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公元219年到263年,蜀汉统治汉中共计45年,其间,蜀汉委派重将为都督,统兵驻屯汉中。先后督汉中的有魏延、诸葛亮、吴壹、蒋琬、王平、费、胡济7人。他们采用适当的战略战术,保证了汉中的安全,确保了蜀汉政权的延续。同时他们也为汉中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刘备攻占汉中后将主力撤回益州,任命魏延率偏师留守。诸葛亮执政后领十万大军进驻汉中,将府营设置在沔阳,并在赤崖(岸)储备军资。后又徙府营于南山原上,筑汉、乐二城,实施更戍制度,并屯田于黄沙,造斜谷邸阁,使诸军运米,粮饷筹备充足后进兵关中。由于汉中位于蜀魏接壤的中间地带,道路四集,险阻难攻,蜀汉将主力驻扎此地既能保国门不失,又可威胁曹魏的几个战略方向,所以掌握了军事上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3.
诸葛亮之所以选定汉中作为自己的归宿,实缘于汉中在诸葛亮的临终意念中的突出价值和作用。汉中是忠魂守护蜀汉的战略重地,是失意英雄醉卧疆场的理想归宿,是权臣忧患意识中的避风港湾。这即是诸葛亮死犹钟情汉中的多维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4.
公元217年~219年(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二十四年),刘备于益州根基未稳之际,几倾全部人马一举夺占曹操控制的汉中,此役即为刘曹汉中之战。那么,汉中对于蜀汉集团究竟有何重要意义?汉中之战在蜀汉集团的开国方略中占有什么地位?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建安二十二年冬,刘备采纳法正的建议,“乃率诸将逃兵汉中”。①他先命吴兰、雷铜等沿嘉陵江北上占据下辨(今甘肃成县),以张飞、马超为后援,摆出进攻陇右东向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曹操兵败赤壁是形成三国鼎立的主要原因,其实赤壁战后并未完全形成均势。曹操占领汉中后完全有能力也有机会趁机入蜀,消灭刘备,并进而沿江东下消灭东吴,统一中国。而遗憾的是曹操最终放弃了汉中,而刘备却牢牢控制住了汉中这个入川的门户、蜀汉的生命线,以与曹操抗衡。汉中的得失与归属是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汉中作为三国鼎立的战略支点,对三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赤壁之战前,汉中是各方关注的焦点,<隆中对策>是各方对汉中战略地位认识的升华总结;赤壁之战后,汉中是各方争夺的焦点,汉中归蜀,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地理基础;赤壁之战前后,汉中是西汉遗产继承的焦点,刘邦的统一战略和文化遗产对蜀汉有直接影响;赤壁之战后,汉中是三方人才汇聚的焦点,诸葛亮北伐期间,进一步提升了汉中的文化地位;赤壁之战前后,汉中是民族宗教文化的焦点,张鲁在汉中创立的五斗米道,标志着中国道教的产生.总之,汉中是无可争辩的三国文化圣地.  相似文献   

7.
本文之所以这样命题,旨在解决既成事实的内在原因。公元二二八年,蜀魏两军在今甘肃的天水地区爆发了一场争夺陇右的“街亭之战”,由于蜀将马谡“违亮节度”,致使蜀汉历史上最有希望的首次北伐以败北告终。街亭失守后马谡以身谢国,因此广为流传的小说、戏剧将其演义为骄傲自大的化身,这是极不公平的。作为蜀军主帅,马谡有  相似文献   

8.
诸葛亮在汉中八年北伐,虽未取得成功,但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屡败屡战的胆略勇气,是值得赞扬的。最后以马革裹尸还为蜀汉政权献出了宝贵生命,他那“名垂宇宙” 的冠世威望、“公忠体国” 的崇高品德,将永垂后世。本文将诸葛亮在汉中八年北伐以纪年述其史实。  相似文献   

9.
魏延论     
三国时,蜀汉偏隅益州,良将济济。立国之初有关、张、马、黄、赵,后期有姜维,而魏延则崛起于蜀汉前期、活跃于蜀汉中期。他年轻时率部追随刘备,与黄忠一起进军益州、驱逐刘璋。后赴汉中,据守蜀汉北境,确保了蜀国荆州、平南中时北境无虞。诸葛亮督师北伐,数辟魏延为先锋,延功勋卓著、为蜀将之冠,千古青史自不可湮没他的勇猛建树。在三国史的研究中,魏延是一个颇多争议的人物。大凡肯定其兵出子午、与诸葛亮主力  相似文献   

10.
武侯墓     
人们对三国时 期蜀汉丞相诸葛亮 的了解大多从小说 《三国演义》和电 视、电影中而得 知。诸葛孔明先生 辉煌的一生感动了 世世代代的人,他 的聪明才智让无数 后人敬仰和倾倒。 我三四岁的时候就 听爸爸妈妈给我讲 关于诸葛亮的故 事,使我知道诸葛 亮与汉中有着特殊 的联系。在汉中这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19.
党领导人大,人大接受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党对人大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即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来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法治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一身二任,责任重大,惟有来自人民授权的人大对其进行监督,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性。着力培育和发展人大这种监督力量来实现对党的监督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最为可行和有力的。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的事物都能体现真、善、美这三种价值,而人类的心理则存在着求知、立志和追求美好这样的三种心理活动,体现在教学中,占用了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三项,智育、德育及美育。教育的功用实际上就在于顺应人类的天性,促进人的发展以实现美好的生活和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