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海青  常军 《收藏》2014,(11):80-83
西周玉器之精美,一直为古玉爱好者所看重。三门峡虢国墓地作为西周晚期墓葬的代表,出土的玉器数量之多、品质之好、工艺之精、种类之全、价值之高,实属罕见。尤其是龙形玉佩饰,其造型、刻工和纹样等具有时代风格,为众多古玉研究和收藏者提供了极好的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2.
杨海青  常军 《收藏》2014,(21):80-83
西周玉器之精美,一直为古玉爱好者所看重。三门峡虢国墓地作为西周晚期墓葬的代表,出土的玉器数量之多、品质之好、工艺之精、种类之全、价值之高,实属罕见。尤其是龙形玉佩饰,其造型、刻工和纹样等具有时代风格,为众多古玉研究和收藏者提供了极好的研究实例。人龙合纹佩(图1)出土于墓主人虢季(虢国国君)的颈部。通长4.6厘米,宽3.7厘米,厚0.5厘米。青玉质,全部受沁呈灰白色。正面上鼓,背面略凹,中部有一圆形穿孔。正面饰连体双首龙纹,龙首分别朝向两端,其中一端龙纹有弯曲桃形耳,椭圆形眼,长鼻高扬,獠牙末端饰一人首形;另一端的龙首长角上卷,椭圆形眼,长卷鼻。人龙合纹佩(图2)出土时位于墓主人梁姬(国君夫人)的右肩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7,(5)
正虢国墓地位于河南三门峡北部的上村岭,是周代诸侯虢国国君及贵族墓地。从1956年发现至今,先后经历了两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250多座,出土了33000余件(套)珍贵文物。出土玉器数量众多,尤其是精美的仿生动物玉雕,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其中虢仲和虢季两位国君墓共出土了6件龟形玉饰,而且分属于不同时代,即商代和西周各3件,它们为对比研究龟形玉饰的制作工艺和装饰风格,为研究探讨西周玉器提供了实物和标准器形。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6,(7)
正虢国墓地位于河南三门峡市区北部上村岭,南望崤山,北濒黄河,是一处等级齐全、排列有序、独具特色且保存完好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诸侯国公墓。整个墓地占地32.45万平方米。从1956年发现至今,虢国墓地先后经过两次大规模发掘,已清理了252座墓葬、7座车马坑和3座马坑,出土各类文物3万多件。虢国墓地发掘出土的玉器近万件,不仅数量巨大,而且种类齐全,玉质优良,工艺精湛,在周代考古中实属罕见。如  相似文献   

5.
贺旭辉 《收藏界》2013,(6):26-27
虢国是西周晚期的诸侯国。虢国国君非常爱玉,据出土资料整理得知,虢国国君收藏了许多西周以前的玉器,这其中包括数件红山文化玉器,其风格豪放质朴,线条勾勒熟练,碾磨技艺精湛,器物表现得活灵活现,极具古朴苍劲之神韵。现介绍如下:鹰形佩(图1)虢季墓出土。是佩、璜、玦组合发饰中的一件,出土  相似文献   

6.
古方 《收藏》2007,(8):94-99
近年来,古玉收藏日渐形成热潮,很多古玉收藏爱好者迫切希望学习相关知识,得到玉器研究专家的指导。为此,本刊特约请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著名玉器鉴定专家古方先生以问答的形式撰写系列文章,释疑解惑。古方先生多年来系统研究考古出土玉器,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了解古玉收藏现状,相信这组文章对广大藏友会有所裨益。也欢迎读者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编辑部将择要提请古方先生公开作答。  相似文献   

7.
杨海青  常军 《收藏界》2011,(1):33-34
玉琮是中国古代玉器中重要而带有神秘色彩的礼器,其形状为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说文》曰:"琮,瑞玉,大八寸,似车缸。"琮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历经夏、商、周三代,秦汉以后逐渐消失,它前后延续了数千年之久,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本文择取了虢国墓地出土的8件玉琮做一介绍,以供读者鉴赏。  相似文献   

8.
正1990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发掘M2009虢仲墓,这是目前这座春秋墓地所发现形制最大、规格最高、出土文物最多的一座君主墓。被评为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然发掘报告至今尚未正式发表,令人惋惜。M2009虢仲墓出土文物3600余件,当中玉器多达724件,其品类之全、工料之精,在周  相似文献   

9.
追夷簋赏析     
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南郊李家窑一带,发现一批数量可现的西周晚期的中小型墓葬和数座车马坑及马坑,年代早于上村岭虢国墓地。这批墓葬除了几座出土铜器应为低级贵族墓外,大部分是平民墓。有些墓葬就在上阳城宫殿区内或宫殿区附近,表明与虢国墓地年代相同的上阳城建在一处早期的墓地上。根据古人尊崇宗庙和祖坟的习俗和观念,推断这批  相似文献   

10.
喻燕姣 《收藏》2001,(1):42-44
汉代玉器以清逸脱俗、自由浪漫、恢弘大度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湖南出土的汉代玉器为数不少,上起王侯,下至一般中小型贵族的墓葬均有出土。从目前发表的考古资料来看,这些出土玉器主要集中在长沙地区,且大多在贵族墓地中,一般平民墓葬很少出土玉器。而且贵族级别越高,玉器随葬也就越多,  相似文献   

11.
李清丽 《收藏》2012,(7):76-78
位于河南三门峡市区北部上村岭的虢国墓地,经过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两次大规模发掘,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包括商代及西周早期的动物玉雕,特别是1990年以来,考古部门对新发现的国君兆域区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发掘和清理,出土的动物造型玉雕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土里钻的,不仅包含了神化动物形象,而且现实中的各种飞禽走兽都有发现,种类几乎囊括了北温带所有的物种,玉牛就是其中数量较多的一类。发掘的18座墓中共出土10余件牛形玉器,分别是:  相似文献   

12.
乔文杰 《收藏》2013,(10):50-55
2012年底,深圳博物馆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合作举办了"玉石之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出土商周玉器精品展"。这次展览的240件玉器,皆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商周考古的三次重大发现。这些来自河南殷墟妇好墓、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贵族墓地、山东滕州前掌大薛国墓地的商周古玉器,不仅造型精美、玉质莹润,而且展现出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和别具一格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3.
常军 《收藏》2011,(1):86-92
虢国墓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北部的上村岭。1956至1957年,为配合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考古工作者在上村岭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考古调查与发掘,由于发现了著名的1052号虢国太子墓,从而确认此处为虢国墓地所在。  相似文献   

14.
《收藏界》2007,(9)
1991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中,国君虢季墓出土一件"七璜联珠组玉佩",虢季夫人梁姬墓出土一件"五璜联珠组玉佩",这两件组合玉佩保存完好,制作精良,堪称组合玉佩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5.
唐新 《收藏界》2010,(2):41-44
淮阳,位于河南省东部,与安徽毗邻,自古辑楚地,并一度为楚国晚期的都城,地理位置重要,文化积淀丰厚。1979年到1980年间,河南省的文物工作者在淮阳县城东部的平粮台等地发掘了一批墓葬。平粮台,是一个方形高台,高出地面3~5米,在它的附近常有古代器物出土。考古发掘证实,这里实际上是一处战国到秦汉时期的墓地。其中发掘的楚墓为战国晚期墓地,出土了不少青铜器、玉器等楚国文物,出土的玉器数量大,品种多,是不可多得的楚玉精品。我们现从中选出一部分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6.
王信堂 《收藏》2012,(5):108-114
在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中,古玉是一支"潜力股"其收藏与投资前景看好。在此文中,笔者就古玉的市场现状、市场价位和投资方向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走出价值错位的认识误区中国玉器文化是集多种文化元素于一身的本土文化。除了中国,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能把玉文化演绎得如此精彩绝伦。中国的玉器是极尽工艺之精美,造型之瑰丽,内涵之博深,成本之高昂的国粹文化。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06,(7):184-184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近万年的玉文化,培养玉器人才,推动玉器事业的发展,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委员会首次举办传授古玉鉴定辨伪理论与经验培训班。  相似文献   

18.
王信堂 《收藏》2012,(3):108-114
在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中,古玉是一支"潜力股"其收藏与投资前景看好。在此文中,笔者就古玉的市场现状、市场价位和投资方向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走出价值错位的认识误区中国玉器文化是集多种文化元素于一身的本土文化。除了中国,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能把玉文化演绎得如此精彩绝伦。中国的玉器是极尽工艺之精美,造型之瑰丽...  相似文献   

19.
所谓"熟旧"古玉,一是指经久传世盘玩后的出土古玉,由于人为作用而变得温润熟腻,失缺了初见天日时的原始信息;二是指因随葬玉器所处的地层环境较好,出土时呈现出一种光洁纯净的表象,给人一种"古玉似新"的感觉。这两种情况,如无确凿的考证依据,都会十  相似文献   

20.
李维翰 《收藏》2014,(19):94-95
任何收藏品都有珍品、普品、残品之分,占玉也不例外。在笔者的收藏中,就有一些古玉残片(见图)。可能有人对这些残件看不上眼。而我却视其为珍宝。这些古玉残片观之韵味十足.鉴之真实感人,既可细察,亦能上手,尤其是内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量。虽残但不失古代玉器的典型特质。其真实性达到了无法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