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通过轻绳关联通过轻绳连接的两个物体,即把物体的实际速度看成是合速度,两个分速度一个是沿轻绳的方向,一个是垂直轻绳的方向,利用沿轻绳方向的分速度相等求解.  相似文献   

2.
用一条绳连结两个物体且发生运动时,如绳与物体连结端速度方向一致,则绳的速度与物体的速度等大,如绳与物体连结端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则绳的速度就是物体在沿绳方向上的一个分速度,而同一绳上各处不同的点速度必然是大小相等的,所以两物体在沿绳方向的分速度必定相等,  相似文献   

3.
中学物理中常见轻绳连接物体构成求解诸多问题的力学习题。例如在湖中有一小船,岸上有人通过定滑轮以速度ν拉绳子使船靠岸,当绳子与水平方向成θ角时,船的速度是多大?有些同学将速度ν进行竖直与水平正交分解,而得到船的速度是νcosθ的错误结论。物体之间的相关速度是求解这类问题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关键在于明确:(1)绳端点的速度(速率)与它所连接的物体速度(速率)相等。(2)由于绳长不变,使得绳上各点速度正交分解时,沿绳上的分量大小相等。下面通过例题说明。 例1.质量分别是m_1,m_2和m_3的三个质点A、B、C,位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用已拉直的不可伸长的细绳AB和BC连接,∠ABC为π-α,α为一锐角,如图1所示。今有一冲量为Ⅰ的冲击力沿BC方向作用于C点,求质点A开始运动时的速度。  相似文献   

4.
正1.运用极限思维法寻找解题突破口例1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过绳PQ通过一定滑图1小车通过细绳将物体向上提升轮与一辆车相连,假定绳子的P端连接小车,Q端连接物体,绳本身没有伸缩性,绳和定滑轮的尺寸和质量不计并且忽略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力.运动开始时,车在左侧滑轮外边缘的正下方的A点绳PQ绷紧但无作用力,其中AB间距离和左侧绳长均为H,开始运动后,汽车向左加速运动,沿水平方向由A点运动到B点后继续驶向C点.假设小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υb,试求小车在由A点向B点运动的过程中,绳端Q的拉力对物体所做功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细绳加小球”是高中物理的重要模型之一,其中的细绳一般都是不可伸长的轻绳,其特征是: (1)绳的重力及绳受拉力作用后的宏观形变量忽略不计; (2)绳中的张力处处相等; (3)绳的张力可对物体做正功,使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也可对物体做负功,使物体的机械能减小.对于由绳子连接的物体组成的系统,当绳的张力不变时,绳对所连两物体做的正功和  相似文献   

6.
理想绳是中学阶段常见的力学模型之一,理想绳上的力可以突变,理想绳可以使物体的速度发生突变,也可以使物体的动能发生突变,突变问题是绳类问题中的难点、易错点,掌握了突变规律,也就掌握了绳类问题.1弹力发生突变例1.如图1所示,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A、B,用长L=0.8m的细绳悬于以速度v=  相似文献   

7.
原题 质量为m1和m2的两物体以细绳相连,大小不变的力F作用在m1上,第一次沿水平地面拉一物体运动,第二次竖直向上拉物体运动,第三次沿斜面方向向上拉物体运动.如图所示.比较三种情况下细绳上弹力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设两物体与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 )  相似文献   

8.
周琪兵 《物理教师》2007,28(7):66-67
在力学问题中,运动着的物体往往通过绳、杆或接触面相互牵连着,弄清两者速度间的联系,并以此为根据列出相关数学表达式,是解决这种问题的重要环节.1用绳连接的两物体间的速度关系例1.如图1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弧面MPQ,质量为2m的A球与质量为m的B球,用一根足够长的轻质细绳  相似文献   

9.
绳拉物体运动的速度分解方法是:先确定合运动的速度,即物体的实际运动速度,再根据合速度产生的实际效果确定两个分速度,一是沿绳方向的分速度(即绳子运动的速度);另一个是垂直于绳方向的分速度.  相似文献   

10.
受约束的物体系统,在运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物体的速度大小之间一定存在着确定的数量关系,建立这种关系通常是分析问题的难点所在,本文将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根据物体间的约束关系进行速度分解,建立物体速度间的关系,而不是首先寻找分速度(或分运动)方向。 1 物体受到绳或杆的约束我们所研究的绳或杆一般都不考虑它们的形变,用绳或杆约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虽然在同一时刻速度一般不同,然而在不考虑绳和杆形变的条件下,物体沿绳或杆方向的分速度大小在同一时刻总是相等的,方向总是相同的,这就是绳与杆约束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1 一道典型例题的常见解答[例1]如图1所示,两个相同规格的轻质定滑轮,其轴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用轻而柔的细绳跨过两滑轮将A、B、C三个物体悬吊,其中A、B的质量相等.若从某一初始位置起将它们由静止释放后,A与B将加速下降,C将加速上升.当A与B下降的即时速度均为v时,悬吊C的两绳的夹角为2θ,求此时物体C的即时速度为多大?不计滑轮磨擦和绳的伸长.  相似文献   

12.
所谓关联速度模型,就是两个物体通过绳、杆或直接接触发生联系,求两物体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微元法,即两物体在相同的极小时间内发生极小位移,由于绳、杆不可伸长,或直接接触的物体不可形变,两物体沿绳、杆或垂直于接触面方向的分位移相同,即分速度相同.在微元法的基础上,还可以衍变出效果分解法、瞬时功率法、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13.
1.子弹未射穿木块例1 一个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颗沿水平方向飞来的子弹射入木块,子弹与木块的速度图线如图1所示,其中AB段为子弹的速度图线,BO段为木块的速度图线,BC段为子弹与木块一起运动时的速度图线,则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中,子弹损失的动能E1、木块获得的动能E2、转化为内  相似文献   

14.
分解速度有两个要点:一是物体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分速度的方向要按实际运动的效果分解,二是沿着相互作用的方向(如沿绳、沿杆)的分速度大小相等.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三专题复习中,通常会遇到绳、杆模型中有关能量守恒的综合问题,而这类问题往往让学生感觉到很困难.在解决这类题型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在正确选择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分解速度,分解时必须弄清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实质,找准合运动和分运动,合速度和分速度.这种题型通常将物体的速度v分解为沿绳方向的分速度v1和垂直绳方向的分速度v2.其中分速度v1就是使绳子拉长或缩短的速度,另一个分速度v2就是使绳子摆动的速度.二是需要仔细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及运动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再利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这类问题.下面就这种题型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6.
1.在判断中求解例1 如图1,在光滑地面上并排放有两个相同的木块A、B,长度均为L=1.0m,木块A的左上端放有一小金属块,它的质量和木块的质量相等.现令小金属块以ν0=2.0m/s的初速度向右滑动,金属块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取g=10m/s2,求木块B的最后速度.分析本题难点在于确定各物体最终的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17.
例1 如图1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分别为M、m的两个物体A和B,两物体中间用一细绳连接,在B物体一侧施加恒力F,拉动两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运动过程中细绳的张力.  相似文献   

18.
例1 一个物体以初速v0=5m/s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求物体抛出后第2s内速度的变化量.(g=10m/s2) 分析物体在抛出后第2s内的速度变化量Δv是指物体在第2s末的速度v2与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v1的矢量差,显然,这两个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 如图1,建立沿水平和竖直向下方向的直角坐  相似文献   

19.
由于绳、杆的长度一定,所以用绳、杆连接的物体在沿绳、杆方向上的分速度相等.将物体的运动沿绳、杆的方向和垂直于绳、杆的方向分解,就能找到各速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例1在一水平光滑的长直轨道上,等间距地放着足够多的完全相同的质量为m的正方体木块,编号依次为1、2、3、……(见图1).在木块1前有一质量为M=4m的大木块,大木块与木块1之间的距离与相邻各木块间的距离相同,都为L.现在,在所有木块都静止的情况下,一沿轨道方向的恒力F一直作用在大木块上,使其与木块1、2、…发生碰撞,假如所有的碰撞都是完全非弹性的,问大木块与第几块小木块相撞之前,它的速度达到极大值,此速度值v等于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