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浅谈大学生的深阅读与浅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当前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分析了"浅阅读"与"深阅读"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帮助他们分清哪些阅读要"深读",哪些可以"浅读",并提出了如何引导他们进行"深阅读"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史娜 《考试周刊》2011,(38):61-61
前段时间,报刊上出现一种新的提法:将人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称为"第一文化",掌握电子计算机语言称为"第二文化",而"第一文化"是获得"第二文化"的前提和基础。这种提法,明确了阅读能力的根本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批注式阅读",即评点,在中国古已有之。今天,很多小学在语文教学中都重提"批注式"阅读,甚至认为它是阅读课堂中绕不过的环节,以至于"批注式"阅读成了语文教学的又一个新宠。笔者认为,"批注式"阅读有它自身的优越性,但是在使用中也存在着一个适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人们的阅读观念在转变,阅读方式和习惯在发生变化,传统阅读逐渐淡出青少年的视野,代之以悄然出现的"浅阅读",受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的关注。"浅阅读"成为读者获取信息的有效阅读方式之一,让人们享受着"悦读"的快乐,也不可避免地对青少年的阅读活动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而低年级是培养阅读习惯的黄金期。将学生原始状态的"自由阅读"转化成有目的、有兴趣的"自主阅读"。必须要给学生提供适合阅读的书目,这就是"米",结合适当的阅读方法的指导,这就是"法"。本学期,我通过:"小书柜"、师生共读、亲子阅读这"三部曲"引领低年级学生步入"书香长廊",真正"胸有点墨"。  相似文献   

6.
王颖 《考试周刊》2011,(80):126-126
任务型阅读是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新的题型,是考试评价多元化发展的要求,任务型阅读题型的多样性、可控性、实践性决定了教师掌握任务型阅读的特点,教师对任务型阅读方面的教学就有了针对性,教师要能"破",破除学生心理障碍;能"立",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构建指导学生解答任务型阅读题型的模式,这样学生才能学以致用,改变以往的"为考英语而学英语"的弊端。  相似文献   

7.
提起"深度",很多教师都会和"深奥"联系在一起,其实不然。"深度阅读"(deep in reading),是相对"浅阅读"而言的,它是以提升学识水平、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为目的的深层次阅读形式。而"浅阅读"是局限于浅层次的,以给人简单、轻松感受为最终目的的阅读形式。那么,如何来构建深度阅读的教学体系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三个方面,即语言、思维和情感。  相似文献   

8.
成兆亮 《成才之路》2011,(25):71-71
古人读书贵在"自得",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对一篇文章只要多读,熟读就能大有益处,不用解说,自晓其义。阅读虽无"定法"但又确有"法"可依,这就要求教者根据阅读内容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9.
散文被誉为"美文",美在结构,美在语言,美在意境。近年来,笔者主持了山东省"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实验的子课题"记人叙事性散文"的阅读与研究工作,并且和课题组教师精心筛选了68篇记人叙事性散文开展实验。在反复的阅读观察及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记人叙事散文阅读四要素":即把握整体美,品味语言美,  相似文献   

10.
探究性阅读是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其目标主要是想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来"拓展思维空间"和"提高阅读质量",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作用。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探究性阅读必然会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究性阅读教学,既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又符合教学的本质特性,是改变阅读教学现状的一大契机。  相似文献   

11.
吴开宇 《生活教育》2012,(17):85-87
阅读共16本的《朱永新教育作品》无疑是一次精神上的"饕餮盛宴",更妙的是还可以"挑三拣四",由此,《朱永新教育作品》之《我的阅读观》成了我踏上全新阅读之旅的"第一本"、"第一思"、"第一记"。阅读的"沙化"现象从百家讲坛盛行一时到国学的"回温",实际上都折射了一个事实,阅读的"沙化"、"荒芜"现象。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经做过关于文言文阅读的调查,其结果堪忧。高一年的时候向学生问卷调查"你是否喜欢文言文阅读?"调查结果显示80%的学生不喜欢,而不喜欢的原因基本上是"读不懂","晦涩、难懂,没耐心读下去"等等;高三的时候再次向学生问卷调查"面对高考,一篇课外文言文阅读你能读懂多少",  相似文献   

13.
清代钱泳《履园丛话》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见阅读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就中学生的阅读而言,它包括"消遣性阅读""学习性阅读"和"发展性阅读",三者各有千秋且相互作用,其中"消遣性阅读"与"发展性阅读"是对"学习性阅读"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学习性阅读"介于两者之间,更加现实和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切身利益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中英语必修教材每一单元的知识体例都相同,在"Reading"后都有一个"Reading strategy",旨在为学生指出阅读文章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技巧、阅读策略是学生有效阅读的根本保障,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Reading strategy重在阅读方法的点拨、阅读技巧的培养、阅读策略的形成,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意义重大,忽视不得。  相似文献   

15.
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文本的"浅阅读",严重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笔者认为教师阅读能力欠佳、过多依赖教参和备课不够到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学习,苦练"内功"和脱离教参、精益求精地备课。  相似文献   

16.
人类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视觉时代",或者叫做"网络时代",也可以称"新媒体时代"。然而网络环境,使得人们的阅读方式、阅读内容和阅读态度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正是这种阅读现状,给马克思经典文本的阅读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变阅读课沉闷、低效的现状,需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以生为本",采用多维互动方式处理文本,让学生在"阅读前互动"、"阅读中互动"、"阅读后互动"、"评价中互动",从而使课堂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选取澳门特别行政区398名4~6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父母受教育水平"和"父母鼓励"两种因素对小学生阅读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孩子的阅读成绩有正向影响",父母鼓励"在父母受教育水平与阅读成绩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澳门小学生的阅读成绩存在一定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女生的阅读成绩优于男生,高年级小学生的阅读成绩优于低年级小学生。  相似文献   

19.
宗志芸 《考试周刊》2011,(75):61-62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随着《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的广泛实践,把阅读课堂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对话场",把阅读教学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对话活动",已逐渐成为语文教师们的教学共识。  相似文献   

20.
李小燕 《小火炬》2012,(9):28-29
书籍是一种最奇妙的媒介,分量不重的一本书,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知识、智慧,更给他们自信、欢乐和力量,是汲取不尽的"心灵鸡汤"。阅读为童年打下"精神的底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