼貌月”的活动。通过集中的活动和坚持经常的教育,努力做到:人人受教育,个个讲文明,班班有进步,校校换新貌。我们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各地中小学在今年的“全民文明礼貌月”中做好四件事:一、认真学习、宣传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宣部《关于深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报告》以及:央和省委有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指示。提高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五讲四美”和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的重次意义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应该了解:共产主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小学有一种倾向是“重理轻文。”而被人们习惯称为“小三门”的体育、音乐、美术,则更是轻中之轻,尤其是美术,虽然和体育、音乐并列、实则处境更差、几乎轻到快要无立锥之地了。然而这种现象,却很少引起人们注意,近来在报纸和杂志上对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已有人在呐喊,在呼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全党同志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的高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决议》又指出:“教育科学文化工作者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担负着光荣艰巨的使命,应当认识时代和人民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决议》单行本第18页)。党中央提出的上述要求,对从事马列生义理论宣传和教学工作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决议》为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思想和业务建设提出了恳切的希望,而且为当前正在改革中的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及其教学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2004,(25)
书画艺术教育是改变人生观、审美观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全省广大师生中倡导良好风尚,是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赶举措。为创造新的艺术成果,向国庆55周年和第20个教师节献礼,湖南教育报刊社新闻部、《科技导报·教育周刊》编辑部、《初中生》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职业教育中出现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的发展倾向,原国家教委于1998年制定的《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本文从一名教育管理者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要在全体人民中进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教育,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民主法制观念”,“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法制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法制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地位与性质邓小平同志1985年5月19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道:“我们国家国力强弱,经济后劲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干部职工的素质取决于教育,而职工道德基础理论培训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李鹏同志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讲道:“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也是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把如何有效地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摆在了每个教育工作的面前。长期以来,各类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指出:“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特别要教育好青年、教育好后代。”学校是专门的育人场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更指出:“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学校应成为最好的小环境之一,并对大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我们搞好教育工作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应该摆到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对于这一问题确有重新认识的必要。学校教育肩负着培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从莫种意义上讲,学校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是一而二、二  相似文献   

17.
“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不断增强,精神文明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期编发在首篇的《乡镇成人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现状及对策》一文,希望能为从事乡镇成校工作的同志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电化教育的出现为标志,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人们不仅可以通过老师和书本而学习,还可以借助更多的教育媒体而学习,使教与学向更高质、高效方向前进,向最优化方向发展。现阶段,应该正确处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的关系,纠正教育技术领域重“电”轻“教”、重“硬”轻“软”、重“技术”轻“理论”、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使先进的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和体制改革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重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明确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实现这个根本任务中,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都是很重要的,其中抓好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广大师生,激励他们立志为祖国的富强奋勇进取,建功立业,保证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使学校真正成为抵御资本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这是党中央对教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的深刻论述,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